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刀郎的新歌《罗剎海市》竟然火到了国外!
不仅各路网红用自己国家的语言进行翻唱,德国某政党女议员竟然也主动“对号入座”了。
这位名叫爱丽丝﹒魏德尔的女议员在社交平台上称:“这是一首充满智慧的讽刺歌曲,我发现这首歌曲完全是为我们德国创作的,完全符合德国现实,这里说的罗刹国就是我们德国。”
感觉跟国内网友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得一拼。
而在国内掀起的惊涛骇浪中,那英评论区早已沦陷、郭德纲吓得关评论、曹云金高调翻唱,就连淡出娱乐圈多年的田震都被卷进来了。
有网友戏称:以为刀郎封了刀,原来一直在磨刀。
言下之意,刀郎是在用曲中藏刀的方式,快意复恩仇。
面对这场失控的风波,涉及的几位音乐人都很淡定,该干嘛干嘛,看起来没受到多少影响,不过也有选择侧面刚的,比如杨坤。
微博上有位博主发文称:一群人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去网暴那英,拉踩杨坤,汪峰这种操作真的叹为观止......罗剎海市这歌可能骂的就是你哦。
杨坤在该博文的留言区回应:最后一句说对了。
第一个主动对号入座,他也因此又被嘲讽了一番。
那么,刀郎和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怨纠葛呢?
01时间回到2002年冬,一首提神洗脑的神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响彻了大街小巷,热辣直白的歌词配上粗粝沧桑的独特嗓音,越听越上头。
在没有进行宣传打榜的情况下,这张专辑光是正版一年就卖出了270万张,要是算上盗版,可能1000万张都不止。
这个数字,在当年无人能及,就连风头正盛的周天王都要甘拜下风。
随后他又推出了很多爆款作品,《西域情歌》、《情人》、《冲动的惩罚》、《披着羊皮的狼》等等,每一首都是KTV必点歌曲,万达老总王健林在集团年会上唱的就是《西域情歌》。
一时间,大街小巷都是这个中年男人嘶吼的歌声。
在当年那个“神仙打架”的华语乐坛,刀郎的爆火震懵了一群音乐大腕,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一个没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获得过任何业内知名奖项的野生歌手居然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于是,“毁刀派”站在制高点上,开始了对刀郎的各种批判。
汪峰直言刀郎的虚假繁荣是媒体的炒作,说他的火爆反映了流行音乐的悲哀。
有一次,记者问杨坤如何看待刀郎的歌,他不屑地反问道: “他有音乐吗?你认为他那是音乐吗?”
而罗中旭更狠,称刀郎在歌坛搞传销,“通过夜总会等娱乐场所传播。”
自诩为“传统老音乐人”的高晓松将这场轰轰烈烈的刀郎现象总结为:“士大夫阶层”的失败,并宣称自己会将刀郎的专辑直接扔进垃圾桶。
一句话,刀郎的音乐太俗气,难登大雅之堂。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刀郎都被“主流”音乐圈拒之门外。
2010年,刀郎入选光线音乐风云榜“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歌手”评选,担任总评委的那英以“不具备音乐审美”为由,投了否决票。
这也是那英评论区遭沦陷的主要原因。
不过,对于种种质疑,刀郎始终未给过任何回应, 既不反驳,也没有对“士大夫”阶层示好。
2012年,他在全国巡演最后一场演唱会上唱了一首《谢谢你》,感谢所有歌迷的支持:谢谢你,让我可以在平凡世界发现我自己,不管是否有阳光照耀我依然美丽·····。
演唱会结束后,他就消失了。
这些年,他培养新人、写词作曲、学习佛教音乐,间或发点新歌,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直到这次重新进入大众的视线。
有人说,刀郎当年的退隐,跟“士大夫”们的排斥抵制有关,这个不好说,毕竟也不是当事人。但刀郎曾在一场演唱会中说过一段话:“我就是一个简单、单纯、执着、热爱音乐的人,对于商业至上的音乐圈和娱乐圈,我只想冷眼旁观。”
一句话,他无意进入名利圈,也无从招架强大的反对力量。
02其实,娱乐圈中被主流派打压的艺人并非刀郎一个,这次吓得关闭评论的郭德纲就是其中之一。
跟刀郎一样,郭德纲也是野蛮生长的“草根派”。
2004年,因为北京电视台播放的一段通俗易懂的《开心茶馆》,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迎来了转折。
原本冷清的剧场突然爆满,来观看相声的听众一直排到胡同外面。德云社一票难求,为了听郭德纲的相声,许多人清晨5点就赶来排队买票,连黄牛党都跟着捞了一笔。
彼时的相声已出现衰颓,如此火热的景象已经几十年没出现过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郭德纲重新刺激了相声市场。
经历了靠挣钱养相声的艰难,苦尽甘来的他,却招来了主流相声圈集体围猎。
主流圈恼怒于他的相声充满“江湖气”,庸俗,不入流,同行忌恨德云社抢了他们的饭碗。
在这场雅俗争论中,郭德纲被树立为“三俗”典型。
2006年,曲协发布“反三俗”倡议书,作为京城的两大相声团体代表,郭德纲和李金斗签署了倡议书。
不过,不同于刀郎的不善言辞,说相声的郭德纲怼人功夫超厉害,回击方式也并不温和,他在自己的相声里回击“反三俗”:“反三俗没错,关键是一班三俗的人来反三俗,就很可笑了。”
站在“主流”的对立面,他坚持自己的风格不妥协,“凡事沾上相声,我一定寸土不让。”
德云社越火同行越坐不住,他们冒充观众混进德云社演出现场,希望能抓到郭德纲的把柄,好封杀他。
郭德纲曾经在德云社后台展示了一封恐吓信,写信者问郭德纲“嘴太损得罪了谁”,表示“天津相声界准备凑20万,在2009年底前要你的命”。
类似这样的恐吓信,他收到过七八封。
面对同行的围追截堵,有人劝郭德纲以德报怨。可他却选择刚到底,他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师傅侯耀文非常了解自家徒弟的个性,称他是:“他一路坎坷,势必嫉恶如仇。”
后来,因为和北京电视台闹掰了,有人觉得他睚眦必报,格局太小,关于郭德纲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在舆论高峰期,他一度远离了社交平台和媒体。
如今,德云社已然成为了相声界“标杆”般的存在,事业版图已不再局限于相声领域,弟子们拍电影、参加综艺节目,成了知名艺人。
近年来出现在公众场合的郭德纲言语中明显少了往日的犀利,或许是名气与地位都有了,也或许是年岁渐长,他变得平和从容,那些江湖恩怨,连同着曾经的坎坷艰辛,终究是成了往事。
03有句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无论是刀郎还是郭德纲,他们的横空出世,对主流圈子来说,无异于一场地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草根出身的他们,走的是一条扎根于民间的路子,作品表达的多是普通人朴素的情感和情绪需求,所以获得了很多人的共鸣。
只是在有些“艺术家”眼里,因为“土”和“俗”,缺了“精致的”的艺术性,上不了台面。
所以,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始终与主流艺术圈格格不入。
只是,把时间线拉长来看,今天的刀郎和郭德纲都已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想,那些被打压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
这次刀郎带着新歌回归,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是基于网友爆棚的正义感,大家逐字逐句解读歌词中的“深意”,试图证明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了结当年的恩怨。
但这种解读真的是刀郎的本意吗?
未必。
事情发酵到今天,刀郎未曾回应只言片语,只是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沉默。
当年面对诸多质疑,他都未曾抱怨指责,更不会在年龄和阅历都已增长,音乐视野和格局更为开阔的今天,用歌曲去泄愤复仇。
这是对刀郎的误解,也是对他作品的低估。
这些年,刀郎一直潜心研究民间文化,试图将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相结合,做出新的音乐。
早在2020年,他就做过一次尝试,将苏州弹词与当代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制作了韵味十足的《弹词话本》。
只不过,反响平平。
这次的新专辑《山歌寥哉》也是他新的灵感结晶,如果耐心听完专辑里的每一首歌,就会发现这些歌曲既有文化底蕴,又折射着现实。
回到创作初衷,将《聊斋志异》里的故事融入歌词中,与其说刀郎是内涵某些歌手,我们更愿意相信他是以从容的心态,为听众展现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那些颠倒黑白、美丑不分、扭曲粉饰的魔幻现象,可以指向娱乐圈,也可以指向全社会。
用音乐去探讨深层次的社会和哲学问题,这未尝不是文艺作品呈现的魅力所在。
所以,大家也不必过度带入附加情绪,刀郎只是如实用旋律记录社会现象,针砭时弊,表达自己的忧思。
作为听众,我们好好感受音乐即可。
——END——
文|魔眼睛
责编|向晚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