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鲸死,万物生,波音公司在加速衰落,对谁有好处?

允灏说商业 2025-01-08 08:46:59

又是波音公司的负面消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越穷越是被人打。美国曾经的制造业的象征,美国制造业的天使般的公司,波音公司又出事了。由于接连不断的空难事故与财务管理问题出现在公众媒体的风口浪尖。美国波音公司这条大船究竟驶向哪里,是破产重组还是彻底被资本市场抛弃,这成了一时间世界舆论热议的主题。

去年七月,在二名吹哨人离奇死亡后,波音公司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承认欺骗美国航空航天局,并承诺支付2.436亿美元的高额罚款换得限期整改的权力。刚刚才过去不到四个月左右时间,波音公司的内部就又爆出更多的猛料,现在波音公司的数万名员工开展罢工,罢工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美国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员工的工资不足以养家糊口。据说这是波音公司十六年来举行的首次大罢工,看来在当今风雨飘摇的经济形势之下,过去美国波音公司的好日子早已不在了。这也印证了当今美国制造业不断萎缩与困境加剧的现状。

罢工的组织者诉求就是资方涨薪25%的幅度远远不及劳方40%的涨薪要求,不仅如此,资方还要求提高养老金和年度奖金的额外要求。波音公司拒绝劳方的要求也很明确,认为波音公司给予的待遇已经远超目前的行业平均水平,认为劳方的提议是无理的、单方面的诉求,甚至认为工人太贪婪。现在波音公司因罢工事件影响,生产根本无法进行,隐形的成本还在大量增加,波音公司就像一个摇摇欲坠的大楼一样岌岌可危。显然,这场大罢工远没有结束,新一轮大罢工正在酝酿。这场劳资双方斗法随时都可能发生。

媒体的报道,据美国安德森经济集团的数据统计,这次罢工对美国波音公司千万的损失达到了50多亿,这无疑让美国波音公司本以风雨飘摇的经营形势更加雪上加霜,换而言之,这或许是美国制造业不断凋零的缩影。波音在流血,美国制造业在衰落,惊讶之余,也在情理之中。

波音公司应对之策就是裁员,反正工资帽一定,要涨工资,那我就得裁员。为减少成本支出,那就在全球裁员百分之十,涉及将近一点七成个工作岗位,连高管也要裁员,波音的决心与力度之强,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这一应对之策无疑是相当的有水平,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既回应了工人涨工资的要求,也回应了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认罪协议接受罚款相响应,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波音被罚款,当然要整改削减成本,既然承诺给工人涨工资,没钱怎么办,那就裁员呗。资本的这套操作也是相当的精明。

在经济形势不佳的时期,美国国内的各种大型企业也在千方百计的减员增效,这跟中国国内企业采取的措施差不多。在如今的美国,但凡有点名气的公司(包括那些所谓的明星公司)都在不同程度的减员以应对公司的经营危机。这似乎是常规操作。所以波音公司的这波裁员也就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了。

波音公司的裁员能解决它的内在问题吗?肯定不能。据媒体报道,波音公司现在的财务状况极其糟糕,过去五年波音公司不断出现航行安全问题,飞机一直滞销,产品卖不出去,哪来的现金流?而现金流一但中断,必定让波音的股价下跌,经营陷入困境。现在波音这个美国制造业的巨兽正不断失血,一旦血条不足,波音还能存在多久,资本市场肯定会加剧波动。这个世界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届时,吸附在波音公司身上的资本肯定会果断离开。

波音公司管理层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解救波音公司的困境,这能解决问题吗?现在波音公司还有五百多亿美元的未偿还的长期债务,只能说,发行股票与债券可能短期内缓解波音公司的财务状况,但波音公司的信用评级已经沦落至垃圾级别,这对于大型明星公司来说,这样的信用评级是极少见的,这表明资本市场已经极不看好波音的未来表现,波音前程堪忧。

波音公司从“明星公司”成长为“坠落天使”是怎么实现的?为什么波音公司不马上宣布破产重组呢?美国专家早就给出了分析结论,那就是波音实在太大了,美国的波音是美国高端制造业的片头企业,它的生死事关美国经济以及航空制造业的核心领域,波音一死,美国制造业就彻底完蛋了。波音死不起,美国执政两党也不允许它死。波音公司本身的死活,不仅仅是波音公司的问题,它的连带影响到全美国的方方面面。美国社会实在承受不了波音倒闭带来的巨大的社会经济以及国际的影响。波音的存亡涉及美国国内就业、配套产业以及美国整个国家的形象。

波音现在正处于僵而不死阶段,不过,它还能存在多久?连美国人也看不清楚。因为美国正处在历史最严重的国家经济危机之中,36万亿美元的国债堰塞湖不定什么时候爆发。如果美国这个国家破产了,谁还管得了波音的死活?

尽管美国的制造业正在走向消亡的结论似乎还没有验证,但好象波音公司的现状却影射着什么美国制造业不好的趋势。但是美国像波音这样的公司不专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偏好在过度泡沫化的资本市场操纵股票价格赚取收益的时候,这个公司不管过去如何辉煌,注定也是走向没落的开始。诚然,有些时候不得不说,像波音公司的这种全球性的大企业即便犯错了,它所能承受犯错的代价能力也是一般企业所不能比。但是,一旦自视能力过高,傲慢有加,大厦倾倒的速率与力量将是不可逆转的。届时,受益的将是谁?是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还是中国的商飞?所谓一鲸落,万物生,有没有这个结论?请在评论区参与讨论和留言。

0 阅读:42

允灏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