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水那么简单,她们也许贤明,也许仁智,也许节义,也许勇敢,也许她们会被记入《列女传》,也许鲜为人知,但我们不可否认她们的力量,不可否认当女人爆发时,她们也有不顾生死的力量。
历史上被称作女侠的可以少之又少,秋瑾算一个,红拂女算一个,黄婉梨也算一个。前两个广为人知,后一个却仅留下一座墓碑,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后一个女侠。
据碑文及同治《湘乡县志》载:黄婉梨是晚清时期上元县人,后来因战事移居南京。即是晚清,就注定不会太平。公元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入南京城,这里住着无数黎民百姓,也有黄婉梨一家。
曾经的黄婉梨有着一个普通又幸福大家庭,母亲贤良淑德,家中还有三个兄弟,父亲是个受人敬重的读书人,自然不肯放松对子女的教育,从小教导他们多读书,家里丰富的藏书也让几个孩子都沉浸其中,儿子有君子风范,女儿有名门之风。本来应是幸福的生活,可是太平军打进来了。
太平军反对儒家,反对孔子,于是在城里、乡里大肆砸孔庙,黄家一家都是读书人,自然对太平军的暴行充满了不满,黄家人大骂长毛发匪无道,痛心疾首,盼望大清朝廷的官军早日剿灭太平军,收复南京。可是这一等,竟等了十一年,而且,等来的不是安宁,而是更大的灾难,乱世之下,官匪一家亲!官为匪,匪还是匪。
1864年7月19日,太平军已经走到穷途末路,连战连败,曾国荃率领湘军打败了太平军,收复了南京城,长毛贼终于被剿灭了,黄家一家大声叫好,以为湘军是来解救他们的,但理想很丰满,现实残酷,湘军攻陷南京后,并不是平复百姓、安定人心,竟然纵容官兵大肆杀掳、抢劫。
黄家也无法幸免,湘军杀进来的那天也是残酷杀戮的开始,杀死了黄家5口人,家财掠夺近尽。而黄婉梨更是因为面容姣好,被官兵掳掠至船上。
船上是一片混乱,士兵的淫笑声如此瘆人,女人的哭喊声在夜色里竟是如此无力。一些女人不堪如此羞辱,毅然跳进了滚滚长江。掳走黄婉梨的申姓人更是要逼迫黄婉梨和他成婚,黄婉梨不愿意,也准备跳河去死,可是家仇为报,怎能懦弱的死去?
于是她开始她的报仇计划,她先安抚好杀了她家人又掳走她的申姓人,然后在一天夜里精心打扮,缝合周身衣服,腰系帛诗十绝,然后陪申姓人喝酒,最后歌舞助兴,以色计灌醉他们,就在他们差不多醉了的时候,黄婉梨把毒药洒进了酒壶,然后亲眼看着那群畜牲将喝下去。
大仇已报,黄婉梨笑了,只是这天地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亲人都不在了,她也不愿苟活,再说这世道有什么可盼的呢?长毛是匪,可官兵就不是了吗?乱世之下有什么希望呢?于是她引颈自缢,死时年仅十七岁,并留下绝命诗:自古成仁总杀身,吾心何必苦逡巡;拼将浩气还天地,长共真灵在九垠。此种浩然正气实在不输男儿!
后人为她不畏-的精神所感动,特修墓立碑为念。于是在女子地位低下的年代,黄婉梨用自己的勇气与不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晚清著名诗人金和把其事迹写成长篇叙事诗《烈女行记黄婉梨事》,其中有两句诗让人们深深的记住了这位女侠:万口啧啧称女雄,此女毋乃人中龙。徐鄂更是将黄婉梨的事迹写成戏剧《梨花雪》。
乱世之下,最受伤的永远是百姓,战争之中,官匪难分,平民怎样都是苦,应该庆幸我们的和平年代。历史往往记住了那些建功立业的男人们,却忽略了那些无奈却又不屈的女人们,希望当今的我们在缅怀古人的时候能够记住那些勇敢的女人们。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