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文
武汉女作家23年前的小说,现在看简直是神预言,她却说:经历而已!
这位武汉女作家叫池莉,1957年出生湖北仙桃,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先后获过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鲁迅文学奖、小说选刊奖等50余项奖项,多部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现任武汉市文联主席。
池莉喜欢写小说,大部分写的是武汉,小说中的人物也大部分是武汉人,比如《大树小虫》《来来往往》《烦恼人生》《汉口情景》《池莉经典文集》(九卷)等,除了小说,还有诗集《池莉诗集.69》和散文集《熬至滴水成珠》《石头书》等。
“散漫,任性,侠义,火气大,兵气重,五湖四海,千人千面。”这些是池莉笔下的武汉人的性格,生活在武汉几十年,武汉在她心里则是天生的江湖城市,真实热烈。
因为这次疫情,有人把她二十三年前写的中篇小说《霍乱之乱》发到了网上。这篇小说发表在二零零七年第6期《大家》杂志上,写的就是武汉暴发疫情后,医生、部门、普通群众作何反应,如何面对的故事。
网友看了这篇小说,称其为“简直神预言”。而很多人从中读出,疫情暴发往往在于忽视与欺骗。还有网友看了后说,真的是细思极恐,无比叹服女作家的社会洞察力。
而写这篇小说的女作家池莉却说:“这是来自于我个人专业工作经历的小说。”
原来,池莉高中毕业后,曾当过两年知青,读了两年冶金医专,返城考入医学院,后又转读中文系。但毕业后,她还是被分配到武钢卫生处做流行病防治医生。
▲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 全景视觉。
像池莉这样弃医从文或能医能文的名家还真不少,比如鲁迅、毕淑敏、契诃夫等。特殊的知识背景,使他们轻松驾驭别人无法着手的题材。
二十三年前,池莉写这篇小说的原因,是她做了三年的流行病防治医生期间,对卫生防疫有一些自己的担忧。
二十三年后,这篇小说因为与这次疫情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呼应,而再次走进公众的视野。
而在这次疫情中,身处疫情漩涡中心武汉的池莉,她的举动更令人感动。
她不仅尽己所能提醒亲朋好友、邻居和社区,并写下了《给物业与业主的6条建议》,被当地媒体公之于众,其中强烈呼吁武汉的生活小区采取“直购蔬菜食品套餐,实行无接触配送”等建议,后来这些建议被称为“池六条”。
她还不止一次地在媒体上表示“隔离就是战争”“早隔离,对于阻断烈性传染病,至关重要”,甚至“恳求武汉市民:宅在家就是在保卫生命”。
她在《第28天隔离了,这个时刻!》一文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这个时刻,心神稳定是我们的拯救,理性冷静是我们的力量,勇敢顽强是我们的必须,咬牙挺住是我们的本分。这个时刻,我们必须忍住悲伤,克服畏惧,去迎希望窗外的希望。”
“这个时刻,当我们看见小女孩子的母亲被病毒夺去了生命,小女孩子追在后面哭嚎,这也不再是世间一般的生离死别,而是需要我们第一时间冲上去,搂过小孩子,为她戴上口罩,尽快哄住她的号啕大哭,以免病毒趁机潜入她敞开的咽喉与肺脏;这个时刻,我们就是小女孩的母亲,而不仅仅只是拍视频的看客。”
“这个时刻,唯有保卫生命是最高准则。因此我们能做一件事情,就做一件事;能帮一个人,就帮一个人;底线是我们首先做好自己。这个时刻,真正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时刻,我们得靠每个人点点滴滴的力量汇聚成人类的强大意志,把我们生命夺回来!把人类荣耀夺回来!我们死去的生命不可以白死!”
冷静文字的背后,是这位女作家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深刻情感和强忍悲痛的呐喊。
因为在她心中,生命第一!人的生命价值永远高于一切。
在池莉看来,二十三年前写于《霍乱之乱》最前面的这句话:“人类尽可以忽视流行病,但是流行病不会忽视人类,我们欺骗自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至今仍具有它的意义。
在小说《霍乱之乱》当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消灭只是暂时的阻断和终止。人类并不是独享这个地球,是与万物共生在。食物链是一个环状结构,谁吃谁并不是以体积排序,而是弱肉强食,病毒细菌有时候就是比人类强大。所以人类最好学会与万物和谐相处,从尊重开始。希望浴火重生之后,不再重蹈覆辙。”
池莉说,现在还是这样认为。
钟南山院士曾经含着眼泪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而这次对这座英雄之城的记录,离不开像池莉这样作家。
有她们在,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一些真实,而不是谎言和欺骗。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