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放开后,报复性消费没看到,但是报复性放烟花是出现了

形而上的芦苇 2023-01-02 13:10:35

在疫情放开之前,很多人预测放开之后可能会出现一波“报复性消费”;但是放开之后我们发现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出现,很多商业街,很多商店,很多商场仍旧是冷冷清清,根本没有出现什么报复性的消费,甚至很多商场前去购物的人还没有疫情放开之前的人多呢。

虽然报复性消费没有出现,但是疫情放开之后,报复性放烟花的情况倒是真实在全国各地上演了。

随着新年的临近,很多城市很多地方都发出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告和禁令,但尽管如此,很多地方的民众却视之为“耳旁风”,并没有严格遵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反而是顶风作案,根本没有把禁令放在眼里,一如既往大无畏的去放烟花爆竹。

在抖音上,我们可以看到,燃放烟花爆竹,燃放各类烟花和一些加特林烟花的视频,犹如雨后春竹般似的在网上盛行和传播,一些河南的朋友因为在河南买不到烟花爆竹,甚至跑到邻近的安徽省去购买烟花爆竹去燃放。这样的事情就充分说明,相关部门做出的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是非常不得人心的,是老百姓非常厌恶痛恨的,也是难以接受的。

大量的人群都在顶风作案,根本没有把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放在心里,根本没有把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当作一回事,这就充分说明,光靠堵是堵不住的,老百姓对燃放烟花爆竹的心情和愿望已经让他们无所顾忌,哪怕就是可能会受到一些惩罚,他们也毫不在乎。

相关部门应该倾听老百姓的心声

面对着大量人群,大量民众的共同呼声,共同愿望,拦也拦不住的顶风作案,这个时候,相关部门不应该再去围追堵截,再去想着让老百姓不去燃放烟花爆竹,而是更应该听一听老百姓的呼声,给老百姓一些燃放烟花爆竹的自由和空间,而不是一刀切似的全部禁止,这不合乎人情,不合乎情理,也严重损害了人民对过年热烈气氛的期待,让本该热闹欢快的新年失去了本该应有的年味。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上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假如一下子切断我们传承上千年以来传承的文化和习俗,那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一种伤害,是对无数中国人民的一种伤害。这种伤害是无形的,是精神上的伤害,是心灵上的伤害,但即便是无形的伤害,也是很让人受伤的一种伤害。

因此,在这里也是希望和呼吁相关的部门能够网开一面,能够倾听老百姓的呼声,能够理解的老百姓对新年热闹气氛的一种期盼,让我们传统的新年文化和习俗传承下去。

给老百姓一些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和自由

对于过年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管控,但是不应该进行一刀切的管控和禁放;我们完全可以制定相应的燃放时间和管控方法,比如在元旦期间,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以及元宵节那天可以燃放烟花爆竹,而在其他时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也是可行的。

很多地方都在拿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让生存的环境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状态,是为了不让大气产生污染,但是这个借口很明显,并不能服众。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游乐场所,他们为什么可以经常燃放烟花爆竹?很多地方在举办大型活动时,为什么可以燃放烟花爆竹?难道他们燃放烟花爆竹时就不会带来相应的大气污染了吗?

他们可以燃放烟花爆竹,而老百姓却不可以燃放烟花爆竹,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却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吗?

因此,对于这种做法,老百姓肯定是难以接受,难以服众的。对于燃放烟花爆竹,必须要一视同仁,要放大家一起放,要么就全国上下谁也不能放,这样才更加的公平公正,才能服众。

否则只会让老百姓充满怨言,充满抱怨,而且也很难阻挡老百姓去燃放烟花爆竹,相关部门的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也只会让大家当成耳旁风,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挡是挡不住的!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