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千年:定兴杨村,那酥脆的耳朵眼火烧

紫燕归来情韵悠 2025-02-22 13:38:17

嘿,你知道吗?有一种美食,能让你瞬间想起某个地方,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味儿。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定兴杨村的耳朵眼火烧,这酥脆的小家伙,背后藏着不少故事呢!

这耳朵眼火烧,到底为啥叫这个名儿? 可不是因为它长得像耳朵眼儿!其实是以前那家卖火烧的铺子,门脸儿窄窄的,里头却长长的,活脱脱一个耳朵眼儿,所以就叫上了这名儿。你说有意思不?跟咱们平时见到的那些美食名字可不一样,它们通常都是直接说材料,这耳朵眼火烧,可就独特多了。

想想啊,这定兴,可是古范阳县的地界儿,历史悠久着呢!金大定六年,才正式改名叫定兴县。“大定兴盛”四个字,听着就霸气!而这杨村镇,更是依着拒马河,以前那可是个码头,商贾云集的地方,火烧铺子自然也就兴旺起来了。

你听说过慈禧太后跟这火烧的故事吗? 传说慈禧西逃的时候,路过这附近,吃过这耳朵眼火烧,觉得特别好吃!回北京后,还让人专门找杨村的师傅进宫做。结果,那些个太监,没搞清楚是哪个杨村,一不小心,把天津杨村的师傅请进宫了!你说这可真是个乌龙!从此,天津的火烧也跟着出名了,可那味儿,跟咱们这定兴杨村的,可是天差地别的!正宗的耳朵眼火烧,那可是用定兴本地的小麦粉做的,面和得硬实,醒发后劲道十足。 先在饼铛上烙到八成熟,再放炉子里烤,外皮金黄酥脆,里头却层层分明,香气扑鼻。

这制作过程,可一点都不简单! 和面、醒面、做剂、研面、打火烧、烤火烧,六大工序,十个步骤,一步都不能少!想想那些老手艺人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这份匠心,真是让人敬佩!

如今,拒马河边的码头早就没了,杨村也换了新颜,可这耳朵眼火烧,却依然留着那老味道。 它不仅仅是一块火烧,更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文化,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你想想,这小小的火烧,从金朝都留下了它独特的印记,这故事,得多精彩!

你看这首《西江月·定兴杨村火烧》写的多好:

赤色旋纹金缕,酥皮内蕴琼腴。脆声簌簌透窗虚,秘制香传卅载余。古渡风霜已逝,新颜巷陌犹初。柴炉旧火焙春蔬,老味何曾半点疏。

这词儿,把火烧的样子、味道,还有杨村的历史都写进去了,读着让人忍不住想尝尝这老味道。

所以说,这耳朵眼火烧,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记忆。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去定兴杨村,尝尝这正宗的耳朵眼火烧,感受一下这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你要是没尝过,那可真是太遗憾啦! 这滋味,说不上来,但你尝过之后,绝对忘不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