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周继红正式退休,国家游泳队总教练的这份工作周继红一干就是27年。
人们总是容易记住周继红培养了太多奥运冠军,但却不太能记住周继红自己就是中国游泳队的第一位跳水冠军,而她才是名副其实的“跳水皇后”。

周继红每年的履职报告上,写满了金牌、冠军的荣誉,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浮夸的承诺,光是这些军功就足以填满周继红的人生简历。
游泳项目是中国体育项目中的强项,更是国际赛场上令其他国家对中国队望尘莫及的比赛项目。中国选手在游泳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背后和一位雷厉风行的铁腕带头人的引领是分不开关系的。

1990年,25岁的周继红正式开启教练的职业生涯,而此时比周继红更早进入国家队任职教练的于芬正带领伏明霞等人冲刺世锦赛。
1991年伏明霞拿到世锦赛冠军后,1996年于芬离开国家队后,国家队游泳总教练的担子就落在了周继红的手上。

在外任职经历不算顺利的于芬,后来再次申请想要重回国家队,但此时的国家队总教练已经是周继红,而周继红也开始在这个岗位上屡创佳绩。
于芬的申请被拒绝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突然一封莫须有的检举信公布出来,内容涉及到周继红随意克扣奖金以及内定冠军的信息。

但是这些莫须有的罪名都由国家出面一一澄清,周继红在此期间没有任何直面回应,或许正是因为身正不怕影子斜,然而于芬和周继红这两位跳水皇后教母式的人物,却因为这起莫须有的事件闹得非常不愉快。
但从这件事国家队的态度来看,由此也看出了国家队对周继红的器重,以及周继红在训练场上的铁腕行事态度。

所谓“慈不带兵”,伏明霞、郭晶晶、全红婵分别代表着引领各自时代下的跳水巅峰,这些冠军的诞生绝不是温柔细语下被滋养出来的,她们的荣誉一部分是自己天赋,而更大一部分则是来自高压高强度的训练。

而这些或许都是周继红几近严苛的管理带来的,我们没有看过有关跳水领域的影视作品,但却看过中国女排、女足、体操领域的作品,这些作品里所呈现的训练内容在艺术滤镜的包装下都略显残酷,在现实里去掉滤镜后对于训练的残酷性可想而知。

体育场上只有金牌、冠军才是唯一的话语权,也只有金牌才会让中国队被世界看重。
为了这枚金牌运动员付出的是青春和热血,而作为带领运动员冲刺金牌的教练周继红,付出的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多得多。

郭晶晶退役时曾经随口说了一句“她放弃了一切”,这时或许才有人意识到周继红不仅是国家游泳队的教练,是这些运动员的大家长,她更是一位未成年孩子的母亲、同时还是妻子、女儿、儿媳妇。
但这些角色在冲刺“中国跳水冠军”的道路上,早被周继红放在了身后。

十几岁的儿子时常抱怨,自己见到明星的机会都比见到父母的机会多,因为周继红和丈夫都是教练,每天忙着培养别人家的孩子去为国争光,但自己的孩子却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日宴会。
周继红和丈夫的相聚更是聚少离多,有时候夫妻俩在机场偶遇后才知道对方这个月的行程,经常是匆匆一别再见后已经是几个月后。

职业女性的身后对于平衡事业和家庭都是很难的,何况是肩负着国家使命的国家队领路人。
有人不理解教练们为何总是严阵以待不苟言笑,如果能够理解他们已经赌上了所有,赔上了自己整个家庭时,或许就能理解他们为何总是带着没有温度的面孔了。
或许是因为肩上的担子不允许,他们不是没有温柔,更不是不懂温柔,因为他们的温柔在竞技场上就是最大的笑话,因为那些强劲的对手们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手下留情。

这就是比赛的残酷,这种残酷才让那一枚枚金牌的含金量“价值连城”,而藏在金牌背后的才是肩负在教练们身上最深沉的温柔。
无论是国家还是团体,或许没人会强制要求教练的铁腕和所谓的牺牲,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定要有牺牲,“一将功成万骨枯”从来就没有“既要又要还要”的权衡,权衡的结果只会是什么都有,但又什么都没有。

而如果想要极致的成就,就必须要舍弃一些外在事物,没人要求但却已经是事业成就背后的“隐性条款”。
郭晶晶曾经一语成谶,比赛场上的汗水热血和成绩成正比,和奖牌成正比,但绝不会和温柔成正比。
在残酷的赛场上,赢就是赢输就是输,来不得半点虚假,同样通往冠军的路也绝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拼搏拼搏再拼搏。

周继红卸任后,下一步国家游泳队领路人的空缺会引起广泛关注,但无论是何人继任这个位置,总教练的手段只会更严格更铁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