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自云端轰鸣,激电像锁链缠绕着蛟龙的身躯。
宝剑在空中飞旋,取人首级于千里之外。
火轮在空中飞驰,所过之处空气中燃烧着朵朵炽热的红莲。
昆仑之巅,玉殿之中,高蹈云端的仙人却下降红尘,犯下无量杀业。
海外仙岛,云霞焕烂,炼气的术士抛弃了轻跃的仙禽,偏跨上最凶猛的灵兽,去投向身死魂飞的恶劫。
而这一切,都因人间的一场改朝换代。
地上血流漂杵,天上斗法正烈。
所谓正道,所谓邪门,孰是孰非,皆归一部封神榜。
春节档的众神之战今年的春节档,可以说是众神之战。
《哪吒2》登顶新的票房榜首,《封神2》尽管毁誉参半中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来自于一部书,诞生于五百年前明代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
正是这部二流小说,创造出一个宏大的封神宇宙。
我们所熟悉的哪吒、殷郊、申公豹等经典形象,都来自于这部小说。
它就像一个奇点,蕴藏着无比想象的能量,藉由科技时代的动力,爆发出这样一个绚烂却诡奇的封神宇宙。
“封神”俨然成为中国人的国民神话。
因此,以它为基础改编的影视作品才如此令人瞩目。
1990年版的《封神榜》已经是经典中的经典,之后拍摄的每一部“封神”系列影视作品,都不可避免地被拿来与之比较。
今年春节档的《封神2》自然也不例外。
上映未久,网络上的各种恶搞热梗便如片中闻太师发动的十绝阵一样铺天盖地袭来。
其中热度最高的热梗分别聚焦在影片中阐截二教的两位掌教师尊——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身上。
暴风骤雨中的角色塑造影片开篇便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强烈震撼:为了复活一介凡人殷郊,元始天尊居然被吸干了法力,须发也由黑变白。
当陈坤饰演的这位本该法力无边的阐教师尊,捂着胸口孱弱地瘫坐在地,抬起那闪动着困惑、惊讶及哀怨幽光的双眼时,观众感受到了强烈的戏剧冲突。
这一刻,透出一种“我被人欺负了”的弱者气息,令人对这一角色产生了同情。
影片的结尾则再一次给予观众当头棒喝。
当那彻天漫地的滚滚黑雾组成的巨大奎牛簇拥着通天教主现身时,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其真实身份。
通天教主乃是海外截教的掌教师尊,因而生了一副与中土神仙大相径庭的容貌。
这一形象不仅发人深省,更与许多观众的童年记忆相互勾连。
为什么1990年版的《封神榜》同样是奇装异服,却依然让人感到里面的仙人出场个个仙风道骨?
而如今技术进步如此快速,怎么出现的通天教主却活脱脱成了观众眼中海外妖魔的样貌?
要深刻理解这一切,原著中关于通天教主的描写显得尤其重要。
“顶上金光分五彩,足下红莲逐万程;八卦仙衣来紫气,三锋宝剑号青萍……”这其中的神秘与复杂在现代技术曼妙的手法下究竟会以何种样貌呈现?
然而,原著中的元始天尊又为何不能简化使用法力去复活那些战中身亡的弟子与无辜百姓?
让无辜的血流漂杵?
这显然是小说的设定与角色塑造之间存在的重大矛盾。
教派与信仰的较量在《封神演义》中,阐教与截教的设定极有趣,作者借鉴了道教体系的合理性。
阐教以元始天尊、老子为核心,截教则由通天教主为首,二者在教义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阐教被设定为一个正统正式的宗派,而截教则显得更为杂乱无章。
有学者认为,阐教代表了被社会认可的教派,截教则代表了民间信仰的多元化。
而在政治利益的争夺中,阐教支持周朝的改朝换代,截教的人则在此过程中显得不那么明确。
在小说中,阐教教主们像是勇者,依靠明确的政治立场向观众传达出他们之间的价值观。
相对而言,截教的结构显得复杂,许多神仙虽有着强大的能力,但因缺乏信仰的支撑,若如同 “无头苍蝇”,无处可去。
在这场纷争中,阐教如同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以强烈的信念与目标不断前进,而截教则处于夹缝中,意图围绕各种利益选择行动。
然而正是因为截教的问题,让读者对其产生了某种神秘感和好奇心。
封神榜的宿命对于阐教、截教仙人来说,封神是一件令人畏惧的事情。
在《封神演义》中,关于封神榜的关键段落清楚地表明了这点:仙高于神,神又高于人。
对于许多角色而言,封神这一背叛的代名词,是贬低他们的身份的标志。
这是阐教和截教之间矛盾的核心,也导致了最终截教的惨败。
而这场争斗不仅反映了各方势力之间的斗争,也因其背后所涉及的教义、信仰和利益的冲突,让整部作品显得更加复杂且引人入胜。
在小说的结局中,阐教的胜利意味着一个新的秩序的建立,而截教的落败则暗示了多元信仰体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的挤压。
这种倾向意识形态的塑造,使得整个封神榜成为文化与价值观冲突的缩影。
这一切,不仅彰显了阐教与截教之间的深刻矛盾,也使《封神演义》成为了经典作品,并为后来的改编创造了丰富的背景。
《封神演义》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更是承载着文化、信仰与权力斗争深厚内涵的作品。
无论是阐教与截教的冲突,还是人物在命运中的悲欢离合,都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庞大的封神宇宙。
时代变迁之下,这些古老的传说依然在不断被重塑,成为现代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通过《哪吒》与《封神》的故事,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文化现象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在对比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信仰与权利的较量,更能够体会到人类对于未知与神秘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