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前朝鲜曾是一个令世界羡慕的富裕国家

鸿鹄之志从国始 2025-04-23 15:44:03

如今的朝鲜在有些人的印象中可能是一个贫穷、落后、封闭的国家,但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朝鲜曾是一个高度繁荣富强的国家。在1950年至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朝鲜有9000座工厂、60万座民用住宅、5000所学校、1000家医院化为废墟。所有这些直接经济损失加起来高达4200亿朝鲜元。好在朝鲜得到了苏联和中国两大社会主义友好邻邦的支持。《朝鲜停战协定》后不到两个月朝鲜就与苏联达成了一项关于帮助朝鲜恢复国民经济的协议。苏联方面前前后后为朝鲜提供了10亿卢布的援助。

1954年朝鲜开始实施恢复国民经济的三年计划。朝鲜的三年计划中几乎所有工业项目都是苏联援助的。另一个社会主义友邻中国同样为朝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支持了朝鲜人民的抗美卫国战争,而且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战后重建工作。直到1958年志愿军才全部撤回国内。1954年中国向朝鲜提供了13万吨粮食的援助,1955年又提供了15万吨粮食的援助,1957年再次为朝鲜提供了15万吨粮食。中国也和苏联一样向朝鲜派出专家帮助搞工业化建设。三年计划结束后朝鲜已搭建起完善的工业体系。

到了1960年朝鲜经济年增长率已高达25%,人均GDP也已达到253美元。这甚至超过了部分欧美国家,而当时韩国的人均GDP不过才82美元。从1956年起朝鲜就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1957年朝鲜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1958年朝鲜又开始实施中等义务教育,到1967年朝鲜开始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1975年开始实行11年义务教育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如今朝鲜全国劳动人口中平均每6人就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相对较高的水平。1956年12月朝鲜在工业领域发起了一场千里马运动。

被视为千里马运动发源地的降仙炼钢厂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年产100万吨能力的钢铁联合企业。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后朝鲜巧妙维持着对中、苏两国的外交平衡。朝鲜得以继续在中、苏两国的支持下推进着自己的千里马运动。1960年8月全国千里马先驱者大会召开后千里马作业班运动由工业部门扩展到农业、交通、文教等各部门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劳动竞赛运动。从1961年起朝鲜开始执行第一个七年计划。1953年至1960年朝鲜工业产出增长了39%。这一增幅在当时居世界首位。60年代朝鲜建成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1968年朝鲜首都平壤的地铁系统开始动工兴建。1973年9月6日平壤第一条地铁线建成通车。时至今日朝鲜平壤地铁仍是全世界最深的地铁系统:其平均深度达100米、最深处达200多米。平壤地铁除了可以作为交通工具之外还可以在战争或紧急状态下作为防御避难工事。70年代朝鲜千里马运动发展成为思想、技术、文化的三大革命。这一时期江西区金星拖拉机综合工厂奋战一年扩建成大型自动化厂使生产能力增长了十倍。此外南浦冶炼综合企业、南浦造船联合企业、南浦玻璃联合公司等大规模工厂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

70年代末朝鲜农业在实现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已具备了一定出口能力。1984年朝鲜粮食产量突破了1000万吨。朝鲜农民不必再辛辛苦苦地人工收种。机械化逐渐成为了朝鲜农业亮眼的名片:95%的插秧、80%的收割全部使用机械。朝鲜最偏远的农村也已在70年代后实现家家户户通电。朝鲜在工业领域建立起了涵盖纺织、农产品加工、炼油、炼钢等轻重工业的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当时的朝鲜甚至连电子科技行业都发展起来了。1970年朝鲜钢铁产量突破220万吨达到韩国的4倍。这一年朝鲜人均钢铁产量更是中国的10倍。

当时朝鲜总发电量达170亿度、人均用电量接近1200度。同一时期韩国人均用电量不到300度、中国不到150度。70年代朝鲜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1000美元,而同时期的韩国只有200美元。朝鲜的社会福利也正朝着发达国家的标准不断靠拢。生于70年代的朝鲜孩子是在幸福的童年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教育不要钱,医疗也不要钱,日用品也不要钱,而且还能根据年龄领取福利保障。朝鲜政府还向国民提供免费的房屋:新婚夫妇只需向政府申请即可获得面积约50平方米以上至20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及配套家具。很多国家可能至今都没实现这些成就。

除了经济繁荣之外当时朝鲜的军事实力也十分强大。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争期间仅用3天时间就占领了汉城,随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了朝鲜半岛90%以上的领土。在此期间朝鲜人民军甚至击败了美军24步兵师、俘虏了美军上校。如果不是美军及时介入可能如今世界上就不存在韩国这样一个国家了。朝鲜战争停战后朝鲜在苏联的援助下大力发展军工、制造、冶金等重工业。中国有句老话“以此兴者必以此亡”。朝鲜的巅峰时期本就是冷战背景下苏联援助人为制造的产物。三八线的存在使朝鲜成为了美苏冷战的前线。

苏联为稳住自己阵营数十年如一日为朝鲜提供援助:仅在1954年到1960年期间苏联就给朝鲜发放了超过15亿卢布的贷款,还免除了朝鲜将近20亿的债务。后来苏联更是索性将部分贷款转为无偿援助,剩下的贷款则鼓励朝鲜用生产的商品还债以刺激出口。除了苏联之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为朝鲜提供援助。尤其是中苏关系破裂后双方为争取朝鲜的支持竞相提供援助。1958年至1963年中国最困难的时段仍以无息贷款方式为朝鲜承担了纺织厂、轴承厂、糖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

这一时期朝鲜的繁荣几乎完全建立在援助基础上,但朝鲜始终未能建立起一套独立运转的经济体系。朝鲜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成员只需要负责生产即可,而根本就不需要担心生产出来的商品会卖不出去。因为那时朝鲜的商品可以直接卖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后朝鲜一下子失去了巨额的援助。原苏东阵营国家在转型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后不再给予朝鲜优惠。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开放融入了国际市场,但朝鲜却长期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裁。

朝鲜失去了自己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传统市场,又因为美国的制裁而迟迟无法融入国际市场。朝鲜就这样逐渐成为了一个被孤立于国际市场之外的封闭国家。朝鲜在80年代以前就已实现全国通电、农业机械化,可朝鲜发电需要能源吧?朝鲜的农业机械要加油吧?可朝鲜自身的煤炭、燃油等能源并不富裕。长期以来朝鲜的工业化、农业机械化是靠苏东阵营提供的廉价能源在支撑。苏东剧变后美国趁机号召自己的盟友严格控制能源出口从而在源头上堵死了朝鲜的工业发展之路。美国的盟友几乎囊括了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

被这些国家一起孤立的朝鲜发展有多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恰逢此时朝鲜又遇上了严重的天灾:1995年一场洪水造成了高达150亿美元的损失。1996年又一场洪水淹没了全国大部分农田。1997年夏天朝鲜好不容易送走了洪水又迎来了旱灾!从1997年到1999年这三年间朝鲜劳动党号召举国上下进行一场“苦难行军”共同撑过最困难的时期。在三年“苦难行军”时期朝鲜面临的头号难题就是缺粮。在能源命脉被切断的情况下朝鲜的农业机械大多成了摆设。朝鲜的农业生产被迫恢复为主要依靠人力的传统模式。

这当然会引起朝鲜农业生产效率的下降,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间朝鲜人口却在持续增长。朝鲜的粮食已不足以养活当时的人口。朝鲜曾统计发现要满足一年的用粮需求至少得储备600万粮食。即使扣除其中的工业用粮也得要400万吨才能填饱全国老百姓的肚子。可在三年“苦难行军”期间粮食产量最高的1999年也仅产粮260万吨。换句话说要让朝鲜全国老百姓吃饱饭足足缺140万吨粮食。就这还是三年“苦难行军”期间最好的情况。事实上1997年、1998年的情况比1999年更为严峻。直到2000年之后朝鲜经济才终于扭转了此前连续9年的负增长。

1 阅读:21

鸿鹄之志从国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