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型就该这么装!看她150㎡新家,简约高雅,那叫一个大气

装修设计库 2025-02-08 16:30:14

众所周知,随着二胎家庭越来越多,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也越发普遍。因此,为了应对不同的居住变化,很多人都会选择大户型作为家庭的改善型住宅。

那么针对这类户型该怎么设计呢?需要将每一寸面积都利用起来吗?事实上,选择大户型本身就是为了拥有一个宽敞的空间感,若一味的利用面积,反而失去了大户型原有的优势。

比如下面这套案例,就在设计中通过“减法”,着重强调了空间的闲适与自由度,以至于让人一进入空间,就有一种安定的心境,且空间表现相当大气。

本案位于重庆,面积150㎡,三代同堂的成员结构。原户型为四居室格局,结构方正,采光优越,完全能满足屋主一家的居住需求。因此,为了提取出该户型的优势,就将设计重点放在了空间优化上。

改造亮点:

1、利用一梯一户的优势,将鞋柜放在门外,提升室内清洁度。

2、进门对面增加玄关隔断,提升室内的私密性。

3、次卧纳入主卧,并改造成一个多功能间。

4、保留客厅的横厅结构,让空间看起来更加开阔大气。

玄关隔断采用格栅进行遮挡,虚实结合,在不影响采光的同时,也提升了空间的层次与神秘感,并保证客厅不被一眼看穿。

在室内不需要设置鞋柜的情况下,进门旁边增加一组成品中古装饰柜,既在视觉上做到了美观,又为空间增添了一丝温润质朴的气息,给予居住者置身于自然中的感受。

客厅保留了横厅结构,并以“减法”的处理方式,营造出了开阔与大气。同时,墙顶一体的奶油色涂料、少量的绿植、以及低饱和度的软装选择,也有效弱化了纯白的单调,让空间充满了温柔与自然的气息。

木色的百叶窗帘、清透的阳台玻璃隔断、以及随意摆放的棉麻豆袋,无不体现着慵懒、闲适的生活形态,且让采光做到了暖而不晒,将光感氛围表现得恰到好处。

结合屋主一家的生活习惯,客厅取消了电子产品配置,并着重提升了精神层面的享受,让全家人日常生活中,都有了一个更好更和谐的家庭氛围。

此外,摒弃常规的茶几,给地面铺上柔软的羊毛地毯,也为空间保留下了更为多变的生活场景模式。

考虑到女主和孩子都比较喜欢传统文化,就在客厅对面规划了一块书画区。一书、一画、一丝清风,一缕檀香,让整个空间都充满了书香气息。尤其是石材与原木组合的长桌,更是为空间带来了几分古朴、高雅的韵味。

客厅外面的小阳台保留了半封闭结构,再给地面铺上灰砖,墙面安装上格栅木,即便是在家里,也可以近距离接触到自然。而在空间功能定位上,则是作为品茗、休闲区来使用的。

相较于客厅,餐厅运用了大量的原木材质。一方面增加空间的氛围,一方面让空间不会显得太过硬朗。而给餐厅搭配一张圆桌,也十分符合中式用餐习惯。

餐边柜在柜门的处理上相当细节,运用实木、藤编、玻璃三种材质,既不会像整版实木柜门看起来那么厚重,又让空间元素做到了统一,并且还强化了层次。同时,陶罐、石材等材质的增加,也在复古朦胧中呼应了岁月静好的模样。

通往睡眠区的过道,做了常见的拱形哑口设计,让视觉不会显得太过狭长。而利用墙体空间设计的杯盏展示柜,也有了更加纯粹的装饰背景。

主卧延续了外面的简单,并定制了一张实木悬空地台床。一来进一步放大了空间,使其看起来更加开阔,二来在简约中流露出了自然与质朴,置身其间,舒缓又放松。

由于有了独立的衣帽间,床头一侧摆放了一组成品的斗柜,在为空间增添些许层次的同时,也方便了一些零碎物品的收纳。

利用次卧改造的多功能间,集合了衣帽间和梳妆功能。独特的蜂巢窗帘,透光不透影。软硬适中的材质,高雅恬淡的气质,也为空间赋予了一层朦胧的美感。

儿童房与主卧室一样,都定制了悬浮式地台床,再通过温暖的阳光衬托,干净又清爽。

老人房同样以简约为主,不过橙色的床品选择,却也让空间更加丰富饱满,温馨而不冷清了。

0 阅读:0

装修设计库

简介:爱生活、爱设计、分享家居设计美图以及装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