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中国自动化与数字化产业迎来历史性转折。本土品牌数量首次以27:23的比例超越国际品牌(较2024年的26:24进一步扩大),而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汇川技术与中控技术的表现尤为瞩目。
根据《2024中国自动化数字化品牌50强》数据显示,汇川技术已从2023年全球自动化企业第7位跃升至2025年的全球前五,首次超越ABB成为亚洲第一工控企业;中控技术则从2023年的全球第44位强势挺进2025年全球前十,在流程工业领域实现对霍尼韦尔等欧美巨头的技术反超。
这两家企业的崛起轨迹极具代表性:汇川技术2024年营收突破304.2亿元,伺服系统、低压变频器国内市占率分别达到27.6%和17.5%,其SCARA机器人以20%的市占率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市场冠军;中控技术则凭借36.7%的DCS系统市占率(化工领域高达54.8%)和29%的SIS安全系统市场份额,构建起流程工业的绝对护城河。值得注意的是,两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10%,汇川技术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近100亿元,中控技术2024年研发强度达11.2%。
技术反攻:从跟随到引领的核心突破1. 汇川技术的"三箭齐发"战略工业机器人弯道超车:
2024年SCARA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20%,六轴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2mm**,动态响应速度超越安川同规格产品15%。其自主研发的伺服驱动器体积较日系竞品缩小30%,能耗降低25%。新能源汽车电控称王:
作为国内最大第三方电控供应商,2024年上半年市场份额达22.3%,为小鹏、理想等车企提供的800V高压平台电驱系统效率提升至97.2%。AI+工业互联网生态:
2025年推出工业时序大模型"iBrain",通过分析10万+设备运行数据,将预测性维护准确率提升至92%,帮助宁德时代某基地减少非计划停机损失1.2亿元/年。2. 中控技术的"四大基座"重构流程工业操作系统:
OMC系统在浙江石化4000万吨炼化项目中将装置稳定性提升27%,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工业AI革命:
TPT时间序列大模型融合DeepSeek认知智能,使氯碱工厂事故率下降62%,吨产品能耗降低3.1%。全球化破局:
沙特阿美数字化项目采用"AI+DCS"方案,生产效率提升19%,2024年海外收入激增188%至3.43亿元。机器人生态构建:
防爆巡检机器人已服务沙特阿美、日本三菱,人形机器人"领航者2号"在石化实验室替代85%高危人工操作。市场格局:本土龙头的多维颠覆1. 头部阵营洗牌传统三强西门子、ABB、施耐德的合计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48%降至2024年的36%。汇川技术通过"伺服系统+PLC+机器人"协同战略,在3C电子领域从发那科手中夺取15%市场份额;中控技术则凭借流程工业的深度know-how,在石化行业将横河电机的市占率压缩至22%。
2. 中部市场渗透在PLC领域,汇川技术小型PLC市占率从2020年的8.3%跃升至2024年的15.4%,直接威胁三菱电机的市场地位;中控技术的APC先进过程控制软件以33.2%的市占率,终结了艾默生长达20年的垄断。
3. 全球竞争力跃升汇川技术2025年入选《时代》"可持续增长全球最佳企业500强",其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每年为全社会减少碳排放1075万吨,相当于种植438万亩森林。中控技术则通过GDR发行登陆瑞士交易所,在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LNG项目中实现中国控制系统首次进入东南亚高端能源市场。
未来战场:AI与全球化的终极较量两大巨头正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布局:汇川技术投资3亿元成立北京子公司专攻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其开发的执行器模组力矩密度超越特斯拉Optimus18%;中控技术在新加坡设立国际研究院,联合巴斯夫制定2项国际标准,其"PlantMembership"订阅制已吸引壳牌、BP等国际巨头,软件更新频率从2年1次提升至季度迭代。
这场产业变革揭示出深层规律:当汇川技术的伺服电机精度突破0.001°、中控技术的工业大模型接入3.5万家企业数据,中国自动化企业已从技术追赶者进化为规则制定者。正如西门子工业软件总裁所言:"我们正在研究的'中控模式',或许就是工业4.0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