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惜品诗
编辑|玉惜品诗
前言
最近,美俄代表团在利雅得进行12小时长谈,达成新停火协议,瞬间引爆全球舆论。
这份协议亮点颇多:双方承诺不再攻击能源设施,保障黑海港口正常运行,美国还开始解除部分对俄经济制裁。
然而,看似向好的局势背后,仍潜藏危机。这份停火协议,究竟是迈向和平的坚实一步,还是短暂的喘息?其能否顺利执行,为地区带来持久和平,还是会沦为一纸空文?
卢卡申科的“里外不是人”困境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堪称源远流长、盘根错节,用“兄弟情深”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两国同属斯拉夫民族,拥有着相似的文化、语言和宗教背景,白俄罗斯地处东欧平原,与俄罗斯接壤。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白俄罗斯坚定地站在了俄罗斯身后,成为了俄罗斯最为坚实的盟友。
卢卡申科总统明确表态支持普京,在国际舆论场上,为俄罗斯发声,谴责西方对俄罗斯的无端指责和制裁。
在实际行动中,白俄罗斯为俄罗斯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在军事领域,白俄罗斯允许俄罗斯军队过境。
甚至在其境内进行军事部署和演习,这极大地增强了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灵活性和军事威慑力。
两国还加强了军事技术合作,共同研发和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提升了双方的军事能力。
经济层面,俄罗斯对白俄罗斯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
俄罗斯为白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能源援助,以优惠的价格向白俄罗斯供应石油和天然气,保障了白俄罗斯的能源安全,维持了其国内经济的稳定运行。
在贸易方面,俄罗斯是白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往来频繁,俄罗斯市场对白俄罗斯的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等提供了广阔的销售渠道,为白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俄罗斯还在白俄罗斯投资建设了多个大型项目,涉及能源、交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促进了白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
然而,美俄关系的突然缓和,却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破了白俄罗斯原本的战略预期,让卢卡申科陷入了极为尴尬的“里外不是人”的困境。
如今,美俄关系缓和,西方却没有表现出解除对白俄罗斯制裁的意愿,白俄罗斯依然被困在制裁的牢笼中,难以挣脱。
俄罗斯在美俄关系缓和后,可能会减少对白俄罗斯的经济支持。
在过去,俄罗斯出于地缘政治和战略利益的考虑,对白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支持,以维持两国的紧密关系。
然而,随着美俄关系的改善,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和资源分配可能会进行调整。
俄罗斯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与美国的关系修复以及自身经济的发展中,从而减少对白俄罗斯的经济援助。
这对于原本就依赖俄罗斯经济支持的白俄罗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旦失去俄罗斯的经济支持,白俄罗斯的能源供应、贸易往来、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都将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可能会陷入停滞甚至衰退。
七连任卢卡申科,用“伟大”定义中国
卢卡申科的政治生涯堪称传奇。
自1994年首次当选白俄罗斯总统,凭借卓越领导能力与坚定政治信念,他连续七次赢得大选。这一成就,在白俄罗斯历史上独一无二,在国际政治舞台也实属罕见。
卢卡申科执政风格强硬,面对西方围堵干涉,始终坚守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在国际事务中,他大胆批判西方霸权行径与双重标准;在国内,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发展国有经济,吸引外资,白俄罗斯在教育、医疗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但卢卡申科的连任之路并不顺遂。西方以“民主”“人权”为幌子,对白俄罗斯选举无端指责。2020年总统选举,西方支持的反对派质疑结果,组织大规模抗议。卢卡申科依靠民众支持与忠诚军队,成功平息危机,稳固领导地位。?
在第七次就职典礼上,卢卡申科秉持“反西方、亲中俄”外交基调,用“伟大”形容中国,这绝非偶然。?
中白合作源远流长、成果丰硕。经济领域,2024年中国对白投资占其外资流入的38%。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助力白俄罗斯迈向新能源汽车时代,推动交通绿色转型;生物医药领域,合作研发项目提升了白方医疗水平。?
中白工业园是“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汇聚众多企业,涵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园区凭借先进规划、完善设施与优惠政策,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推动当地产业现代化。
军事领域,中白合作日益紧密。多次联合军事演习,如“雄鹰突击-2024”,显著提升了两国军队在反恐、维和领域的协同作战能力。在军事技术合作上,中白联合研制的远程波罗乃兹自行火箭炮,结合两国技术优势,成为白俄罗斯陆军的重要装备。?
卢卡申科用“伟大”形容中国,既是对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的认可,也是对中白友好合作关系的赞誉。
中国在白俄罗斯面临外部压力与发展困境时,给予全方位支持。
国际舞台上,中国反对外部干涉白俄罗斯内政,为其维护主权与尊严提供支持。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密切沟通,共同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白俄罗斯外交新选择
当下,白俄罗斯深陷“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外部,北约持续东扩,白俄罗斯沦为“前线国家”。北约部队频繁在边境军演、部署,重型装备待命,卢卡申科直言北约已“抵近家门”,军事威胁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西方还妄图借“颜色革命”颠覆白俄罗斯政权,支持国内反对派,煽动民众,制造混乱,企图将其纳入势力范围。?
内部,2020年大选引发的抗议虽已平息,但民生问题突出。经济停滞致失业率攀升,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滋生。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能源等难以满足需求,加剧社会矛盾。这些内部隐患若得不到解决,一旦外部支持减弱,极易引发连锁反应,使局势再度动荡。?
在此困境下,中国成为白俄罗斯摆脱困境、实现外交多元化的希望。经济上,中国实力强劲、市场广阔,能为白俄罗斯提供全方位支持。过往合作中,中国在电动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投资不断,推动其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随着“一带一路”深入,中白经济合作前景广阔。中国可助力白俄罗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能源状况,优化贸易结构、扩大规模,引导企业投资,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
例如,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改造的白俄罗斯戈梅利1号电站,提高了发电量、降低了能耗,满足当地能源需求。中国海外经济合作总公司改造的明斯克二号热电站,为白俄罗斯节约大量进口能源,还为中心城区供电供热。?
外交层面,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话语权与影响力重大。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反对外部干涉他国内政,坚定支持白俄罗斯维护主权与尊严。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为白俄罗斯发声,打破西方舆论封锁,在多边场合提供合作机会,提升其国际地位。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白俄罗斯可与中国及其他成员国携手应对挑战,拓展外交空间。?
中国与俄罗斯保持良好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与中国合作,不会对白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反而能促进三方合作。
中国可在中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三方在经济、能源、安全等领域协作,实现共同发展。比如在能源合作上,三方可探讨模式,建立稳定供应体系。?
对寻求外交多元化、摆脱对俄完全依赖的卢卡申科而言,中国无疑是最佳选择。中国的支持与合作,将为白俄罗斯带来新机遇,助力其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稳步前行,实现国家稳定与发展。?
结语
在美俄停火的背景下,卢卡申科领导的白俄罗斯站在外交十字路口。卢卡申科重视中国,这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
未来,白俄罗斯外交走向充满变数。卢卡申科可能在巩固俄白传统友谊的同时,深化与中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合作,中国的资源和技术将助力白俄罗斯发展。
白俄罗斯也可能尝试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以减轻制裁压力,但面临西方偏见和地缘政治阻碍。
对中国而言,白俄罗斯是重要欧洲伙伴,中国会秉持互利共赢原则,支持白俄罗斯发展,并在国际舞台维护其主权。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白俄罗斯的外交抉择和中白关系发展,将影响地区和全球格局,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