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清醒,就是明白摆正自己!

玄门论道 2025-02-09 10:21:33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有本事的人不炫耀,有涵养的人不高调;有素质的人不计较,有修为的人不暴躁。

认清自己,摆正自己,脚踏实地,戒骄戒躁,人生才能行稳致远。

一、摆正自己的位置

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把握人生前进的方向。

如果位置错了,方向偏了,就像一艘远航的船,不仅无法到达目的地,还会有沉没的危险。

齐国丞相晏子,以贤明著称,他德高望重,地位尊崇,但为人却十分低调。

然而,晏子的车夫却不然,他坐在车上的大伞盖下,挥鞭赶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十分得意。

有一天,车夫的妻子看到了他赶车的样子,十分不满,要跟他离婚,车夫不解,询问原因。

妻子说:晏子贵为宰相,做人却十分谦逊。而你不过是个车夫,却趾高气扬,像你这样能有什么出息呢?

车夫听后,幡然醒悟,从此也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晏子看到他的改变,问明情况,对车夫勇于改过的态度非常满意,便推荐车夫做了大夫。

《中庸》上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君子懂得在位置做什么事,不做非分之想,不做超过限度的事。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清楚路该怎么走,才能用一颗平静的心,踏实干好工作、做对事情,诠释自己的价值。

人这一生,总会处于不同的位置,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认识到言有所界、行有所止。

二、摆正自己的心态

《论语》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慧明达的人,寄情山水,也被山水滋养;心胸宽广的人,心有日月,也被日月治愈。

辛弃疾《贺新郎》: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生活是一面镜子,心态积极的人,乐观的看待万事万物,因而事物也会报之以美好。

清代诗人袁枚,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十二岁就中秀才,二十三岁时中进士,妥妥的学霸。

中了进士后,袁枚被安排到翰林院,但因为不会写满文,被下放到南京做县令。

但这种看人脸色,阿谀奉承,碰到大官还要溜须拍马,迎来跪往的生活,袁枚实在过不惯。

他在《谒长吏毕归而作诗》中写道:

书衔笔惯字难小,学跪膝忙时有声。

晚脱皂衣归邸舍,玉堂回首不胜情。

于是在三十二岁那年,他辞官归隐,在金陵城西北的小仓山北麓,买下一座园子,这就是后来的江南名园,美食福地——随园。

当得知当年一起的同窗,如今官运亨通时,他也不眼红,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

诚如袁枚在《戏咏箸》中所写:

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

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袁枚建园林,收弟子,做美食……有人说他放荡不羁,他也不多解释,一笑了之。

良好的心态,让袁枚活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一直到八十多岁依然精神矍铄,还能徒步登山。

人的身体和状态,是受心灵支配的,心态好,自然充满活力,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心态,好运自然会来。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站在岔路口,心态的摆放决定事情的走向。

良好的心态,逆境不懈,顺境不飘,难事不燥,乐事不傲,才能抵达想去的远方,一切皆有可能。

三、摆正自己的人品

《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地承载万物,都离不开一个字——德,厚德才能载物。

德者,得也,就是我们得之于天的品性,简单的说就是人品。

我们所有的金钱财富、权势地位、名望声誉、生活享受等等,都要靠人品去承载。

清代朱柏庐在其《治家格言》说: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一个人的道德品行不好,不可以位置很高,否则害人害己。

能力,决定一个人能走多快;人品,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秦国宰相李斯,年轻时在老家上蔡当过看管仓库的小吏。

有一次他看到厕所中的老鼠,受惊奔跑,吃不到好东西,而同样是老鼠,仓库中的老鼠就饱食终日,不受惊吓。

他不由发出感慨: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

于是他辞掉仓管小吏之职,选择西游入秦,协助秦始皇开展变法,扫灭六国,坐上宰相之位。

李斯的前半生,可谓励志,但李斯的人品太差,不足以承载这一切。

因为妒忌,他设计杀了自己师兄韩非子;因为自私,他参与沙丘政变,与赵高合作,篡改秦始皇遗诏,杀扶苏和蒙恬,立公子胡亥为秦二世。

等外敌全部被铲除,赵高立即把李斯全家处死,夷三族!

《史记·李斯列传》中写道:斯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李斯临刑对二儿子说:我想和你牵着黄狗,到上蔡东门外,去追逐野兔,这样的日子,恐怕永远不会有了!

李斯的话让人无限感慨,但结局早已注定。

《论语》中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

一个人只要人品不好,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资质,也不足以让人敬佩。

人品,有时候就像一个方向标,只有方向对了,你的努力和能力才能锦上添花;若一开始方向就错了,即使能力再出众,也终究是一场灾难,人品是人立于世间的根本,是做人的底线,亦是一生的通行证。

《菜根谭》中说: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有本然。

一个人最大的清醒,就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谁,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懂得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世界,最终做一个怎样的人。唯有认清自己,摆正自己,才能不断精进,成就最好的自我。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