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日本首相、执政党自民党总裁岸田文雄宣布,自己将不会参加9月举行的该党总裁选举。这意味着本次选举后,岸田文雄将不再担任日本首相,自民党新总裁将接任这一职务。
岸田文雄在首相办公室召开了记者会,详述了自己不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决定,“有必要向国民明确表示,自民党正在发生变化,表明我们正在改变的第一步也是最明显的一步,就是我不再参加总裁选举。”岸田文雄于2021年9月当选自民党总裁,之后就任日本首相,至今近三年。事实上,他的任期已经超过二战后历届日本首相的平均任期,可以说是执政较长的一任首相。
但是,受生活成本的持续攀升和经济环境的恶化以及自民党议员“私吞政治资金”等丑闻的影响,岸田文雄内阁的支持率从去年到今年6月,连续12个月处于不到30%的“下台水域”。特别是“黑金丑闻”从曝光到应对不力最终发酵,一系列操作导致自民党内部持续震荡,“岸田派”“二阶派”“安倍派”等多个主要派阀相继解散,自民党支持率更是受到重挫。而作为补救举措的《政治资金规正法》修正案也未得到民众认可,更加剧了自民党内部的分裂。
2023年12月,抗议人群聚集在日本国会前,要求岸田下台
因此,自民党也迎来了一系列失利——在4月份的众议院补选中全部落败,在5月底静冈县知事选举和6月初东京都港区区长选举中,自民党推举的候选人也相继落选。7月东京都议会补选,自民党在8个选区2胜6负再次落败。这一结果更使自民党在明年参众两院选举的前景扑朔迷离,越来越多的党内重量级人士也发声要求岸田下台,尤其是前首相麻生太郎和菅义伟。
在内忧外患之下,缺少党内核心成员的支持,岸田文雄执政的后盾正在逐步瓦解,其连任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继续坚持也丧失了意义。而随着他的退选,自民党下一任总裁即日本首相的人选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随着2022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去世,以及今年年初自民党内除“麻生派”外的主要派阀相继解散,日本政坛和自民党内部的权力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目前,自民党前干事长前防卫大臣石破茂、现任干事长前外务大臣茂木敏充、数字化转型大臣河野太郎表达了参选下任总裁的意向。
此外,前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现任外务大臣上川洋子、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前经济安全保障大臣小林鹰之、现任经济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也成为热门人选。这可谓名副其实的一场乱斗。
截至8月19日,已有11人表示将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
其中,曾四次竞选自民党总裁的石破茂近来在民调中人气颇高,但是其明显在党内缺少强力盟友的支持。同时,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小泉进次郎凭借形象年轻清新,参选呼声也日益见长,但是他的父亲可能并不支持其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过早“出山”。正因“新总裁既要为党内认可,也要有民众支持”的要求,以及党内各派系的“洗牌”,更是给本次选举的最终结果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当然,对于自民党新总裁乃至日本新首相而言,上台后必将面临不小的挑战,包括经济的不稳定、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以及党内改革的复杂环境等等。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若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终结自身的政治前途。正因如此,这可能引发人们的担忧,日本是否会再次走上频繁换相的旧路呢?
在安倍晋三连续执政近八年之前,日本在短短六年之间就更换了六位首相。在安倍时代结束之后,菅义伟在位仅一年便被迫下台,岸田文雄在执政三年之后也即将离职。尽管自民党内的大政方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发生较大变化,但最高领导层的不确定性仍将引发人们对政府履行承诺能力的怀疑。
化解自民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改善日本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不稳定的预期,还要面对诸如大地震等可能的天灾,是新首相必须解决的问题。其能否正确处理来自党内的竞争压力、能否重新赢得选民的信任、能否在大国博弈和地区冲突之中寻求平衡,仍然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绝对会,像安倍那样
霉国又要频繁换首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