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又扔出一个重磅炸弹,特斯拉要推七座车了。作为一名资深汽车评测人,我第一反应是:这是要对标理想啊!不过仔细想想,这事没那么简单。
1.特斯拉的七座“小心思”
我翻看了马斯克在X平台上的原话:“除了Robovan,我们还在开发其他东西,对需要七个座位的大家庭来说是个好消息。”这句话透露出两个关键信息:一是特斯拉终于正视家庭用车市场,二是他们打算一口气推两款新车。
特斯拉为啥选在这时候推七座车?看看销量就明白了。今年10月特斯拉中国区销量环比暴跌43.9%,直接从第四名跌到第七。更要命的是,比亚迪已经在营收、毛利率、纯电销量上实现了全面超越。
从2022年到现在,比亚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对特斯拉的“降维打击”:先是新能源总销量超车,接着毛利率反超,最后连纯电销量和营收都反超了。马斯克坐不住了,必须得来点大动作。
Model Y虽然也能加装第三排座椅,但那完全是在耍流氓 - 我坐过一次后排,腿都没地方放。这次马斯克终于想通了,要玩就玩真的。我估计新车会在轴距和车身尺寸上有大幅提升,不然没法跟理想掰手腕。
2.理想真的会慌吗?
很多人觉得理想该着急了,我倒不这么看。理想用了58个月就达成了100万辆的交付量,这成绩背后是对中国家庭用户的深度理解。
理想汽车的成功不是靠一两个卖点就能复制的。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家庭用户场景的深度理解。从储物空间设计到座椅布局,从车内娱乐到乘坐舒适度,每一个细节都在诠释“家庭优先”的理念。
拿我最近评测过的理想L9来说,副驾的24寸超大屏、后排的娱乐系统、车载冰箱,这些配置看似奢侈,实际都是针对家庭日常场景量身定制的。特斯拉要是想复制这套玩法,就得先改变他们“简约至上”的设计哲学。
造车理念的差异才是关键。理想擅长做加法,只要是用户需要的功能,就往上加;特斯拉擅长做减法,能砍掉的都砍掉。两家的DNA完全不同,就算特斯拉推出七座车,也未必能打动家庭用户。
3.市场格局会变天吗?
30万以上SUV市场今年1-7月销量增长15.9%,这块蛋糕确实诱人。已婚用户占中产车市的比例高达83.85%,这么大的市场怎么可能让理想一家独大?
小米已经在测试他们的大型SUV,传闻也是对标理想的定位。华为和奔驰合作的AITO问界,蔚来的ES系列,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市场。看看保时捷,当年要不是推出了Cayenne,现在可能已经是历史了。
家用SUV市场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买车决策权往往在女性手中。数据显示67%的女性参与家庭购车决策,58%的女性是主要决策者。这就意味着,光有性能没用,舒适度和实用性才是关键。
我记得上个月测评Model Y的时候,好几位女性体验者都提到了同样的问题:底盘太硬,过减速带震得难受。特斯拉要真想打入家庭市场,这种运动调校的老毛病必须改。
4.谁能笑到最后?
特斯拉入局家用SUV市场是好事,竞争才能带来进步。但要真正打动家庭用户,光靠品牌溢价可不够。
我给特斯拉的建议是:别总想着减法,该加的配置得加。家庭用户不在乎你少装了多少传感器,他们在乎副驾能不能躺平看剧,后排能不能放得下童车,过减速带会不会颠得孩子难受。
对理想来说,与其担心特斯拉,不如多关注下其他国产品牌。毕竟它们更了解中国家庭的需求,也更愿意在配置上做加法。特斯拉可能只是个开始,后面跟进的才是真正的挑战。
这场“奶爸车”之战比的不是谁更酷,而是谁更懂家。作为一个跑了十多年车评的老司机,我很期待接下来的较量。市场竞争越激烈,消费者的选择才会越多,好车才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