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的求职信堪称古代文人中的「狂拽天花板」,明明想求人办事,却写得豪气冲天,字里行间都是「老子天下第一,不录用我是你的损失」的画风。其中最经典的当属他30岁时写给荆州刺史韩朝宗的《与韩荆州书》,堪称古代版「自荐信天花板」!
一、求职信原文金句翻译(李白の暴言)韩朝宗(686-750),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太子宾客韩思复的长子。
1.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 我这辈子不稀罕当大官,只想认识您韩大人!(实际内心:快给我个官!)
2. 「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 现场考我!一天写一万字不带喘气!(韩朝宗:……)
3. 「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 我30岁就名震京城,怼遍高官,虽然身高不到一米七,但气场两米八!
4. 「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 您舍不得在台阶上给我一尺地站吗?不录用我,您怎么看我直上青云!(韩朝宗:你礼貌吗?)
二、求职结果:已读不回韩朝宗看完信后,内心OS:「这人太狂了,招进来怕是要上天!」
——直接冷处理。但李白不气馁,转头又给安州裴长史、玉真公主等人写自荐信,内容一个比一个嚣张: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
→ 古代大佬都抢着录用人才,您咋不学学?(裴长史:你在教我做事?)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 我15岁砍人(?),30岁骂官,您看着办!(裴长史:婉拒了哈)
三、冷知识:李白为何不走科举?1. 商人之子没资格:唐代规定商人后代不能参加科举,李白父亲是西域富商,他只能靠「干谒」(写自荐信)求官。
2. 狂到没朋友: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里自夸「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巢居数年,不迹城市」,结果被揭穿「东严子查无此人」——疑似编造履历!
3. 终极逆袭:42岁时,李白靠玉真公主和贺知章推荐,被唐玄宗召见。入宫当天,玄宗「降辇步迎,赐七宝床,御手调羹」,但三年后就因得罪高力士、杨国忠被「赐金放还」——果然狂人难混体制内!
四、现代版李白求职信(脑洞)如果李白活在今天,他的LinkedIn大概是这样的:
- 个人简介:
「全网粉丝千万的诗仙,曾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现求一CEO岗位,工资随意,主要想带贵司上市。」
- 技能标签:
即兴创作(日写千诗)
⚔️ 武术特长(十步杀一人)
职场社交(天子呼来不上船)
- 求职宣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贵司缺我不行!」
五、历史评价:狂是态度,更是无奈李白求职信中的「狂」,既是天生性格,也是底层逆袭的焦虑:
- 他想效仿战国策士「一鸣惊人」,却生在讲究门第的唐朝;
- 他自比诸葛亮、谢安,但一生未能实现政治抱负;
- 最终,他的「求职失败」反而成就了诗坛神话——「诗仙」的飘逸,正是现实失意的倒影。
如果李白当年成功当官,或许世上会多一个平庸官僚,少一个「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谪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