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把父母接到北京,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张俊说星 2022-09-06 08:14:27

每回做了什么硬菜,女儿都会主动给我夹菜,还不忘一本正经地告诉我:

“妈妈,等我长大了每天都做好吃的菜给你吃。等你老了,就什么也不用干,饭不用做,家务不用管,钱也不用你挣,你只要每天吃喝玩玩就行。”

女儿说得极其认真,我当然知道这是小孩的童稚话,不必当真,可依旧会为之感动。

孩子和我的这种互动总让我想起自己年少时和我妈的对话,14周岁那年我初中毕业,因为成绩不理想没考上什么好学校,于是呆在家跟着父亲开始像成人一样学习生存技能,接受“社会大学”的检阅,可我发了疯地想继续上学,怎么也没法把心思放在图生存这件事情上,那时的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找机会再进校园。

我妈知道我的心思,悄悄问我:你真的那么想上学?

我拼命地点头,并用无比期待的眼神看着她,我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那我跟你爸再说说这个事儿。

我妈的话让我惊喜不已,激动之下赶紧对她表足忠心:妈,只要让我去读书,我一定发奋苦读,好好珍惜,读出个名堂来,以后我有能力了就好好孝敬你,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我妈扑哧一笑:就你这样,以后不气我,不给我添堵就谢天谢地了!

后来,我妈真跟我爸商量这事了,她找机会劝我爸:反正她的心思也不在学手艺上面,不如就顺了她的意,让她再去读几年看看?我爸其实也看出我不是个学手艺的料,见我成天不着调的样也发愁,不知道我今后的出路在哪,于是和姐姐讨论过后,又把我送进了校园。

开学前的那个晚上,我躺在床上兴奋得难以入睡,一边给自己鼓劲打气,一边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活出个样子不让父母失望,长大后好好回报他们。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就成了一个中年人。

这些年的生活波折不断,我和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样,在生活的洪流里奋斗拼搏,反复跌倒又挣扎着爬起,我疲于奔命于自己的人生,也曾被诸多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回报父母的心思一直都在,可因为条件所限,却一件也没有做到。

想起来都是满满的愧疚与自责。

起初,是因为经济拮据,光是应付自己的生活已是苦涩不堪,再是居住条件不好,就算有心接父母过来小住一阵也无法实现。

多年后,当日子慢慢步入正轨,终于有条件可以带着父母去吃什么,去玩什么,父母却老了。

每次我兴冲冲地给父母打电话:

爸妈,你们来我这住住吧,这里生活很方便,气候也好,你们就当来散散心啊,我带你们去看看风景尝尝美味。

他们却总是说:我们老了,也不想去哪儿,就住在老家挺好的,你有这片心意就好了,好好把你们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可以了。

我妈坐不了长途车,更坐不了飞机,稍坐久一点就头晕,我爸年纪大了,也越来越依恋老家的氛围,那里有他的老朋友老邻居,有他熟悉的村路和街道小巷,还有打开门就是绿色扑面的宜居好环境。

而我因为忙于照顾自己的小家庭和孩子,没法陪在他们身边,心中有一万个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的念头,却都停留在半空落不到实处。

经常会觉得自己不孝,经济物质上从来没有给过他们什么,连精神上的关照陪伴也没能给予,所以很多年里我都陷在一种深深的自责里。

直到有一天,我看一档综艺节目,听到撒贝宁接受曹可凡访谈时聊到他的父母,他说:

“父母退休后呆在武汉老牵挂着身在北京的他跟妹妹,那时他也觉得,自己既然有能力把父母接过来未尝不可,让他们跟孩子在一块,我们也能更多地陪伴父母,但后来才发现,把父母接到北京之后,那是我最忙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能够在相聚的次数上变得很多。

正因为这样,父母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包括老朋友、老同事,家里的亲人,包括我妈妈也在武汉退休以后参加了老年合唱团,她也很喜欢参与这些活动,突然一下来到北京,以为能天天跟儿子女儿在一块儿,但后来发现他们更多时间还是老两口在家,两人四目相对,缺少了那些生活当中的必要元素,他们一下子就变得很寂寞。

我现在回想起来,我很难体会,可能我永远都没有办法弥补这个,因为他们寂寞的时候我不在他们身边,他们不会说,我出差在外打电话回去总是回答都好都好,其实他们两个人每天每天在家,除了厨房做做饭那点事,也没别的事可干……所以把父母接到北京来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情。”

撒贝宁的母亲后来因病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更让他为当初的决定懊悔不已,此后每回谈到亲情类的话题,提到母亲,他的眼角都泛着泪光,悔不该把她接到北京备尝孤独落寞的滋味,没能让她在自己熟悉自在的环境里度过最后的人生时刻。

听撒贝宁讲述这一切后,我忽然间明白过来,也许我们想要给父母的从来都不是他们想要的,而他们真正期待的又往往是我们无法做到的。

也许父母最愿意呆的地方,就是他们自己熟悉的那个领地,他们在那个地方生活了大半辈子,那儿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景都已经和他们的身心融为了一体,儿女强行把他们接到身边来,说是让他们享受现代都市的繁华与便利,看似在行孝顺之实,可又如何不是为了这么做能够圆满自己孝子孝女的心理期待呢?

其实,父母就算来了,年轻人忙于工作也不可能有多少时间关注到他们的内心,更多的是父母主动承担了照顾我们的任务,默默地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帮着带孩子,借着享福、过好日子的名义在给年轻人减轻生活的负累。

也许,在父母还能自理自己的生活时,让他们完全按照内心的期待去活,也算是孝的一种了。

这么一想,我忽然没那么难受了,也算是找到了减轻自己内心愧疚感的一条理由吧。

13 阅读:9109
评论列表
  • 2022-09-06 10:54

    就是,父母有自己的生活环境,顺才是孝的表现。

  • 2022-09-06 13:5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适应自己就是最宜居,所以别信专家所谓宜居城市

  • 2022-09-06 12:33

    应该放归自然

  • 2022-09-10 00:42

    有钱孝无钱拿什么孝,整天在家陪着,一事无成

    瞬间 回复:
    这样,父母愁都愁死了
  • 2022-09-09 23:54

    人到六十岁就应该回归家庭生活,多照顾年迈的长辈,不应该总还把什么事业为借口。

  • 2022-09-06 19:33

    自古忠孝两难全

  • 2022-09-10 00:07

    父母喜欢咋样咋样,只要他们开心,爬树都行

  • 2022-09-10 00:31

    装B小撒,在北京住段时间,在回北京不行?

  • 2022-09-10 00:17

    我外婆也是,我舅舅在武汉也算是事业有成几千万身家,但是我外婆就是不愿意待在武汉,喜欢待在老家,没事打打牌串串门,非常是惬意。

    HAKUNA MATATA 回复:
    这外甥好 [点赞]

张俊说星

简介:讲述娱乐圈那些深情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