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吒和敖丙忙着过“情人节”庆祝百亿票房的时候,春节档的另一个极端遭到了群嘲!
没错,《蛟龙行动》终究还是顶不住选择撤档了......
依稀记得去年春节档就出现了接连好几部影片撤档事件,像什么《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等等。
只不过他们都是选择在假期结束再撤的。
这《蛟龙行动》都上映半个多月了再选择撤档是不是离谱了点?
这于冬也是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脸。
毕竟他曾放言表示,豆瓣评分都是黑粉互啄还吐槽先前电影遭到莫名差评。
所以这次《蛟龙行动》面对恶意差评坚决不撤档”!
上映前信心满满,还有上一部《红海行动》这么好的路人评价做铺垫怎么沦落到如今地步?
难不成“蛟龙”真的被哪吒吓怕了?
01
要知道当年《红海行动》可是低开高走。
大部分观众只是抱着“赌”的心理走进了电影院,没想到发现了一部比《战狼》更真实、刺激的军事行动电影。
随着观众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好评将这部片子推上了36.52亿的票房。
而作为宣传期间就拿《红海行动》第二部当铺垫的《蛟龙行动》一开始确实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注意。
尤其是拿第一部里为数不多的女角色(蒋璐霞饰)来宣发,这点是非常成功的。
都知道主旋律电影近几年可是真吃香啊,像《长津湖》系列以及《战狼》系列直接送吴京成了300亿票房先生。
显然《蛟龙行动》也是想坐上主旋律电影的便车,只是没想到坐的是“无人过问”的末班车。
观众粉丝们的情怀早就被前几部电影消耗殆尽了,所以这部所谓的“未来五年内”最大制作的主旋律电影并没有吸引太多观众。
再加上春节档有着《唐探》系列以及《哪吒2》还有《封神2》这三部口碑超好的IP电影,《红海行动》续集还真就打不过他们........
首映票房7400万,作为春节档连亿都没破已经注定了这部影片要“扑街”。
截至目前《哪吒2》已经突破百亿票房成为了中国电影行业史无前例的标杆,而《唐探1900》也在角落偷偷发育到了30亿票房。
就连特效被骂惨惹得粉丝路演直接怒怼导演的《封神2》都到了11亿的票房。
而一直被当做“春节档水平线”的《熊出没》也是来到了7亿票房,反观《蛟龙行动》还不到4亿.......
这个所谓的续集恐怕连前身《红海行动》的零头都难以达到。
而这部影片也采用了“打不过就跑”的策略,也难怪遭到网友群嘲!
02
或许这3亿多的票房放在平时已经不算低了。
但对于春节档来说,没有个十几亿压根就入不了观众的眼睛.......
再加上《蛟龙行动》这部电影在上映前宣发时就扬言10亿制作成本,结果现在连成本的二分之一都没有达到。
结合前期于冬那一副“对抗黑水、打击粉圈”到底的样子,如今捞钱未遂战术性撤退不就是狠狠打了自己的脸吗?
说来也奇怪,其他电影上映之后基本都是演员或者剧情片段上热搜。
可《蛟龙行动》在网上的热度一度让小编觉得这部片子还没有上映,基本上都是宣传《哪吒2》和《唐探1900》还有骂《封神2》的。
压根就没看到关于《蛟龙行动》的任何宣传。
唯独看到一次还是差评,在《红海行动》中备受观众喜爱女性角色居然在续集中没什么镜头......
但凡剧组方面能够学着饺子导演在创作时多关注一下观众的想法,这部电影绝对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
其实撤档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为何《蛟龙行动》撤档却被网友如此嘲讽呢?
03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宣发上!
首先就是于冬激情“小作文”,直言《哪吒2》很好,但这种作品制作周期太长。
剩下时间观众们看什么?
然后就是吐槽电影行业饭圈太严重,给多部春节档恶意刷一星。
这么算下来难不成是《熊出没》的粉丝刷的????
还有在宣传片上为了提高电影“逼格”,直言台词是需要保密的。
只能够导演口述传达给演员.......
在碰到外国演员时还需要把台词本给收起来。
这下子可让大家不乐意了。
合着台词涉密但却能够放在大荧幕是吧?
在之后的采访中,演员张涵予也证实当时就是顺手把台词放在兜里,怎么就被剪成了涉密?
其实你宣传自家电影没问题,就算用一些夸张词汇也没什么毛病。
但为什么非要拉踩呢?还专门选择第一去拉踩。
在军事博主对于《蛟龙行动》主创团队进行采访时直言“以后大家都去看动画片吧”!
还称这次败了以后都不会有人再去投资军事片了......
这话听起来怎么有点“阴阳怪气”的呢,就连网友都直言“有种他没挣到钱却骂我什么都不敢的感觉”。
拉踩不管在各行各业都是最大的禁忌,更何况你拉踩的还是中国首部百亿票房电影《哪吒》以及年年稳赚的《熊出没》!
动画片早就不是小朋友的专属了,动漫人物既不受演员限制也不会出现饭圈现象还能够让观众好好的欣赏特效,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学习不好也不能怨尖子生光芒太过耀眼啊。
04
或许是为了顾及最后的面子,在通知上《蛟龙行动》并没有用撤档二字。
而是选择用“听劝,制作特别版择日再见”
其实在小编看来这部电影的选题方面就有点不对劲......
2018年的《红海行动》里展现了真刀真枪的战斗场面让观众们看的热血沸腾,实至名归的拿下当年春节档票房冠军。
结果续集跑到海底下拍了,话说全球有多少核潜艇干仗的例子呢?
虽然花了大量经费用于制作一比一潜艇置景,但观众看中的是剧情对于你的成本并不关心。
在采访时把自己代入领导角色把粉丝观众当做员工训。
“如果大家都等着平台免费看,短视频解说中国电影怎么进步”?
我们是观众是消费者,中国电影该如何进步并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而是你们这些电影出品、导演制作方所要关心的事情。
好电影不用你说大家也会去支持。
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特别版”到时候能不能为《蛟龙行动》挽回一些面子了。
有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吗?对它的真实评价如何?
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