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羊娃到国际企业足球联合会主席,郭明武不得不加快脚步

足球报 2023-12-08 23:08:56

 

记者南楠报道 郭明武走在阳西县临江的水泥路上,牵着两个女儿,身体僵硬。每迈出一步,他都感到难受,觉得自己从头到脚都极不协调。两个宝贝女儿的手,像是在维持着他的平衡,一点一点拉着他向前走。

躺在床上,郭明武一动不动,眼睛直直地盯着天花板。他打开酒柜,拿出一瓶白酒倒上一大杯,深吸一口气,抬头将杯中酒倒入口中咽下。重新回到床上,郭明武闭上眼睛。等他再睁开双眼,已是白天,他的双眼布满了猩红的血丝。许久没有失眠的他,最近又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

郭明武很讨厌这种状态,他觉得自己很迷茫,像个快死了的人。他开始回想自己的前半生,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灵感,他想做点事情。

   

燕赵之地,自古多“好气任侠”。任侠,以侠气自任,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知名艺术家、文艺学者王鲁湘对任侠的解释很直白,也很偏激——自己“找死”。

1973年,郭明武出生在河北唐山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郭明武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四个哥哥。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在大炼钢铁的时候当过工人。有一段时间,工人的收入还不如农民,至少当农民还能养大几个孩子,做工人恐怕不行。郭明武的父母没有什么新式的教育观念,压根也管不了这么多孩子。父亲的管教简单粗暴,基本靠打。郭明武很少挨打,一是母亲会照顾一下这个小儿子,二是他脑子挺好使,知道避着父亲的锋芒。所以许多事情,父母都依着郭明武,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郭明武小时候数学很好,四年级时参加县里的数学竞赛考了全县第一,80多分,第二名60多分,当时全县只有两个学生及格。因为这个第一,郭明武的家里人心里明白,这个小儿子是块读书的料,将来也许能上大学。他们的村子里,已经十多年没出过大学生了。

到了考中学的年纪,郭明武想考县里的重点中学。父母不同意,也没有告诉他原因。其实大人担心他万一考上了,得住在县城里,学费、住宿、吃饭都要花钱(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从1986年开始执行)。他上面的哥哥有的到了结婚的年纪,有的也在念书,都得花钱。郭明武不服,挨了父亲一顿揍。挨完了打,他还要考重点中学。父母看他态度坚决,觉得这个最小的儿子能坚持,能争取,一咬牙就同意了。挤一点,哪怕是借一点,那个年代,农村家庭为了供有出息的孩子上学,四处借点钱是平常事。

郭明武是块读书的料,想考就考上了。父母为了省钱,让他到县城里的亲戚家里住,可他不愿寄人篱下,便转学回到离家近的普通中学,住在家里,学费也没有那么高。侠气自任,郭明武只做到了任性。郭明武当老师的叔叔知道了这件事,责怪自己的哥哥不该这样放任和耽误孩子,同时让郭明武休学一年再考。可惜,这次郭明武没能进入重点中学。回到普通中学,郭明武开始了放飞自我。升到高中后,前两年没怎么好好学,成绩一塌糊涂。父亲有些失望,但又不会表达,只是对儿子说至少得努力一下。于是,高二暑假的时候郭明武努力了一下,高三考了全校第七。

 

由于放飞了太久,郭明武第一次高考落榜了,他选择了复读。第二年,他在广州打工的哥哥回老家过年,穿了一身香港鳄鱼牌运动服,那身行头要三百多块。那个年头,郭明武的大哥在县城里烧窑,每月工资不到一百块,二哥在北方的钢铁厂上班,也只拿四五百一个月。巨大的差别让郭明武的父母有了其他的想法,如果到南方进厂打工,挣得比在老家多多了,压根不用读大学。那个年代,高中毕业对农村孩子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钱。

钱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郭明武的父亲去别的镇上赶集,鬼使神差地带了三百多块钱。平时农民去赶集,最多也就带百来两百块,很少有那么多现金的。散集后,一个小伙子急卖两个黑白花牛犊子,给钱就卖。郭明武的父亲用这三百块买了两头牛犊子。当年九月,两头个头已经不小的小牛被人以近万元的价钱买走。这笔钱相当于整个家庭两年的收入。

有钱了,父亲直接把郭明武安排到县重点中学复读。一年后,郭明武以数学成绩河北第一考上湖南财经学院,学的是经济信息管理。“我脑子其实挺好使。”郭明武说,“当时我们学校里有个来自南开大学的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台柱子。有次讲数学题,有一道题讲错了,我就站起来纠正他,说解起来不用他教得那么复杂。听完我说的,他琢磨了很久,觉得我说得对。于是他送了我一句话,‘鸡,有时候比老鹰飞得还高,但鸡永远飞不到老鹰的高度。’”

这件事情改变了郭明武的思考方式,就是寻找窍门。“找到一件事情的窍门,比空花时间去做要来得更高效。后来我的人生轨迹里,不少关键时刻也都靠寻找窍门才能走得下去。”他说。

   

小学休学一年,中学复读一年,郭明武是大学班上年纪最大的学生,甚至比有些年纪偏小的同学大4岁。这让他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但那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年龄问题会成为将来改变自己人生的重要原因。

大学时候的郭明武喜欢看书。湖南财经学院是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学校,经济条件很好,图书馆里有88万册图书,大多是新书。郭明武喜欢泡在图书馆里,几年下来,他的读书笔记写了近五十本。他学的是经济信息管理,其实就是计算机,主要专业课是理工科。而学校图书馆里大部分是财经系的图书,他都看了,郭明武对经济学很感兴趣,也许是因为他以前从没接触过这些。每天除了上课、吃饭睡觉,郭明武就是看书,看到最后,专业课成绩一塌糊涂,重修了不少课。由于年纪大,成绩又不好,许多同学看他的眼神里都带着同情。

毕业后,郭明武找过许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无一例外被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他年龄大了。大部分单位认为,28岁的郭明武应该已经有三四年的工作经验,结果发现他还只是个初生牛犊,根本不敢要他。计算机行业是走不通了,一步一个脚印走常规路线压根不行,现实的残酷逼着郭明武在找工作这条路上重新想办法。

他去民办学校应聘老师,因为镇得住学生而被聘用。他还参加过南方某大型报业集团的校对招聘考试,因为指出了考题的知识点有误而给负责招聘的主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年,全国性专业报《足球》急需校对,郭明武被推荐了过去。询问了工作条件后,郭明武很快答应了,理由很简单,在新单位,他一周只上三四天班,还是夜班。“我从高中复读的时候就开始失眠,当时压力很大。因为年纪大,老师说我这个年纪考不上也正常,都不愿意批评我。我有那么差吗?听完后,我每天很晚才能入睡,第二天4点多就醒了。足球报的工作下午上班,凌晨三四点才下班,有时甚至要熬个通宵,把我的失眠治好了。”郭明武说。

除了想办法找工作,他还得想办法买书。郭明武家里有好几百本书,都看过。有一本美学专业的书,接近20厘米厚,郭明武用了三年才把它啃完。“越难、越晦涩我越想读完。因为我之前没接触过这些东西,我就想知道一下,读明白了。”他说。任侠,其实就是“找死”。

 

21世纪初的广东,拥有其他省份不具备的发展土壤。郭明武的新同事里,有的早在那个年代就开始玩网站设计。他厚着脸皮找同事请教,毕竟是学计算机出身,一点就通。他也想搞网站。“我喜欢读书,校对这个工作就是读文章、读书。既然这样,那我为什么不做个校对网呢?”郭明武说,“我其实不是以一颗功利的心来对待这份工作,我就是觉得很喜欢,很适合我就做了。我没有被这个社会同化。”

“当成功把校对网的域名申请下来时,我就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未来20年是网络的天下,那这个网站就是我个人的天下了。后来我离开足球报了,就专心做这个网站,当时许多媒体都把校对工作交给了我。有地产方面的,也有营销方面的,甚至有茶、汽车等行业媒体。那时候我是背着个字典,到处去给人校对。”郭明武说。后来,在夫人吴老师的帮助下,郭明武的校对网研发出一套无纸化校对流程,把传统的校对和线下工作搬到了线上。郭明武觉得自己挺傻的,有点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班长让许三多修路,他就傻乎乎地去修路,其实我也是修路,把校对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匝道給修好了,把校对工作搬上了信息的高速公路上。”

信息的高速公路上,拥有大量转瞬即逝的机会,郭明武很快得到了启发。2006年,一个民营的房地产媒体组织了10几家房地产企业进行员工足球赛。一家知名房企的高层直接把一辆帕萨特送给了杂志的总编辑兼社长,还丢下一句话:好好搞,这辆车送你了,我们派队伍参加。那是一辆刚买不久的帕萨特,那款车型当时最低的价格也要18万。这给了郭明武巨大的冲击:“这是第一次意识到企业足球里面有商业价值。当时我认为,其实我也可以搞这样的赛事。”

“如果我拉几个有足球队的企业,就能办起一次企业足球赛了;如果将来能拉十几支国际企业的球队打比赛,就是国际企业足球赛了,这个操作起来难度并不大。”郭明武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有人就有踢球的,来企业的同时来一支球队,我们就能够打一次企业足球比赛。我觉得我能干,但那个时候,我心里没有底,我连婚都没结,成家立业才是第一步,可不敢想那么大的事情。”

   

当时不敢想,不仅因为郭明武还没有成家立业,也因为校对网还在不断壮大中。在校对网发展的过程中,郭明武不断制定和更新校对的标准。那时候,没人像他那样,在这个媒体出版行业最不起眼,却又最重要的岗位上引领行业发展。到了2015年,校对网的规模已经很大,校对标准的制定也早已完成。郭明武觉得这个行业已经到头了,无法再突破。

那时的他,陷入了一种迷茫。除了每天机械化地完成工作,他对其他事情几乎打不起精神。

郭明武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不抽烟,喝酒但不酗酒。他开始四处走走,希望祖国的河山能赋予他一些生机。“走着走着,突然有一天我想起了那辆帕萨特。”郭明武说,“我咨询了许多朋友,朋友又给我介绍了许多资源。仔细想想,从我的际遇来说,可能也就是搞足球了。”燕赵多好气任侠,郭明武又一次开始“找死”。

 

和校对网一样,郭明武很快决定成立组织和注册域名。于是,他在香港成立并注册了国际企业足球联合会(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Football Federation)。“这个一办完,我就觉得事情有五成把握了,因为全世界范围内,目前关注到企业足球这个赛道的人不多,我们是第一个。在我的理念里,一个事情有五成把握就可以去做了。等到有七成把握的时候,可能黄花菜都凉了。”他说。而多年经营的校对网,在上下两端都给郭明武积累了重要的人脉资源。从各大媒体向外辐射,郭明武看见了一片从前没见过也不敢想的天。

通过不停地和企业联系、调研,郭明武发现其实喜欢玩足球的企业很多,“其实我们不缺喜欢踢球的企业高层。”有些大企业甚至花重金建自己的灯光球场,还从德国空运草皮来铺设,有专人打理。国内一家集装箱集团的高层,花很多钱组建了一支球队。大量的调研结果给了郭明武足够的信心,他要搞国际企业足球赛。“在企业足球的赛道上,我们其实是对标FIFA的。我就是从阴平小道出了一支奇兵,因为从大路上,我们打不过去,我们的职业足球目前没有办法和他们抗衡,必须要出奇兵。”他说,“我们想成为企业足球里的中超。”

和郭明武想法一拍即合的,是他深圳的朋友们。作为全国高科技企业之都,深圳也是首届IEFF国际企业足球联赛的最佳承办城市。“开始的时候,我们在比赛规模上还有些犹豫,但最终决定第一届赛事必须突出国际化。”郭明武说,“我们联系了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最终敲定了14个国家的外交官共同组队参赛,国际化的色彩一下就出来了。第一届世界杯在乌拉圭举办,最终只有13个国家参加,我们这第一届参赛的国家数量已经超过了世界杯。我们想传递的信息也很明确,就是要干国际化的事情。”

 

“明年的目标也很明确,一是赛事规模。我们准备在16个城市,举行共304支企业足球队参加的预选赛,最后决出16支球队在深圳打总决赛,把深圳打造成世界国际企业足球第一城。二是参赛企业的市值,应该是遥遥领先的。”首届杯赛刚刚落幕,郭明武已经将未来的设计提上了日程。“以我做校对网的经验,我认为我先把事情架起来,让他活下去,三到五年内注入新的东西,我们准备用十年时间挖掘出这个事情本身具有的生命力,也希望能够及早发现这个事情发展的规律,把我们自己的足球体系搭建起来。”

今年五十周岁的郭明武,到了知天命的年岁,他说他在49岁的那一年意识到自己的出身很低微,就是个农村的放羊娃。所以,他很喜欢三国里邓艾出阴平的那一段,在他看来,他的人生就如同邓艾出阴平,攻大路费时费力,他得琢磨里面的窍门。

“这个赛事的IP很好,说实话,我可能配不上它。”郭明武说,“我是一个外行,凭什么去敲开那些知名企业的大门?他们不是看见我打开了门,而是看见了这个IP背后的潜力才开门。如果别人不知道国际企业足联是谁干的,他们可能是仰视这个项目,一旦别人知道了是我郭明武,他们可能就是俯视了。当然,最让我欣慰的是,看见这个IP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持接纳态度,他们愿意跟着这个项目一起做点事。”

“鸡,有时候比老鹰飞得还高,但鸡永远飞不到老鹰的高度。”郭明武至今记得当年老师的这句话,他要倾尽自己的全力去飞到一定的高度,哪怕没有老鹰飞得那么高。

0 阅读:13

足球报

简介:中国唯一专业足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