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工信部等五部门正式对外公布,将在以北京、上海和重庆为首的20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这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又迈出实质性一步。
什么是“车路云一体化”?
所谓“车路云一体化”,可以理解为“聪明的车+智慧的路”。“聪明的车”指的是具备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的汽车。和普通汽车相比,它们加装了自动驾驶技术,就变得“聪明”起来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精定位、超清摄像头,这些都是车辆的眼睛。200米范围内的动态、静态物体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都可以被捕捉到。
而“智慧的路”则是指配备了先进通信和感知技术的道路基础设施。云平台则扮演着大脑的角色,通过收集和处理来自车辆和道路基础设施的数据,实现全局的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当汽车行驶在路上时,路侧基础设施获取的实时感知信息将被传送至云端,再由云端协同车辆进行分析、决策和控制,提升车辆的感知能力以及交通引导、决策能力,以此提升自动驾驶的级别和维度。在多个区域联通的情形下,可以利用这种数据能够增强一个区域级的交通态势感知,可以把原来的交通管理变得更加智慧化。
特斯拉FSD和车路云一体化谁更优秀?
说到自动驾驶,就会说到即将入华的特斯拉FSD系统。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前沿探索,FSD的技术路径充满了革新与挑战。其设计哲学在于打造一个闭环的、端到端的学习与决策系统,这意味着车辆不仅要具备感知环境的能力,还要能理解这些信息并据此做出驾驶决策,最终执行操作,所有这些都在车辆自身完成,无需依赖外部基础设施的辅助。可以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输入超前了。
特斯拉FSD
不过,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主要采用的还是单车智能技术路线。单车智能化只能保证该车辆本身具备相应的感知效果和操作能力,但是缺乏和其他车辆以及周边环境之间的协同效应。一旦遇到例如行人的鬼探头行为、临时环境改变堵塞以及其他车辆失控等复杂问题,则会出现解决不及时的问题。以及遇到极端天气和被遮挡的情况。自动驾驶想要实现规模化,前提之一就是要更好地解决安全问题。“车路云一体化”则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增添了路测和云端设施,加强了车辆与路测、其他车辆、云端之间的通信,使得云端能够依托车辆情况以及环境变化来做出协同决策,推动车辆从简单的预警功能向主动控制,前规避潜在风险转变。因此,FSD和“车路云一体化”并不冲突,反而是全面互补关系。
“车路云一体化”对汽车产业有何影响?
“车路云一体化”能够促进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随着项目的推进,将有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到车路云技术的研究中来,推动如激光雷达、高阶车载芯片、智能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部件的普及和发展。
单车智能化为了追求高阶自动驾驶功能,需要在车辆本身搭载大量的传感器和高质量芯片,例如造车新势力中传感器数量最多的车企小鹏,就在自家车型上安装了32个传感器,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单车成本。“车路云一体化”的实施可以部分减缓终端车企这方面的压力,让车辆本身不再需要装载如此多的传感器和芯片,而是部分转嫁至公用环境的感知设备上,同时只需要在车辆上补充一个OBU元件用于车辆端和路测端、云端之间的通信即可。
“车路云一体化”的前身
事实上,美国和欧洲在“车路云”这条路已经有30多年历程,不过不叫“车路云一体化”,当时叫“车路协同”。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就开始认识到车路协同技术在提升交通安全、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的潜力。为此,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如智能交通系统(ITS)战略计划,旨在推动车路协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和企业在轻车、轻路、重云的车路云方案上达成共识,协同一致推动“车路云协同”的发展。目前,代表“车云协同” 的有特斯拉和英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Wayve,“车路协同”代表则有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汽车企业Waym。如今,在“车路协同”、“车路云协同”下,中国由政府牵头,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除了中国,欧美同样意识到“车路云一体化”在未来智能驾驶领域中的重要性。美国在发布的智能交通系统战略中计划全境75%的城市和高速公路,在2035年应当具备车路云一体化能力,欧洲则在发布的CCM路线图中明确提出“车路云一体化”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