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职场上要少管闲事?看张蔷在一路繁花吃力不讨好就知道了!

戴宗啊 2025-01-15 15:57:50
张蔷的困境:从住单间到行李超重风波

《一路繁花》播出后,观众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李小冉单方面跟刘晓庆的矛盾上。

不少网友对74岁的庆奶吃条鱼都要看李小冉的脸色给予无限理解和同情。

但其实庆奶这性格,根本没把李小冉的话往心上搁,一点不会委屈自己。

第一期节目里,真正吃了闷亏的,是积极为团队解决问题,反而落了一身埋怨的张蔷。

张蔷上这个节目怪憋屈的,至少头一集如此。

先导片的时候,她就跟向太一样,提出自己不喜欢跟人一起住,需要住单间。

但他们一共订了六间房,四个大床房和两个标间,除了贺峻霖和牛在在肯定住一间之外,还有两位老姐姐必须同房。

李小冉主动表示自己可以跟张蔷住一间。

其实张蔷是不乐意的。

但可能因为确实这个团里除了两个男孩之外,她跟李小冉最年轻,而且,李小冉又各种劝说,张蔷只能无奈同意。

不情不愿地说出一声“行”之后,她还表示自己睡觉打呼噜,多少有点想吓退李小冉的意思。

看得出来是极其不情愿了。

其实,张蔷是有资格住单间的。

从北京出发的时候,迎来了旅综喜闻乐见的环节——行李超重。

8个人行李一共超重160多公斤,需要补缴运费6900元。

节目组给每人每天的旅费是800元,食宿自理。

李小冉觉得问题不大,毕竟她们要去好几天,平均算下来,每人每天还有680元的份额。

但她忽略了一点,这6900元是从北京到昆明的超重费,她们的行李还得从昆明飞到丽江,然后还要去泸沽湖。

抵达昆明之后,张蔷是第一个提出问题的人:如果明天飞丽江的话,那我们的行李又超重了,又得扣。

一听这话,蔡明的心哇凉哇凉的,担心这么罚下去,饭都吃不上。

贺峻霖还算是比较靠谱,首先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把超重的行李寄到丽江或者泸沽湖去。

其实这是个稳妥又安全的方案,唯一的变数是时间。

有可能她们人到了,行李还在路上。

张蔷是个热心肠,主动表示自己可以找当地的朋友帮忙免费把行李运到酒店,到时候只需要付一点油费就可以了。

这个方案又快又便宜,大家当然求之不得。

殊不知,隐患就这样埋下了。

这种事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就是这么寸,他们的行李迟迟未到。

牛在在打电话询问才知道,张蔷的朋友把行李托付给了其他人,而那个人把行李送到了别的酒店。

因为负责运输的人也不知道哪些行李是繁花团的,所以还得把行李拉过去让张蔷的朋友确认之后,再送到正确的酒店。

其实吧,这事儿说大也不大,行李大概率丢不了,无非就是要等得久一些。

但向太开始作妖了,她强调,其他人都在等她的红豆沙当晚餐。

咋说呢?

向太这趟带了6个箱子,她自己都说,超出的运费里,有四千多都是她的。

这么多箱子装啥呢?

答案是她在直播间带的那些货。

说句难听的,她要是不带这么多牛肉干红豆沙,别说省下4000多,就省下1000也够大家美美吃一顿晚餐了。

贺峻霖在积极想办法尽早拿到行李,他的想法是,自己直接去那个酒店认领她们的行李,这样能避免行李在张蔷的朋友和他托付的人中间来回折腾。

向太发话了:那不是张蔷的朋友吗?

然后一个短信就把张蔷叫到楼下。

她还对搞不清状况的倪萍说:我们十几箱行李都不见了,我下面也不用录了。

多大点事儿就blueblue的,爱录不录,搁这威胁谁呢?

又不是真丢了,一点办法不想,光说风凉话是吧。

张蔷下楼之后,她又一次强调,行李丢了。

张蔷情绪很稳定,估计也是跟朋友沟通过了,所以,她表示,不会丢,只是送到了别的地方。

向太手往旁边一指,语气不善:你问。

张蔷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出了问题就解决问题,行李送错了,就找去。

对方也说了,再等半个小时就行。

向太又不乐意了,强调说:她们说肚子饿了,要吃她的东西。

叨姐就不信了,其他几位老姐姐就非得吃向太的红豆沙不可?

向太的指责与团队关系的复杂性

箱子有丢失的可能,着急上火可以理解,但有必要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张蔷吗?

向太虽然没有明说,但怪她的意思很明显了。

但她就没想想,如果不是她的行李超重,张蔷也不用动用自己的关系帮大家节省经费,也就不会担这个原本不应该由她来担的责任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事确实怨张蔷。

她可能骨子里有点侠义心肠,平时交的朋友呢,也都比较大气大方。

即使出了什么岔子,真朋友都会一边安慰,一边帮忙想办法,所以,张蔷才不假思索地提出动用自己的关系。

但,这次同行的可不是她的朋友。

遇上向太这样的,事办好了,不一定能得到感激,稍微出点纰漏,锅就甩过来了。

所以,其实最稳妥的做法还是应该像贺峻霖建议的那样,用大家的经费走快递。

万一出了任何问题,由快递公司负全责。

真要耽误了拍摄,也是节目组抠门的锅。

说白了,张蔷错在把职场当成了朋友圈。

工作上出现的问题,就应该用职业的方法去解决,而不是动用私人关系,平白给自己惹了一身骚。

最难受的是,不管这事办没办好,人情债还得她自己还,图啥?

那么,在职场中,面对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你是张蔷,你会选择用私人关系帮忙解决问题,还是坚持使用正式渠道?

职场中的冲突与解决之道

张蔷的经历反映了职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过度依赖私人关系来解决工作问题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在这个案例中,张蔷的好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让她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向太的态度不仅让人感到不满,也暴露了职场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微妙之处。

在这种情况下,张蔷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团队节省开支,但她忽略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基础并不牢固。

向太的反应则进一步加剧了矛盾,使得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张蔷的处境让我们思考,职场中是否真的有必要为了团队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事实上,职场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诉求。

向太的行为虽然显得有些自私,但也反映了她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焦虑感。

作为团队的一员,张蔷本可以选择更为稳妥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比如像贺峻霖那样,通过正规渠道来解决行李超重的问题。

这样一来,即便出现问题,责任也不会完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

如果我们站在张蔷的角度,面对同样的情况,该如何权衡利弊?

是继续冒险动用私人关系,还是选择更为保守但稳妥的方式?

职场中的信任与边界

张蔷的经历还揭示了另一个重要议题:职场中的信任与边界。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尤其是在短期内组建的临时团队中,成员之间的信任往往较为脆弱。

张蔷的热心肠虽然值得赞赏,但在处理团队事务时,她忽视了这一点。

她将职场视为朋友圈,试图用私人关系来解决问题,却没想到这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冲突和误解。

相比之下,贺峻霖提出的解决方案更加符合职场规则。

他建议通过正规渠道来处理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

这种做法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为团队提供了一个更为透明和公平的解决方案。

在职场中,我们是否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过度介入他人事务?

张蔷的遭遇提醒我们,在职场中,尤其是面对复杂的团队合作时,清晰的界限和适当的自我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是处理内部事务还是外部沟通,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流程,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在建立职场关系时,保持适度的距离,避免将个人情感过多地带入工作中。

你觉得在职场中,应该如何平衡热情与理性,既能够帮助同事,又能保护自己?

结语

张蔷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职场中,管闲事未必是一件好事。

尽管她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团队,但由于缺乏对职场规则的理解和尊重,最终导致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职场中的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决定了我们能否在其中游刃有余。

在你的职场经历中,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你是如何处理的?

欢迎分享你的故事和见解。

张蔷的经历不仅是她个人的教训,更是所有职场人的警示。

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我们需要学会用更加理性和专业的方式去处理问题,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陷入困境。

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中走得更远、更稳。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