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邦在2024年4月底抓获了92名电信网络诈骗涉案人员,又在5月上旬抓获35名涉案人员,就在今天新抓到的35名人员已向中国移交。
此外,近一段时间以来,佤邦还向中国移交了一批又一批偷渡人员。
这究竟应该算是惊喜呢?还是惊诧呢?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用这句诗来形容在佤邦藏匿的电信网络诈骗人员和偷渡人员,再恰当不过了。
如果我们乍一看,觉得佤邦政府确实非常配合中方,能够在常态下还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压打击力度,时不时的送过来一批批涉诈人员以及偷渡人员,可谓是众人眼中的“乖孩子”。
这样说来,佤邦的这股努力劲儿似乎应该得到表扬才对。
诚然,佤邦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方面还是做出了部署,也做出了行动,切实采取了措施的,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
但是佤邦地区的电诈人员像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一样,始终清除不干净,这也是一个事实,佤邦自己解释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且看看:
大家可以从佤邦的报道中发现他们之所以查处一个又一个的电诈窝点,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数个从外地回流至佤邦的流窜作案诈骗团伙”。
大家看到了吗,佤邦还在为自己开脱。
但是其中的两个字实际上已经暴露了佤邦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过程中有着比较大的漏洞这个事实,这两个字就是“回流”。
什么叫做“回流”?
就是说这些电信诈骗团伙以前本来就在佤邦作案,前一阶段由于佤邦打击力度大了,他们从佤邦逃走了,而今又悄悄的返回了佤邦。
单从这一现象来说,佤邦就有两宗罪:
第一,为什么当初佤邦在大力度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时有大量的电诈人员闻讯而逃,逃出了佤邦?
佤邦自2023年9月份开始加大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力度,但是至今送交中国的抓到的电诈人员也就几千人——5000到1万人之间。
相对比,果敢地区送移交中方的电诈人员大约是4万左右,这个相差的悬殊可不是一般的大。
第二,为什么电诈团伙还能够再顺利地回流到佤邦去?
我们有一句成语叫做“苍蝇不抱无缝的蛋”。这些电诈人员怎么不流窜到小勐拉地区或者果敢地区作案呢?怎么又回到了佤邦地区作案呢?
这些人在进入佤邦地区时,佤邦有没有在关口进行人员的摸底,证件的审核等等?
大家都耳闻佤邦做事严谨,不含糊,而为什么单单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力度上始终与我们的预期有比较大的差距呢?
大家可能会说佤邦已经够努力了,你们看不到他们在行动吗?
我们确实看到佤邦在行动,成果很显著,但是佤邦的上述两宗罪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一个事实。
勐波县夜色下的灯红酒绿,一片繁华,佤邦大城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资金从何而来?我想大部分资金是来源于榨取了中国人的血汗钱,繁华是堆出来的。
除了上述我们推理出来的两宗罪之外,更有看得见的两宗罪:
第一,中国所通缉的佤邦两名高官鲍岩板和何春田至今仍未抓着。
佤邦在公共场合到处张贴对此二人的逮捕令,下发海捕文书,似乎是很努力抓捕的样子,但是始终未抓住。
我们暂且不说抓住没抓住,曾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佤邦根本就没去抓这两个人,也是一个事实。
中国的通缉令早在2023年10月份就已发布了,而佤邦对此二人的逮捕令却是在2024年1月份发布的,整整迟了三个多月。
——也难怪抓不着。
这就是个铁的事实。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佤邦的司法委扭扭捏捏,虚于委蛇,甚至都不把大国的通缉令放在心上。
第二,佤邦确实主动抓捕了两名涉嫌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保护伞的官员,但是处罚轻微,护犊子的心理昭然若揭。
2024年3月,佤邦勐波县勐平区副区长李尼双、勐平区派出所所长李岩依为电诈团伙充当保护伞,佤邦司法委对二人进行了处罚,但是令人吃惊的是,两个人的刑事责任就只是罚坐一年牢。
也就是说像这样的人在一年之后又可以满血复活了,想一想这样的处罚有什么震慑力?
偌大个佤邦曾经有几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在活动,可以推测涉嫌参与电诈保护的佤邦官员又何止这两个人,其他人直到今天仍然在逍遥法外。
在通告中有4个字,其实已经暴露了一切。
就是“顶风作案”4个字,也就是被抓的这两名官员是顶风作案时期被抓的,显然在没有严打之前,涉嫌为电诈提供保护伞的官员那可是多了去了,但至今未见对他们进行惩处。
直到今天,佤邦目前仍然层出不尽的一批又一批的有电诈人员被抓获。
就在近两个月,还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是该表扬佤邦呢?还是该批评佤邦呢?我想佤邦工作当中当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打击电诈的力度够不够,目前仍然存疑。
树品牌难毁品牌容易,自毁品牌其实就是自毁长城。
网络是一面镜子,目前佤邦地区的声誉已经受到了影响,没有刮骨疗毒式的努力,想找回声誉,我想也是很困难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