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西安一名女子在为自己外公整理遗物的时候,突然意外的发现几样物品。而这些物品,也让她揭开了一场64年来都未被破获的日本间谍大案。
乌梅1937年,日寇开始大举侵占我国领土。日军所到之处,都遍布中国军民的鲜血。为了更快速的侵占中国,日军还到处安插间谍。
像西安地区,就是日军渗透最为严重的地方。因为西安战略位置特别重要,而且还是全国抗日军需物资的重要产地。
为此,日军总是不断的轰炸西安地区。从1937年到1944年之间,日军前后对西安地区进行了145次轰炸。
而在每次轰炸之前,日军都会通过安插的间谍精准的得知我们军需物资的存放点,然后对标记的地区进行主要轰炸。
当时,一个代号为“乌梅”的间谍,给我军带来的损失非常大。每次“乌梅”的电台信号粗线,就代表着有许多军需存放处要遭到轰炸。
因此,“乌梅”在当时就如同幽灵一般,让人们胆战心惊。1937年11月28日,《西安日报》刊登了一篇报道,称西安市军警成功抓捕了一名女汉奸。
此人就是代号为“乌梅”的间谍,西安市存放军需物资的地区多次被轰炸,也都是她透露信息的。
不过,除了得知她姓吴之外,军警没能再审讯出其他有用的讯息。
1939年的一天,距离“乌梅”被捕过去了两年。但在这天,“乌梅”的电台信号又突然出现。尽管相关部门截获了“乌梅”所发出的电报,但却破译不出内容究竟是什么。只能任由“乌梅”到处作乱。
但“乌梅”不是被西安市军警给抓住了吗?难不成她成功逃了出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套不出有用的信息之后,“乌梅”就被处决了,报纸还刊登了这个新闻。
也就是说,这个“乌梅”另有其人,他在“乌梅”被处决后,继续向日军传递绝密情报。
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人们都不知道“乌梅”当初发出的电波密码是什么。
1986年3月,一个叫冯秀英(化名)的女子接到了西安土地管理局的电话,表示西安土地管理局要征用土地,希望冯秀英将其外公的坟给迁走。
冯秀英的印象里关于其外公的记忆非常少,只记得小的时候和其母亲给他上过一次坟。在得知要迁坟后,冯秀英也没有磨叽,着急忙慌的就赶了过去。
在找到外公的墓后,就开始了迁坟事宜。打开棺材后,冯秀英发现了一把红色的雨伞和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匣子。
冯秀英猜测,这应该是外公的陪葬品。
意外发现惊天大秘密冯秀英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将外公的陪葬品以及骨灰带到了自己老家,然后重新安葬。不过,那个铁匣子和雨伞冯秀英留了下来。
一次闲来无事的时候,冯秀英突然打开了铁匣子,在里面居然发现了一本日记和用油纸包起来的物件。
日记者,夹杂着半张报纸。正是前面提到的,“乌梅”被处决时的新闻。冯秀英非常纳闷,外公为什么要收藏这样半张报纸呢?
仔细看了下报纸上的女特务,冯秀英觉得越来越像一个人。随机打开了相册,跟母亲作对比,发现二人非常像。
难不成,这个女特务,就是她的外婆么?
冯秀英对此也是非常的懵,为了查清真相。她到处翻阅资料,终于,她印证了自己外婆就是当年被处决的日本特务。
冯秀英的情感一下子变得复杂了起来。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外婆居然当初帮助日本人做坏事。那么多次向日军传递情报,手上也间接的沾满了鲜血。
冯秀英对此非常惭愧,但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将这个事情封存在心里。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17年后,她又得知了一个让人顿感无力的消息。
2003年的时候,冯秀英的女儿也长大成人了。一次在家中,她意外的发现了冯秀英外公当年留下的笔记本。
笔记本上没有记载什么文字,但却有许多数字和英文字母。冯秀英女儿觉得非常有趣,就抄下一份。
冯秀英女儿是县剧团的一名成员,本来就有些音色。没事的时候,她就将自己抄下来的那张纸拿出来吟唱。
一位老同事听到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她也有些疑惑,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后来,哪位老同志拿来一本书,表示这是禁区,是以前的汉奸和特务才会唱的歌。冯秀英女儿也愣住了,因为她根本不知道母亲外公的事情。
抱着委屈的心情,冯秀英女儿找打了冯秀英,询问是否真如哪位老领导说的一样。冯秀英得知后,也顿感晴天霹雳。此前,她得知自己外婆是日本特务的时候,就有些震惊了,难不成自己外公也是一名日本特务么?
这个时候,冯秀英还不敢确定。
当时,冯秀英打算将外公的墓迁到政府修建的公墓当中。迁坟的时候,还特地请了一个风水先生。
在看到冯秀英抱着一个铁匣子后,就问这东西哪里来的。原来,这位老先生也曾当过兵,一眼就看出这是个军用品。
至此,冯秀英才终于搞明白了,原来不止外婆是日本特务,就连自己外公都是日本特务。也就是说,那个代号为“乌梅”的女特工被处决后,在1939年发送电波给日军传递情报的,是自己的外公。
至此真相终于大白。
不过,这可给冯秀英及其女儿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二人根本不敢相信,未曾谋面过的两位老人,居然曾是日军的帮凶。整日都活在愧疚之中。
而造成这样局面发生的原因,也完全在这对特务夫妇。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他们居然走上了汉奸这条路,给中国军民带来非常惨重的伤害。也给自己后代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