赵家班又来嚯嚯经典了,王小利《别逼我动手》烂到家了!

小甜甜说娱乐文化 2024-11-05 21:16:46

又是一年网大上新季,赵家班的王小利带着新作《别逼我动手》来了。一听这名字,啧啧,满满的土味儿扑面而来。

真不是我杠,这片儿确实从片名开始就在跟观众较劲。

豆瓣上才10条评论,可愣是没一个好评,这战绩也是没谁了。这次王小利玩了把新花样,带上亲儿子一起来演戏。可惜这1+1不仅没有大于2,反倒还凑出了负数的效果。父子俩在片中飙演技,那场面,看得人直想快进。

再说说女主角莫小奇,当年也是响当当的实力派演员。如今却只能在这种网大里靠秀身材刷存在感,属实让人唏嘘。

网红凌云倒是来客串了几个镜头,虽说功夫不错,但这水花也就溅到这儿了。

更绝的是,片子不知道从哪请来张大大配音,那违和感简直就像吃火锅突然来了块冰淇淋。观众都听惯了张大大的声音,这一开口,直接把人拽出戏了。

说到剧情吧,王小利在片中饰演的刘光,是个月薪1800还天天被克扣工资的中年男人。编剧想讲中年危机,结果全程像在演小品,婚姻危机、事业困境这些话题,愣是被演成了一场闹剧。

最后还整了个梦境大转折,让刘光摇身一变成了特工,这操作属实把人看愣了。要不是看在这是花钱买的电影,我都以为自己在看赵家班春晚小品的彩排现场。

说真的,网大门槛是低,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这年头,想靠着以前小品演员的名气就混口饭吃,这条路怕是要越走越窄咯。

你说这片子能火吗?答案就跟片名一样明显:别逼我说实话。

说起赵家班的电影梦,不得不提他们的"头号功臣"小沈阳。那会儿可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跟着赵本山老师在院线电影里一路过关斩将,那叫一个风光无限。

可谁成想,这电影圈就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小沈阳琢磨着自己也该转型当导演了,结果一部《猛虫过江》直接把自己导成了"滑铁卧底"。

这片子说是模仿经典,但你看完只想说一句:师傅,咱还是老老实实演小品吧!这一跤摔得,直接让小沈阳再也找不着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了。

倒是宋小宝,在这一堆烂片里算是开出了一朵小花。他那部《发财日记》虽然没进院线,但上了网络平台后口碑还不错,总算是给赵家班挣了点面子。

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用心拍,网大也能拍出好作品来。

再看看宋晓峰,这哥们儿也是够能熬的。之前拍的片子,就没一个能超过5分的。好不容易今年整了部《东北告别天团》,总算是混到了个差不多及格的分数。

杨树林就更惨了,网大之路走得那叫一个艰难。这年头,观众的口味可比以前刁多了,光靠着小品演员的名气已经糊弄不了人了。

其实吧,赵家班的演员们也挺不容易的。一边要守着自己的"笑果",一边还得往正剧演员的方向使劲。

现在的影视圈跟寒冬似的,除了《乡村爱情》《刘老根》这种老字号还能稳稳当当地拍续集,其他的项目都不好整。

剧场演出也是一年不如一年,直播、网大成了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说到底,这些赵家班的演员们也是被逼无奈。市场变了,观众的审美也升级了,可他们还停留在过去的舒适圈里。

要么改变,要么出局,这条路是越走越窄了。

看着这些昔日的开心果们在电影圈里摸爬滚打,还真有点心酸。但你要说他们能不能在电影圈站稳脚跟,老实说,光靠着以前那点本事,怕是真不够看。

要么进步,要么出局,这就是娱乐圈的铁律,谁也跑不了。

说起赵家班的转型史,真是一把辛酸泪啊。这不,影视圈的寒冬一来,连剧场演出都冷清得不像话,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往直播和网大圈子里钻。

你看看《乡村爱情》和《刘老根》这两个系列,简直就成了赵家班最后的"保命符"。这俩IP就跟老房子似的,虽然不新鲜吧,但好歹能遮风挡雨,每年续个集,好歹能混口饭吃。

刘小光这两年倒是成了赵家班网大圈的新晋"多面手",从演员到导演,可以说是玩了个遍。今年他还联合执导了部《你好,老叔》,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在蹭《你好,李焕英》的热度。

可惜啊,这波蹭热度不仅没蹭着,反倒把自己蹭得灰头土脸。

有意思的是,王小利还在这部《你好,老叔》里客串了一把。这可让不少观众直呼:哎呀,这不是赵四和刘能又合体了嘛!可惜好景不长,这部戏的口碑和票房都惨不忍睹,看来导演这活儿,还真不是谁都能干的。

说白了,赵家班这些演员们现在就是在走钢丝。台上耍贫嘴逗笑的本事他们有,但电影这活儿,真不是光会说包袱就能干好的。

你看人家谢苗的《目中无人》,在网大圈里拿下7。1分的好评,这分数在网大里都快成传说了。

所以说,网大的门槛是不高,但也不是那么好混的。现在的观众可精着呢,你糊弄他们一次两次可以,时间长了,人家慢慢就对你失去兴趣了。

看着赵家班这些演员们在转型路上摸爬滚打,说实话还挺让人心疼的。但是没办法,时代在变,观众的口味也在变,你不变就得被淘汰,这是娱乐圈的铁律。

要我说啊,与其整天想着怎么蹭热度,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研究电影这门艺术。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用心了,他们都看得出来。

说到这个《别逼我动手》,真是把"借鉴"两个字玩出了新高度。与其说是致敬经典,不如说是把各路经典电影当成了提款机,照搬照抄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瞧瞧这剧情:主角刘光通过一场梦,从一个月薪1800的苦哈哈摇身一变成了特工,顺带还拯救了自己摇摇欲坠的婚姻。

这不就是把《夏洛特烦恼》的梦境桥段生搬硬套过来了吗?只可惜人家是金凤凰,到了这儿成了土鸡了。

更绝的是,他们还给自己贴了个"东北版史密斯夫妇"的标签。好家伙,这也太给自己加戏了!剧情里刘光和老婆都是特工,为了什么"DL1基因种子"互相残杀,最后发现都是棋子,只好联手对抗大boss。

别说,他们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还有那段男扮女装的戏码,刘光带着弟弟和剧场老板,三个大老爷们儿女装混进洗浴中心。这段怎么看怎么眼熟,跟《唐人街探案2》如出一辙。

要说创意吧,这种男扮女装的桥段确实不少剧都用过,但你这么明显地模仿,观众又不是傻子。

王小利甚至还不忘在片子开头cue自己在《乡村爱情》里的台词:"我们象牙山小诸葛说得对,年纪轻轻就低调,别老爷爷的自居,容易摊事儿。

现在的网大市场竞争多激烈啊,你整天研究怎么抄别人,还不如琢磨琢磨怎么拍出点自己的东西。要不然,这种为了赚快钱就乱嚯嚯经典的路子,迟早得凉凉。

说起网大的出路,不得不提最近这部《目中无人》。谢苗这部戏在豆瓣拿下了7。1分,要搁在院线电影里可能不算啥,但在网大圈子里,这成绩已经算是匪夷所思了。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网大压根就不被观众待见。但《目中无人》硬是在这个"低分如狗"的圈子里杀出了一条血路,这就证明一个道理:只要用心拍,网大一样能出好片。

反观赵家班这些年的转型之路,说白了就是走错了方向。他们总觉得,观众喜欢看他们演小品,那拍电影也得来点接地气的。

可问题是,你这么想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网大和小品完全是两码事。小品讲究包袱接包袱,但电影不一样,需要完整的故事架构,需要真实的情感共鸣。

说到底,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所以赵家班要是想在网大圈子里混出名堂来,得先把心态摆正了。与其研究怎么把小品的套路搬到大银幕上,不如好好琢磨琢磨电影的门道。

要不然,就算请再多明星客串,用再多特效,也只能是个四不像。

说真的,网大市场其实机会挺多的。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给那些想着走捷径的人。赵家班要是能学学人家《目中无人》的认真劲儿,没准还真能在网大圈里杀出一片天地来。

要不然啊,就只能继续在这个圈子里"别逼我动手"了。

0 阅读:5

小甜甜说娱乐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