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侠NAND闪存35周年##科技发展50年#科技发展给我深刻的感受是,有越来越多高性价比又性能不错的数码产品可以选择。我有台M1 Mac mini 256G已经用了快两年了,虽然我也会经常清理硬盘空间,但是2年的使用下来,扩容有些刻不容缓了,拓展坞选择了这种带有M.2硬盘位的,里面已经放了一块128G大小的硬盘,但终归还是小了点,,扩容迫在眉睫,在综合考虑了品牌、性能、价格等方面后,选择了铠侠RC20 G2。35年前就是铠侠发明了NAND闪存,后来渐渐才有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固态硬盘、移动固态硬盘等存储产品。
之所以选择铠侠,主要就是对于其品质的认可,铠侠是由大家熟知的原东芝存储器更名而来,质量口碑业界也是看得见的,铠侠闪存在全球市场市占率常年占据第二;而且铠侠产品都是使用原厂高品质闪存颗粒,有了这些基础保障,才能安心地去存储自己的重要资料。
铠侠RC20 G2是基于铠侠RC10固态硬盘的升级,包装上延续了铠侠RC10的基本设计:产品缩略图及读取速度高达2100MB/s的读写速度标注,说实话,我的拓展坞可能发挥不出它的全部性能。重要的是,这款产品性比价还很高,500G版本我只花了359元就入手了,同市面上其他M.2固态相比,价格是真香。
虽然说贴纸对于SSD的性能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却能让单调统一的M.2 2280固态硬盘有了辨识度和美观性,是属于画龙点睛的设计细节。
2280是紧凑型M.2固态硬盘设计,更小巧,不管是笔记本、台式机、拓展坞都可以有不错的适用性。
铠侠RC20 G2采用了NVMe 1.3c技术,可以减少SSD和CPU之间系统I/O路径延迟,从而实现平稳响应的性能,PCIe Gen3x4通道也能够降低延迟,理论的顺序读取速度可以达到2100MB/s,顺序写入速度达到1700MB/s.考虑到我的目的其实是扩容,并且我目前的剪辑视频输出也只是2K级别,所以500G的内存容量,对我来说还是足够的。
铠侠RC20 G2采用BiCS FLASH 3D闪存和垂直堆叠单元结构,可以更进一步的提升性能,更稳定,更快的的启动、文件传输,以及系统响应,不管是准备拿来扩容,还是提升性能,铠侠RC20 G2都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
我目前给Mac mini使用的拓展坞为海贝思MC25 Pro,本身具备兼容M.2(NVMe/NGFF)和2.5英寸硬盘位,由于macOS对于硬盘格式的需求,第一次安装是无法读取,需要将硬盘格式化为APFS格式。
安装后就迫不及待使用Disk Speed测试了一下速度,果然不出我所料,由于M1芯片,以及拓展坞本身传输接口的规格限制,读写速度只跑到了写:776.4MB/s以及读684MB/s的速度。
不过,鉴于我目前的工作流,主要是视频剪辑,以及LR修图,在实际使用当中,这个速度足够保障我可以直接将素材拷贝到这个硬盘里,而不是占用我仅仅256G的自带存储中。首先是LR修图,这种对于硬盘的性能要求并不会很高,所以可以轻松应对。而在剪辑视频,虽然我日常的素材多为1080P,应对自然轻松,所以我特意拍摄了一段4K素材进行剪辑,无论是时间线的调整,还是最后的导出,速度明显好于我之前使用的外接硬盘。
实话实说,Mac使用这么强的硬盘还是得配一块更高规格的拓展坞才行,否则完全发挥不了它的全部性能。而如果在Win下面,除了可以发挥更好的性能,其对应的功能拓展也会大大增强。比如SSD Utility检测功能,就可以帮助你在电脑端查看其运行状态,可视化的展现,有助于我们对于硬盘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另外Windows下面,其实际的读写速度,就基本接近于官方数据。
总结:铠侠RC20 G2作为高性价比中高端SSD,在用料上使用了原厂颗粒,拥有独立缓存,以及2100MB/s顺序读取速度和1700MB/s顺序写入速度,非常适合拿来给电脑做主力硬盘,或者用作扩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