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败涂地——为何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能屡败明军,却打不过清军?

看史论史说史解史 2024-12-08 06:42:16

众所周知,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他在崇祯四年参加农民起义军,统兵作战,纵横中原10余年,屡败屡起,实力是越打越强,直到崇祯十六年(1643)成为中原实力最为强劲的军事集团之一。崇祯十七年(1644)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国号“大顺”,并出兵北上与明继续作战,并在当年三月底攻破北京城,至此,国祚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寿终正寝。

但由于吴三桂叛降迎清军入关,李自成在山海关战役中一败涂地,仅入据北京40多天的李自成不得已仓皇逃亡。至此,面对新对手清军节节败退,连失直隶、山西、陕西等省,仅仅在一年后就死在了湖北九宫山。其“老战友”兼死对头张献忠也在顺治三年十一月败死。那么为什么纵横捭阖10多年的李自成起义军在清军面前迅速败亡呢?个人认为原因有如下几点:

‬从军事角度看,大顺军和当时的清军相比有着很大差距,导致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失利。战斗力、单兵装备上远逊于八旗军

据《明史》、《流寇志》、《豫变纪略》等书记载,崇祯十六年至十七年,李自成军队规模到达了极盛,有“步兵四十万、马兵六十万”,达到了百万之众,看上去数量很大,但其中的战斗人员有10多万,剩下的都是后勤人员,所谓“步贼约十万,马贼三万,每一贼有马三匹,胁从之徒近百万”。

《豫变纪略》中记载的闯军编制

其中最为精锐是李自成、刘宗敏亲领的标营,刘芳亮率领得左营,刘希尧率领的右营,袁宗第率领的前营,李过率领的后营最为精锐,其中标营100余队,左右前后四营,每营30余队,每队马兵有50人、步兵每队有50或者100人,总计6万人左右。这是李自成大顺军绝对的作战主力,其军全部配备没有铁叶的纯绵甲(没有铁叶,制作更加简直,缩短加工流程),防御力还不错,“制绵甲,纫绽至百层,轻厚,矢炮不能入”。

一旦作战就摆出“三堵墙”战术,两军对阵时,顺军会骑兵分三层列阵,每层人数,史书记载不一,《明史》为:列马三万,名三堵墙”,每层为1万人,但《国榷》记载为:其队一红一白一黑,各七千二百人”,三层骑兵分番向敌军冲杀,“前者返顾,后者杀之”。如果骑兵不胜,则佯装败退,引诱敌军,后有步兵3万,以长枪刺击敌军,然后骑兵回击,击败敌军。

《明史》记载的“三堵墙”战术

“三堵墙”战术图示

这种战术说起来并不新鲜,辽东明军的骑兵就有类似战术,很可能是李自成和其谋士集团根据这种明军战术加以改造,搞出的这种加强版“三堵墙”。

《四镇三关志》记载的辽军三堵墙战法

这种战术面对关内明军很有优势,崇祯十六年,孙传庭的明军就是被这种战术击败的,“接战而败”。

但顺军的战斗力相对于八旗军还是差距很大。据《鞑靼征服中国史》记载,清军也采用了骑兵打头阵,步兵继进的战术,而且和顺军一样也是波次进攻,清军骑兵“一大群人一起行动,同时猛袭;那么他们可以像凶猛的海潮突破防御;当浪潮不停地一股推动另一股前进时,最前面的一经突破,其余的不断继进,再掀起新的猛烈浪头”,更恐怖的是,开国之初八旗军的战斗意志远非李自成打的关内明军可比,“每当鞑靼人开始进攻,他们从不想喘口气,或者退后,即使看见有人死伤也不泄气”。面对这样的凶猛的敌人,新生的顺军骑兵很难抵挡。

《鞑靼征服中国史》

如山海关之战大顺军从上午与吴三桂一直战到中午,吴三桂军渐渐不支,阿济格、多铎率领2万八旗军,绕出吴兵之右,据朝鲜世子所见,清军“三吹螺,三呐喊”,在进行骑兵冲锋的同时,还以箭雨杀伤顺军的有生力量,“一时冲突贼阵,三、四放箭”。

《燃藜室记述》

李自成的部队其成分有不少明朝精锐边兵,这些边兵在投奔李自成前在辽东与清军交过手,被清军击败过,难免对清军心怀恐惧,清军陡然杀出,让他们士气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贼众系辽阳败兵,一见本朝旗号,丧胆星散”。见清军杀到,大呼“虏至矣!虏至矣!”,“拉然崩溃,坠戈投弓”,阵营被迅速冲垮,“一食之顷,僵尸蔽野”,此战,大顺军战死将领15人,连刘宗敏都为流矢所中,重伤而回。

《甲申朝事小纪》

《国榷》山海关之战

而李自成的大顺军面对清军吃瘪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其后又在定州之战、真定之战中连续败北。尤其是真定之战,李自成调集大军,正面迎战,要求吴三桂有种不要摇八旗军,只凭借辽兵的力量和他决斗,“今日决死斗,不求人助,乃为豪杰耳”,但战争不是过家家,吴三桂也不是堂吉诃德,他毫不犹豫的向清军求助,固山额真谭泰、准塔,护军统领德尔得赫、哈宁阿等率领前锋营参与战斗,从上午激战到傍晚,李自成再次败北。

《八旗通志初集》

顺治元年十二月,清、顺潼关战役,大顺军无论是正面刚还是夜袭,亦或是前后夹击,用遍各种战术,均被清军击败。如顺治二年正月初四,大顺军将领刘芳亮率1000余人攻打清军营寨,被清军各护军统领率领的正黄、正红、镶白、镶蓝、镶红各牛录护军击败,贝勒尼堪、拜尹图增兵反击,再度击败大顺军。随后,李自成亲率马步军出战,清军调集镶黄、正蓝、正白三旗兵马出战,大顺军步兵被歼灭,骑兵逃走。

《清世祖实录》

当然,除了战斗力有别,大顺军的装备对清军也有很大的劣势。据史书记载,大顺军的绵甲居然挡不住清军的箭矢,“甲皆用䌷,多至二三十层,服之轻便,而矢不能入。然以当虏矢,则洞胸穿腹矣”,面对清军的箭雨,往往非常吃亏。

《鞑靼征服中国史》:他们熟练地射箭,几个人用一张弓同时射出三、四支箭,又狠又猛,射中相当距离的人,最快的箭会把他射穿。他们的弓不算大,轻而有劲坚实。他们的箭有长有短,都十分强劲,可以洞穿硬板。铁箭头呈四角或三角形,但长而非常坚硬。

清军的弓矢和射术

《甲申核真略》

而清军盔甲则比大顺军结实多了,配备的绵甲内部敷有大量铁叶。其甲分为上衣、下裳、左右护肩、左右护腋、前挡、左挡组成,其甲衣内部衬铁叶136个,甲裳衬铁叶116个,其护肩、甲袖、护腋、左挡、前挡均用铁叶,但数量不详。清军每恃盔甲坚固而敢近身打死仗。

可以展开想象一下:清军的箭矢可以穿透农民军的盔甲,大顺军武器却没法破清军的盔甲,就问开战憋不憋屈吧。

清朝身甲

《清会典事例》清军甲制

还有一点,就是清军的战马质量可能也是远好于起义军的,据《鞑靼征服中国史》、《利玛窦中国札记》载,清军的战马“耐久、健壮、有力、训练好、体型佳”,而大顺军的马匹多来自于民间,相对于清军战马有很大不足,这可能也是战败因素之一。

《利玛窦中国札记》

论盔甲,顺军不如清军;论战马,顺军不如清军;论火器,顺军远远不如清军;论兵员素质顺军也不如清军,这就意味着大顺军很难挡住清军的铁骑驰射。由于大顺军的队伍里有不少原在明军服役过的辽东战场的败兵,清军甚至在心理上还占据优势。

大顺军面对清军机动性优势丧失

李自成的大顺军对机动性非常注重,军中也以“虏马骡为上功”,其行军时,“一兵或三四马,更番驰骤,而不疲毙”。起义军部队配备数量惊人的马骡,不仅给起义军提供了大量骑兵,还给起义军带来了明军无法企及的机动性优势。

《明史纪事本末》

《明史》

而明军就憋屈多了,“官军马三步七”,不仅骑兵比例少,马匹质量还很难保证。以至于出现“贼马多行疾,一二日可十舍而至;我步多行缓,三日而重茧难驰”,这就意味着哪怕是起义军打了败仗,也能利用自身机动性的优势脱离战场,而明军则只能对“望屋而食,奔走不停”的起义军望洋兴叹。

但清军就不一样了,八旗军恰好也是一枝以骑兵为主的部队,且也善于长途奔袭。如1634年,为了荡平蒙古林丹汗,清军“昼夜冒潦,出其不意,逾内兴安岭千三百里至其庭”,逼得林丹汗走死于青海大草滩。这就意味着起义军很难摆脱清军的追击,一旦崩阵,在清军的连续追击下缺少恢复元气的时机。

如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山海关战役后,李自成迅速撤离北京。在五月初二就在保定被清军追上一顿抡。五月初三,又在定州被追上进行决战,顺军统帅谷可成阵亡,左光先负伤,农民军死伤惨重,不得不继续转进。五月初四,李自成见清军追的太急,只得又与清廷展开决战,损失大将3人,士兵万余,“斩其大将三人,守万级”,在清军的追击中,李自成被迫战斗,损失惨重,大顺军元气大伤,给之后的潼关战役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

而在顺治二年潼关战役后,三月末,大顺军转移至武昌,此时的大顺军在潼关之败后,早就无心再战,在武昌“住五十日,清军日近”,只能放弃,继续撤退。四月底,阿济格率领清军连续追击,攻入起义军老营,俘获了刘宗敏、左光先、宋献策等核心人物,在清军的连续打击下,起义军再也没有了翻盘的机会。

清军占据着绝对的火器优势

这一点清军优势极其明显,早在入关前的天聪五年就已经开发了红夷大炮,“天聪五年,铸大炮成,钦定名号为天佑助威大将军”,崇德七年,又可以铸造重3800斤神威大将军炮,发展起了专门的重炮队“乌真超哈”。

《皇朝礼器图式》神威大将军炮图

清军经常凭着手上的红夷炮大规模运用于实战攻城略地,松锦会战后,攻打杏山城,“即于台前列红衣三,击毁城垣二十五丈余”。入关后,又以红夷大炮轰打农民军固守的太原城,并迅速攻克。

但农民军由于长期流动作战,对于笨重的红夷大炮并不感冒,并未建立起成体系的火器部队,尽管后期包括也有红夷大炮火器配置,但均缴获于明军,“今献、闯纵横,名都隳突者,皆以寇得我火器”,也没有生产和修理能力。火器建设远远落后于清军,这就意味着农民军一旦固守阵地,就极容易被清军破解。如潼关之战,农民军结阵固守,清军“会大炮至,遂进逼潼关,贼凿重壕以拒,发大炮遥击之”,农民军不得不放弃阵地败退。

《绥寇纪略》

‬追赃助饷导致原明朝官绅大量叛变投靠清军。

众所周知,李自成进入北京后,适应追赃助饷的政策来补充军需,“阁臣责饷十万,部院锦衣七万以下,科道吏部五万以下,翰林二万以下,部属以下各以千计。勋戚则金尽辄杀之”。

《明通鉴》

这项政策推行力度很大,“拷输共七千万,大约勋戚宦寺十之三,百官商贾十之二”,不仅在北京实行,凡是大顺军所控制的省区照来不误,如河南归德府的士绅,“凡有身家,莫不破碎。衣冠之族,骚然不得安生,甚则具五刑而死者比比也”。

《豫变纪略》

说实话,不少土豪劣绅不打倒没天理,不能说李自成对这帮人的打击不对,但确实会对他的政权有负面效果。这些人对“大顺朝”的仇恨十分巨大,在李自成盛时,当然是假装乖宝宝。但形势对大顺政权不利,他们立马就会反叛。在清廷入主北京后,那些前明官员、士绅眼瞅着清廷优势明显再加上为崇祯帝报仇的口号喊的响亮,投靠清廷者可谓多如过江之鲫,如下图。

才一页纸,投附清朝的就一片片的

甚至还有突出代表,如前明官僚冯铨在涿州击退农民军降清、大同守将姜瓖自带干粮帮清军提供后勤、前明官僚吴惟华出兵帮助清朝镇压农民军攻取太原等。就是在这帮人的出力下,清朝在得以更加顺利的在中原站稳脚跟,也成为大顺政权统治瓦解的一大关键因素。

吴惟华领兵助清

‬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和起义军在山海关战败后内讧导致战斗力削弱。

李自成自崇祯十五、六年,实力迅速扩张,占据关中和进军北京进展神速,但在思想观念上仍然有“流寇主义”残余,始终没有建立稳固的地方政权,无法源源不断的汲取人力、物力支撑其战争活动,缺少进可攻退了守的依托,也是其每当失败,只能仓促退走的因素之一。

而起义军自从北清军逐出北京后,便开始陷入内讧状态。崇祯十七年五月,李自成进入山西固守,其帐下谋士李岩“请兵二万,复河南郡县”,但牛金星进潛言于李自成,诬陷李岩妄图自立,被李自成斩杀。此是让起义军内部“文武不和,军士解体,不能复军”。虽然史书有所夸张,但消极影响肯定是存在的。

《流寇志》

综上所述,李自成的起义军在面对清军时,之所以迅速陷入失败,既有在战斗力、装备上的不足的因素,也是其自身局限性和内部矛盾爆发使然。

引用文献:《清世祖实录》、《皇朝礼器图式》、《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八旗通志初集》、《明通鉴》、《明史》、《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国榷》、《明史纪事本末》、《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流寇志》、《绥寇纪略》、《豫变纪略》、《鞑靼征服中国史》、《利玛窦中国札记》、《甲申朝事小纪》、《怀陵流寇始终录》、《客滇述》、《圣武记》、《甲申核真略》、《四镇三关志》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