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对印反击战打响,美国忽悠老蒋反攻大陆,蒋的一番话十分中肯

在东方寻史 2025-03-25 03:03:27

自建国之后,我国边境范围内出现的动荡几乎没有消失过,而这些动荡的背后又让更多势力蠢蠢欲动。

就像1962年的对印反击战,一直站在蒋介石背后的美国就曾怂恿他趁此机会反攻大陆,但蒋介石却拒绝了,理由让人好奇的同时我们也想知道,为什么美国要怂恿他至此呢?

1、“请神容易送神难”

二战时期,由于美国大发战争财以及自身发展的原因,其在国际上的地位跃升了很大的一步,也逐渐成为许多势力的背后操手。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后期以及解放战争之后,美国便看清了彼时中国的局势,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它选择了和当时看似占优势的蒋介石合作。

自那以后,蒋介石和美国方面似乎结成了某种从属关系,美国也就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一个巨大助力。

但话又说回来,蒋介石未必不知道美国想要借他之手控制中国的意图,只是在内战的情况下,他只有先赢下这场战争,才有谈判的筹码。

因此,在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情况下,美国与蒋介石的国民党之间的关系日渐深厚。但殊不知,这样的捆绑有好处也有坏处。

一方面,美国的帮助可以为蒋介石提供先进的武器以及其他装备用于内战中,只要蒋介石赢得这场战争,美国就能替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但好巧不巧,蒋介石的这场仗打输了,美国的算盘一时间便没有了用武之地。更没想到的是,美国仍旧没有放弃,在建国之后还一直怂恿蒋介石趁我国疲于应对外战之际,借机反攻大陆。

蒋介石虽然一直对重回大陆很有执念,但面对美国的怂恿他也不是一味的听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年对印反击战中,蒋介石的一番话让人十分认可。

自建国以后,随着蒋介石和美国的捆绑越来越深,其对蒋介石各种政治行为的掌控欲也越来越大,这怎么不算是一种“请神容易送神难”呢?

2、边境动荡的时代

值得庆幸的是,蒋介石并没有一以贯之的全信美国的怂恿,至少在对印反击战中是这样的。

如今,我们细细盘点建国后我国面临的各种边境动荡,不由得感叹当时毛主席等人的坚韧不拔,也对他们表示敬仰。

前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虽然消耗了国力,但却一下子打出了新中国的雄风,让世界都看到了中国,这样的意义十分重大。

然而,并不是每次对边境动乱的制止都会有这么大的意义的,更多的还是为了保证我国边境的稳定,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国内正处于科技和国防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但边境却出现了侵犯我国领土的行为,实在令人气愤。

因此,为了保证国内发展的正常进行,也为了保证边境地区人民的安居乐业,我国针对印度侵入我国领土的行为进行了反击战。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印度之所以敢侵入我国领土并不是一时兴起,实在是因为在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在作祟。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印度曾是英国殖民地,中印两国之间就产生了领土争端,后来虽然通过会谈有过一段时间的停歇,但在谈判无果之后,中阴之间还是爆发了不少冲突。

再加上我国当时还有各种外国反华势力从中作梗,西藏地区第十四世达赖逃亡了印度寻求庇护,这就更加剧了中印之间的冲突。

因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印反击战的爆发不仅是一次维护我国领土安全的行为,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之举。

3、胆大妄为的背后

自从我国一忍再忍,忍无可忍的展开对印反击战之后,各方势力都将目光放在了中国的身上,这其中包括苏联、美国以及身处台湾地区的蒋介石。

只不过,三方各自关注的重点却不尽相同。在苏联和美国方面,他们都想通过印度来达到制衡新中国的目的,以此拱卫自己的国际地位。

所以,在反击战的消息传出之后,苏联和美国倒是不约而同的都向印度提供了军事和武器援助,甚至还提供了军费资助。

不得不说,在当时美苏争霸的前提下,美苏能同时对这件事有相同的反应也是难得一见。但反观蒋介石,他却一直对这场战争保持理性的判断。

首先,蒋介石深深的了解新中国人民军队的实力。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背靠美国这根大树都没能将共产党打败,更别说如今完全靠美苏两国支撑的印度了。

其次,就像我们所说,这场战争是反击战,新中国是拥有绝对的舆论优势的,是正义之战,无论印度有谁帮忙,这注定是一场必输局。

再者说,无论蒋介石是否还有反攻大陆的想法,他都是一个纯正的中国人,怎么也干不出趁火打劫的事。更何况当时蒋介石的实力已经不复从前,这样的可能就更低了。

因此,在美国的游说人员到达台湾向蒋介石提出“入伙”要求的时候,他果断的点出了他对这件事的正确看法。

在蒋介石的的认知中,这次机会不仅不是国民党反攻大陆的机会,印度也会因为战力势弱而败下阵来,就算有他国的武器和军费支持也是如此。

所以,在这件事上,蒋介石倒是恢复了他仅存的一点民族气节,果断的拒绝了美国的要求,这一度让美国十分恼怒。

至于原因,显然已经很清楚了。除了是遏制中国发展之外,美国也将这次战争看成自己扩张的一部分,拉蒋介石入水是搅混水之后坐享渔翁之利的其中一步,其真实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蒋介石还是一个有点头脑和民族意识的人,所以这个别有用心的计划也就完美落空。

从这件事中,我们看到了彼时新中国发展的不易以及各势力对我们的虎视眈眈,这就更值得我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蒋介石少有的保留下来的民族气节。起码在这件事上,他算是做了一件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好事。

参考资料:

对印反击战——百度百科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