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1. 《中国肛肠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2023年版
2. 《肠道微生物与健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发布
3. 《女性尿路感染预防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2023年更新
大部分人每天都会洗脸、刷牙、洗澡,甚至饭前洗手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卫生习惯。但有多少人会认真清洗自己的肛门?
或者说,有多少人觉得清洗肛门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一个羞于启齿的话题,甚至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事实是,肛门清洁的习惯,关乎个人卫生,还和很多疾病的预防息息相关。
曾经有一位患者来就诊,他四十多岁,事业有成,但近半年总觉得肛门瘙痒不适,特别是晚上睡觉时痒得难以忍受。
他起初以为是痔疮,自己买了一些药膏涂抹,可症状一直反反复复,甚至出现了渗液和肿胀。
检查后发现,他患上了肛周湿疹,而罪魁祸首竟然是不良的清洁习惯。
肛门为什么需要特别清洁?人体的肛门是消化道的出口,每天承接着大量的排泄物,其中含有细菌、毒素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疾病的物质。

如果清洁不当,残留的污物会引起局部炎症,还可能成为病菌滋生的温床。
很多人上完厕所后只是简单用卫生纸擦拭,但卫生纸的清洁力非常有限,一些微小的残留物仍然会附着在肛周皮肤上。
特别是对于有肛裂、痔疮、肛周湿疹等问题的人来说,清洁不彻底可能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经常清洗肛门具体能预防哪些疾病呢?
1. 预防痔疮痔疮是现代人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尤其是久坐久站的人群,发病率极高。痔疮的形成与血液循环不畅、排便习惯不良以及局部刺激密切相关。

如果肛门长期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细菌滋生会导致炎症,进一步加重痔疮的症状。
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习惯用水清洗肛门的人群,痔疮的发生率比仅用纸巾擦拭的人低了约40%。
这说明干净的肛门环境,能够减少局部刺激,降低痔疮发作的风险。
2. 预防肛周湿疹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肛门周围瘙痒、红肿、渗液,甚至出现糜烂。很多人误以为是痔疮,结果自己乱用药,反而加重病情。
而导致肛周湿疹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肛门清洁不当。

肛门区域的皮肤比较敏感,如果长期受到粪便残留、汗液浸渍或者过度摩擦,就容易引发皮肤炎症。
保持肛门干净和干燥,是预防肛周湿疹的关键。
3. 预防肠道感染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不洁的肛门会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
有时候,我们的手会无意间接触到肛门区域,如果手部清洁不到位,病菌就可能通过口腔进入肠道,引发胃肠道疾病。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经常清洗肛门的人,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比不清洗的人低30%以上。
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良好的肛门卫生习惯,能有效减少腹泻、痢疾等肠道疾病的发生。

女性的尿道较短,如果肛门清洁不到位,粪便中的细菌可能会污染尿道口,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大肠杆菌,是导致女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它恰恰广泛存在于粪便中。
研究表明,女性如果在如厕后正确清洁肛门(从前向后擦),并定期用温水清洗,尿路感染的风险可降低50%以上。
这对于容易反复尿感的女性来说,尤为重要。
5. 预防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肛瘘,导致长期的慢性感染。
而导致脓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细菌侵入肛门腺体,形成感染。
如果肛门长期不清洁,细菌就更容易在肛周皮肤和腺体内繁殖,增加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保持肛门清洁是预防肛周脓肿的重要措施。
6. 预防性传播疾病一些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梅毒、淋病,可以通过肛门传播。

如果肛门清洁不当,病原体就更容易在这个区域滋生,增加感染的概率。
对于有肛交行为的人群来说,肛门清洁尤为重要。
使用温水清洗,并配合适当的抗菌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7. 预防肛裂肛裂的主要原因是排便过于用力、粪便过硬,以及肛门局部的皮肤损伤。
但很多人不知道,不洁的肛门环境也会加重肛裂的症状。

如果肛门周围的细菌过多,伤口更容易感染,延长愈合时间。
在治疗肛裂时,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并适当使用温水坐浴。
如何正确清洗肛门?· 建议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可以使用专门的肛门清洁器,或者直接用温水冲洗。
·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因为这些产品可能会破坏肛周皮肤的天然屏障。
· 擦拭时尽量用柔软的湿巾或温水,避免过度摩擦导致皮肤损伤。
· 晚上洗澡时可以顺便清洗肛门,确保一天的污垢彻底清除。

· 对于痔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温水坐浴,有助于缓解不适和促进血液循环。
肛门清洁并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而是关乎健康的重要习惯。
很多疾病的发生,其实都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密切相关。从今天开始,养成清洁肛门的好习惯,让自己远离疾病的困扰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