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国家元首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并带来了两批中国文物,这些文物分别于2022年10月和2024年4月由意大利的文物宪兵队查获,数量分别为3件和53件。
该归还流程进行得相对顺畅。在经过沟通通报与协商环节后,我方正式通过外交途径向意大利政府提出了归还请求,而意大利方面也作出了回应,决定归还前述的56件文物与艺术品。
因此,我们才有幸亲眼见证这些古老文物的风采。初见之下,不禁惊叹:其中绝大多数竟是源自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这些陶器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洗礼,竟能保存得如此完好,且一次性呈现如此众多,实属难能可贵,令人称奇。
国内禁止文物流通,导致这些陶器几乎无人问津,加之保存难度大,民间鲜有人愿意收藏。即便是偶尔遇见,价格也低廉得如同白菜一般。然而,在国际上,这些承载着远古中国文化的文物却备受追捧,拍卖市场上常常拍出天价。正因如此,文物走私成为了一项极具利润的活动。在利益的驱动下,文物走私行为变得可能且频繁。事实上,不断有文物走私案件被破获,这便是明证。可以说,面对巨额利益的诱惑,犯罪分子不惜铤而走险,持续不断地进行文物倒卖活动。
打击走私文物之事迫在眉睫。这不仅要依赖于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还要求守卫国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若不能准确辨识真文物与仿制品,就无法有效堵塞走私的漏洞。
撰写至此,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此次文物法修订草案的顺利通过,无疑是一个极为及时的举措。随着民间文物得以在国内社会合法流通,谁还愿意铤而走险,涉足走私这一危险行径呢?这些曾经猖獗的走私活动,是否会因此得到有效遏制?在我看来,本次文物法的修订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国内流通搞活,国境防线严守”的文物管理核心理念。
确实,当民间收藏的文物得以公开交流时,那些曾记录在案的盗墓贼所得赃物,也有可能通过民间文物交流的渠道浮出水面,进而帮助警方破获案件。以往,文物管理的方式偏向于单一的阻止,而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试想,若文物的流通仅限于非法地下渠道,其猖獗与泛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当前民间收藏的文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而且,民间文物的收藏量也相当可观。
此次新修订的《文物法》颁布实施,深得民心,精准把握了问题的核心,并顺应了文物管理工作在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它在很大程度上,确实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与保障。
然而,笔者心存一丝忧虑:随着这部《文物法》的出台,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及制度是否能及时跟进,做出相应调整。若“倒卖文物罪”这一罪名继续保留,其如悬顶之剑,随时可能引发争议与困扰。因此,关于“倒卖文物罪”的定义边界及法律阐释,是否也应随之进行必要的更新与完善,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