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喧嚣渐渐消散,《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 2》)却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热度持续攀升,一举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首,还向着百亿票房大步迈进,势头无人能挡!这部电影里,有个出场时间不长,却意外走红 “出圈” 的角色 —— 石矶娘娘。
石矶娘娘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她频繁登上各大热搜,“一家一户石矶娘娘” 的话题更是在全网掀起热潮。网友们纷纷开启 “二创” 狂欢,各种创意作品层出不穷,从搞笑表情包到精致手办,从趣味短视频到动人同人漫画,石矶娘娘的形象无处不在,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文化符号之一。
石矶娘娘并非凭空而来的新角色,她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宋代洪迈的《夷坚志》中,就有程法师用 “那吒火球咒” 击退石精的记载,这个石精被视为石矶娘娘的原型。到了元明时期,哪吒大战石矶娘娘的故事逐渐丰富起来,《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和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都有她的身影。在很多观众的记忆里,2003 版动画片《哪吒传奇》中的石矶娘娘是个嚣张跋扈的反派,那句 “让女娲做我的丫鬟” 让人印象深刻,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角色如今会备受喜爱。
在《哪吒 2》里,石矶娘娘能收获无数观众的喜爱,关键在于她身上独特的 “反差萌”。电影中,她和魔镜讨论 “谁最美” 的场景,活脱脱一个爱美的宅女,让人忍俊不禁。即便最后被哪吒打得七零八落,只剩下几颗小石子,她也没有丝毫沮丧,而是蹦蹦跳跳地把小石子重新组合成小小的身体,还捡起地上的树叶当蝴蝶结,开心地说:“太好了,还剩一点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一下子击中了观众的心,让大家看到了她可爱又接地气的一面。
石矶娘娘的人设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形象。造型上,粉红披肩搭配双丫髻的少女感妆造,与巍峨的体型形成强烈反差,一出场就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她打破了 “白幼瘦” 的审美定式,在这个被单一审美捆绑的时代,宛如一道光,撕开了束缚,让大家看到女性的美不止有一种模样。她在魔镜前自信满满,坚信自己美得独一无二,哪怕魔镜的回答不合心意,她也不生气。这种对自我的认同和接纳,令人由衷欣赏。
石矶娘娘的出现,意义远不止是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她是对当下社会审美观念的一次有力冲击,让我们看到女性的美可以是多元的、充满力量的。她鼓励着每一个人,尤其是女孩们,要接受不同的女性美,勇敢地爱自己。在这个时代,“不被定义” 应该成为女性精神追求的底色。希望大家都能像石矶娘娘一样,打破审美束缚,勇敢地活出自我,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