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头记”开篇,诉说大家族兴衰成败的红楼一梦,有很多大人物,比如十二钗、刘姥姥、贾母等,也有很多大人物身边的小人物,比如焦大。
焦大在书中着墨不多,短短两三行描写被刻画的非常饱满。他早年跟着宁国公奔走,忠心为主,为了让主子喝一口水不惜自己喝马尿,亲自将主子从死人堆里背出来……
论起地位辈分,焦大甚至比贾母都重要,可惜他只是一个奴子,在后辈面前任人驱遣,只有喝醉酒了才能指天谩骂,说尽国公府的丑闻。
“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可不就是对淫秽不堪的宁国公府不留情面的嘲讽,其中爬灰的在很大程度上指秦可卿和公公勾结,养小叔子的却成了红楼梦的迷。
一、 四春之尾《红楼梦》长篇写尽了大家族的繁华,很多细节都成为可供考证的史料,因为近现代以来也有无数学者潜心钻研一门名为“红学”的学问,研究书中每一处细节,分析每一个人物的生平。
其中“元、迎、探、惜”四春对应的按时原应叹息,直接暗示了四个姑娘悲惨的结局。
元春早年进入深宫,虽然受宠被封为贵妃,但到底也不过是维系家族繁荣的工具,最终郁郁而亡;迎春以平庸为屏障,不争不抢,却还是被卖给中山狼惨死;探春聪明机巧,还有雄才大略,同样被当成挽救大家族摇摇欲坠命运的工具。
唯有惜春,书中对她的描写只强调身材娇小,年纪也小,说她天真烂漫、心思单纯、处处讨喜。
可这些形容词放在一起,根本就是矛盾的。一个宁国公府的女儿寄住在荣国公府,虽然说是堂亲,可那边林黛玉身为贾母的亲外孙女还自觉寄人篱下,难道惜春就能幸免吗?
更何况,惜春从小就失了母亲,父亲贾敬也早早出家,就在个人介绍里,都是说惜春是贾珍的胞妹,未曾提及她的父母。
所以综合惜春全书的表现,以及她模糊的身世,有人推测她的身世就和焦大所言的“养小叔子”有关。
二、惜春的身世惜春作为宁国公府的女儿,却长住在荣国公府不说,碰上宁国公府的大事丧事,也不见惜春露面,尤其是他父亲贾敬误食丹药去世,惜春都没有出现在葬礼上,侄媳妇秦可卿葬礼更是没有提及。
不仅如此,惜春仿佛同宁国公府断绝关系一般,刻意回避关于宁国公府的一切,仿佛对某些过往讳莫如深。
当然宁国公府的乱也不是一时,不仅焦大喝醉酒了会骂,就连街上的路人都知道,宁国公府只有府门口石狮子是干净的,随处可见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可见国公府的淫乱到了什么程度。
且不说秦可卿作为儿媳妇,和公公搞在了一起,贾敬去世时正好赶上宫中国丧,尤家姐妹刚被贾珍的妻子尤氏接进家门,就和贾珍父子以及贾琏勾搭上了,很难想象如此情形之下,贾珍和儿媳乱伦是否全府上下都知道却不敢宣扬?
到了惜春这里,只提惜春的胞兄贾珍,却连她父亲贾敬提都不提,甚至连父亲的葬礼都不出席。对一个世家大族来说,很难不怀疑其中有什么难以言说的秘密,惜春的胞兄,到底是一母同胞,还是同父同母尚未可知。
于是便存在一个合乎情理的猜测,惜春的母亲曾经做过什么破败家风的丑事,也许就正是焦大口中那个“养小叔子”的人,也许是因此被大家族威胁着自尽,也许是搞乱伦生下了惜春。
惜春毕竟是贾府的血脉不能销毁,只能让她不入流的母亲死去以给她留下一个清白。
因此,就连惜春的身世都连带着有一丝隐晦的意味,只提胞兄不提父母。惜春是贾家的亲血脉这一点毋庸置疑,可到底是谁的女儿却不好说,所以就只好在给外人的介绍里说,贾珍的胞妹。
由此可推测,贾敬同辈的兄弟可能才是惜春的亲生父亲,而贾敬的亲兄弟贾敷早早去世,同辈的还有贾母这边的贾政和贾赦。从全书来看,贾政似乎恪守礼节,做不出勾搭嫂子这种事,相对而言贾赦反而是好色。
再加上红楼一书中,贾母说话向来都是把三春归成自己的亲孙女,从来没有说什么侄孙女。
王熙凤算计管家的时候,也是把惜春归为自己一房的。
我正愁没个膀臂......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只等有热灶火坑让他钻去罢。
连迎春都被说成是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惜春却提也没提,真是蹊跷。
再加上从前都是长子贾赦当家,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当家大权才落到贾政头上。
这一系列变化和无意识暗示,似乎都承认了惜春是贾母的亲孙女,是贾赦和贾敬妻子乱伦所生,也就对应了焦大口中“养小叔子”一事。
惜春作为宁国公府出来的人,当然不可能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哪怕自小养在贾母跟前,惜春也应当在宁国公府生活过,见识过那些肮脏不堪的事情,小小年纪震惊已经难以抒发,又怎么能在震惊之后依旧天真烂漫、心思单纯呢?
就连她自己也说,她好好一个姑娘,凭什么叫他们那些人给毁了?可见惜春来到荣国公府和众姐妹一块生活,不仅是贾母的疼爱,也有她自己挣扎出泥泞的决心,这一点倒是和电视剧《知否》里明兰求到老太太身边请求庇护颇为相似。
三、 青灯古佛第四春惜春的心冷嘴冷是被尤家人明面上说道出来的,贾母身边的人却从来没有这么认为过,相反还说她心思单纯、处处讨喜。
可见,惜春同宁国公府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和事是撕破了脸的,懒得装出一副单纯的样子。她对他们是失望的,她更救不了那些自愿在泥沼中沉沦的人,只能后退一步保全自己不受污泥的沾染。
也许是成长环境导致的,惜春可以说是一行人中最能看破繁华假象的人,就连刘姥姥也曾评说惜春,也许是天上的神仙转世。
《红楼梦》中神仙转世的人可不多,惜春却能在列,可见惜春的心性很早就特别通透了,这也暗示她在大家族破败之时青灯古佛一生的结局。
惜春小小年纪在荣国公府住了这么些年,贾母对她疼爱有家,甚至将作画大观园的责任交给她,可见对她的重视。
惜春向来都是人冷冰冰的,她和妙玉关系最好,也能和小尼姑玩到一块去,却在抄检大观园时能轻而易举地将丫鬟入画推出去,用一个宁国公府的丫头换取自己断绝关系的决心。可见惜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存在愤恨因素的,恨过之后,心死如灰,只求保全自己。
眼见着大厦将倾,昔日风光的小姐公子都比着凄惨,惜春终于受够了大家族的桎梏,义无反顾青灯古佛后半生,这也应了之前提及戴花时“今生戴花,来世漂亮”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