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家庭喜欢在家中蒸包子馒头、炖煮食物等,厨房里热气腾腾的景象充满了温馨。然而,这份温馨背后却潜藏着致命危险。近年来,因长时间蒸煮食物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屡见不鲜,给无数家庭带来了难以挽回的伤害,所以厨房里的隐形杀手不容忽视。
一、厨房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在密闭的厨房环境中,燃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00ppm时,2-3小时内就会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浓度达到4800ppm时,20分钟就会致人死亡。蒸煮食物时间过长或者反复多次蒸煮食物时,人们往往需要长时间使用燃气灶。以蒸包子为例,通常需要持续加热20-30分钟左右,由于家中人口多或者需要蒸熟冰箱冷冻储存时,会反复多次蒸煮,期间会产生大量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不仅会降低厨房的氧气浓度,还会阻碍燃气充分燃烧,增加一氧化碳的产生。炖煮食物时,人们习惯用小火慢炖,这种不完全燃烧的状态更容易产生一氧化碳。许多家庭为了保温,习惯在烹饪时紧闭门窗。这种看似平常的做法,实际上大大增加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厨房空间狭小,通风不良,一氧化碳浓度会迅速升高,达到危险水平。
二、预防厨房一氧化碳中毒
关键在于保持厨房通风。烹饪时要打开吸油烟机,保持窗户开启,确保空气流通。建议在厨房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当浓度超标时能够及时报警。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灶具,确保其正常工作。

使用燃气灶时,要确保火焰呈蓝色,如果出现黄色火焰,说明燃烧不充分,或者炉盘质量不佳,应立即调整。避免长时间使用小火炖煮,必要时可以使用电压力锅等替代工具。蒸煮食物时,不要一次性放入过多食材或者反复多次蒸煮,以免延长烹饪时间。
四、急救医生建议
一氧化碳中毒初期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等,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疲劳或感冒。随着中毒加深,会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皮肤呈樱桃红色等症状。重度中毒会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发现中毒症状时,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关闭燃气灶。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领和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通畅,呕吐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防止误吸。要立即拨打120急救,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如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厨房烹饪美食时应注意安全,一氧化碳中毒看似遥远,实则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安全意识,采取正确预防措施,才能确保家人平安。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养成安全烹饪的好习惯,让厨房真正成为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