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式”玄关,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日系空间中的标配设计,从一开始出现就一直火到了今天。甚至有的人在装修时为了下沉而下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将地面找平层加厚,或者直接用线条围出一块“假下沉区”。
究其原因,就是这种玄关会让人有一种十分明显的回家仪式感,就仿佛从一个房间进入到另一个房间。当然,最佳的设计方式,还是利用地暖高度差来处理。
比如本期带来的这套案例,就利用8cm的地暖高度差,设计了一个下沉式玄关,再加上整体秉持了日系风格。整个空间都散发着清新自然的氛围,从而给人一种心静止水,恍若其中的感受。
本案来自成都,面积75㎡,屋主是一位年轻小伙,喜欢清新质朴的氛围,再加上父母未来会养老定居,所以就为全屋奠定了日式风主题。
原户型为两室一厅的格局,空间结构十分方正工整,采光环境也很不错。所以布局改造时,就将重点放在了动线优化,以及收纳设计上。
改造亮点:
1、玄关一分为二,打造下沉式土间和家政区。
2、次卧整体抬高,打造成一个半开放式的和室。
3、卫生间洗手台外置,满足浴缸和淋浴布局。
4、主卧阳台改成书房,合理利用面积。
进门就有一块比较宽敞的玄关区,在一分为二之后,借用地暖高度差,使其形成一个天然的土间,立马就拉开了回家仪式感的序幕。
玄关地面用灰色的地砖与木纹砖搭配,不仅强调了下沉式的功能性,又在和谐中产生了立体的层次感。
8cm的地面高度差,可以完全坐在上面换鞋;悬浮式的端景鞋柜,以及侧面的高柜组合,则充分满足了衣物鞋履的收纳需求。
结合屋主的生活习惯,将玄关另一部分打造成了家政区。他会在这个区域将脏衣服换下,并随手洗上,再进入到室内空间。
此外,玄关与厨房之间增加窗口,并安装上小半帘,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日式氛围感,也借着玄关区为厨房引入了大量的采光。
客厅墙顶面通刷温暖的奶油色涂料,再搭配上原木、枯木、木卷帘等材质元素,似乎一秒就给人一种安定舒适的感受,从而彻底抽离城市的喧嚣。
考虑到这个鸡肋的飘窗台不可拆,一半打造成休闲区,一半放置一棵猫树,既营造出了人宠共处的和谐,又为空间增添了一抹趣味。
摒弃传统的大沙发,选择了一个更加舒适的功能沙发,再搭配一个活动边几,不仅减少了空间的拥挤性,也充分表现了独居生活的快乐。
就如屋主说的那样:“平时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边看电影边吃饭的时候,就仿佛自己是一个残疾人,非常享受。”
客厅旁边就是餐桌,由于右侧重新调整了厨房门洞,生活动线会更加舒适。而整面墙的餐边柜设计,也兼具了收纳与水吧功能,且解决了冰箱的空间需求。
一体化的客餐厅布局,不仅带来了全景的居住安全感,也丰富了空间功能性。无论是娱乐、休闲、工作、还是接待小聚,都可以在这个空间满足。
过道看向厨房视角,由于厨房门洞尺寸有1m宽,选择更加舒适的折叠门隔断,可以让进出动线更加自由舒适。
厨房内部做了常规的U形橱柜+高柜布局,使用起来非常流畅,且赋予了空间一抹整洁的秩序感。
高柜内嵌蒸烤箱、冰柜,让日常烹饪更有效率。
玄关看向厨房视角
利用次卧改造的和室,做了大量的留白处理。在赋予空间更多变化的同时,也彰显出了简朴、自然的气息。
无论是改成客房,还是日常休闲放空,又或者与朋友小聚,都可以满足,并且还兼具了大量的收纳力。
绿色调的罗马帘,再一次提升了空间气氛,并且颜值很高。
通往睡眠区的过道,右侧设计了一组通体到顶的储物柜。这样即便父母过来居住了,也可以用来弥补和室的收纳力。
当卫生间洗手台独立出来后,与过道的衣柜形成了连接,让空间看起来更加秩序工整。同时,旁边一组高柜设计,也弥补了卫生间的收纳力。
当卫生间内部功能得到释放之后,也自然满足了淋浴和浴缸功能,最大化提升了生活品质和舒适性。
睡眠区设计比较简单,顶面做无主灯设计,墙面与外面保持统一,再搭配上轻盈的家具,整个空间都散发着一抹轻松舒缓的气息。
无需选择箱式床头柜,用简单的原木家具搭配壁灯,温馨又治愈。
床尾摆入了两只高低抽屉柜,方便收纳一些零散的物件。
侧面衣柜内部选择金属支架,再搭配上折叠柜门,简单又好用,且成本也低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