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陈生正面临一个重大的难题。
因为家庭贫寒,所以就算他考上了北京大学,也支付不起大学的学费。
村支书得知这件事情后,就立刻组织起了村民,来为这个孩子捐款。
可以说,是村民的帮助才让他念上了大学。
在功成名就后,陈胜也没有忘记村民的恩情。
为了报答乡亲们的恩情,他送给了村民没人一套别墅。
但是,就在送完别墅后,陈胜却不敢再回农村了,这是为什么?

1962年,陈生出生在了官湖村的一户贫困的农家。
他是家中第五个孩子,小时候的他就已经尝够了贫困的生活。
因为家中只能依靠一块不算肥沃的土地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本来家庭就足够贫困了,但是命运却还是不眷顾这一家人。
在他12岁那年,他的父亲因为意外突然去世了。

这让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辛苦了。
养育孩子维持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母亲一个人的肩膀上。
当时,孩子们都已经懂事了,看着每日辛劳的母亲,孩子们都说不想上学了,想要打工补贴家用。
但是,母亲在听到孩子孝顺的话语后,却并不高兴。
她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一家人的命运,所以不管生活多么辛苦,她始终坚持让孩子们读书。

每当孩子们想放弃的时候,母亲也说苦口婆心的劝说孩子,读书才有未来。
只能说,陈生的母亲是一个有远见的女人。
因为她的坚持,陈生才能考上北京大学。
只不过,在拿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看着高昂的学费,一家人都是愁眉苦脸的。
不过,为了能让孩子成为大学生,母亲放下了自己的尊严,开始挨家挨户的借钱。

而村里的村支书看到后,也明白陈生家的辛苦,于是自发的就组织起来村民捐款。
村里能出一个大学生,可以说全村人都非常的骄傲。
所以在捐款的时候,都是竭尽所能的多捐一点。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才凑够了北大的学费。
在临行前,陈生十分感激的给村里的人们磕了个头。

来到北京后,他才知道原来不是人人都像自己一样,要为学费发愁。
这也让他感受到了农村和城市的差距。
所以,在上学的时候,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小的目标。
他要带着村子里的村民们,赶超城市,他要让村民们富起来。
毕业后,他就因为优秀的成绩,被分配到了广州市委办公厅,有了一个铁饭碗。

铁饭碗就代表工作稳定,而稳定就代表晋升缓慢。
这让他十分的着急,要是按照这样的晋升速度,那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报答村民啊。
这样平静的生活,却让陈生十分的苦闷。
而菜市场卖蔬菜大妈的一番话,让陈生更苦闷了。
原来,大妈光是买蔬菜,一天就能赚二十多块,如果生意再好点,几天就能顶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了。

不过,大妈的一番话也让他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
当时他正好赶上了下海经商最顶峰的时期。
在当时,只要你能狠下心来,拼命干活,就能赚到钱。
在以前的同学,同乡,甚至自己的表哥都靠经商赚了钱后,他彻底下定了决心。
那一年,他28岁,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成为了一名商人。

虽然是第一次经商,但是他每次行动都非常的有计划。
所以,他很快就靠买菜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
而之后,他又乘上了房地产开发这样的风口,成为了千万级别的富翁。
不过,就算成为了千万富翁后,他也并没有感到满足。
他继续开拓者自己的商业版图,这一次,他将目光放到了食品行业。

因为他看出来了,在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所以,人们的追求也在逐渐提高。
果然,他又靠自己生产的苹果醋转的盆满钵满。
不过,他的事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养殖业上,他就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滑铁卢。

因为没有接触过,他就贸然上手了,第一次两千万购买的鸡苗全部因为禽流感死了。
他投入的钱全部打了水漂。
不过,他也并没有放弃养殖业,而是向一位养殖创业成功的前辈请教了经验。
然后他又改正了一些前人的错误,结合前辈的经验,他又一次获得了成功。
三年的时间,光是卖猪的分红,他就分到了11个亿。

这时候,他觉得时间到了,他要开始回报村里的恩人了。
首先做出的第一步,就是为村里的所有村民修建一栋大别墅。
第二步,就是带着村民一起养猪,让村民也学会发家致富的方法。
但是,人总是贪婪的,在看到陈生的无私奉献后,人们都想从陈生哪里敲到更多的利益。
陈生也曾做过解释,也曾满足过村民的贪婪。

到最后,他才发现,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自己面对这些欲望的时候,只能感觉到无能为力。
甚至为了躲避村民,连续两年的时间,他都没有回乡过年,可见人心的可怕。
他的出发点确实是好的,但是却不能一下子给人承受范围外的利益,这样只能滋长人们的贪婪。
不过,他那感恩的心还是值得人们肯定的,希望他最后能解决这样的问题,然后带领村民们走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