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给中国取了一个霸气的名字,沿用两千多年,从未有过更改!

牛哥说文史 2025-02-11 07:36:54

在中国悠悠历史长河中,秦始皇嬴政无疑是一位震古烁今的人物。他的雄才大略、非凡气魄,不仅实现了六国的统一,开创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还为中国取了一个霸气十足且沿用两千多年未曾更改的名字——中华。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历经多年征战,横扫六合,将分裂已久的华夏大地重新汇聚于一个政权之下。统一后的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往昔的王号已无法彰显他的无上功绩与尊崇地位,于是他首创“皇帝”一词,自号秦始皇,期望秦朝的统治能千秋万代,皇位在子孙后代中世世代代传承不息。

秦始皇在诸多方面展现出卓越的开创性,而“中华”这一名字的诞生,更是意义深远。“中华”二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政治寓意。

先看“中”字。秦朝定都咸阳,此地位于古时所认知的中原地带的核心区域,也就是如今的陕西咸阳。中原,本义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字在此不仅实实在在地指代了中原地带,更有着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中国历代统治者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自傲情绪,认为自己所建立的王朝乃天下的正中心,是受万民敬仰、万国来朝的天国上朝。秦始皇统一广袤江山后,自然也秉持这种心态,认定秦朝疆土是天下居中之地,而秦朝疆土之外的区域,则多被视为蛮夷之地。这种“居中”的观念,深刻影响了后世皇朝,成为一种长久的文化心理。

再谈“华”字。它与上古传说中的贤者华胥有着紧密联系。在传说里,华胥是女娲和伏羲两位人类先祖的母亲。华胥踩到雷神的脚印后,通过天人感应生下了伏羲和女娲,故而拥有人类先贤的名号。更为重要的是,华胥还是炎帝和黄帝两位炎黄部落首领的远祖,有着“人祖”“始祖母”的尊称。华胥的这些特殊身份,使其在精神层面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可以说华胥是华夏的根源所在。而且华胥氏族发祥于华山,这更为“华”字增添了独特韵味。秦始皇巧妙地将秦首都的地理位置与神话中的美好寓意相结合,把“中”和“华”两字合二为一,创造出了“中华”这个意蕴深厚的词汇。

尽管秦朝最终二世而亡,秦始皇设想的千秋万代统治未能实现,他的后代血脉也被项羽屠戮殆尽,辉煌一时的阿房宫更是在项羽的大火中化为灰烬,但“中华”二字却顽强地保留了下来,并随着历史的演进,愈发深入人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的概念不断传承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它逐渐成为一个被全体中国人广泛认可的概念,我们的整个民族也以“中华民族”自称。1902年,梁启超先生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这一表述,并深刻阐释了“中华”二字的内涵:“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当时,中国因西方列强的入侵,部分国人从曾经天朝上国的极端自傲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传统皆是糟粕,中华民族天生落后。而梁启超先生的这番话,如同一记警钟,唤醒了那些在自怨自艾中险些放弃的人们。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华民族在困境中奋起,“中华”的荣耀再次被人们铭记与珍视。

当革命思想打破了旧有的思想局限,民族自豪感和荣耀感被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四个字的含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人们开始以“中华儿女”自称,这一称呼承载着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自豪,以及对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念。

除了“中华”,中国在历史上还有众多别名。例如“华夏”,最早见于《尚书》中“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是“华夏”二字首次载入史册的记录。古印度在其着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记载对中国的称呼为“Cīna(梵文)”,据说这一称呼来源于“秦”的音译。当时秦国常年与西戎作战,秦国的故事被西戎传播到西域,使得“秦”成为古印度人对中国的泛称。

“中华”这一名字,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从秦汉的大一统盛世,到唐宋的辉煌灿烂,再到近现代的艰难探索与伟大复兴,它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勇前行的精神纽带。

在古代,中华大地孕育出了璀璨的文明。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领略到中华的魅力与富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展现了中华儿女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爱、礼义、忠信等价值观,成为维系社会秩序与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进入近现代,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磨难。列强的侵略、封建王朝的腐朽,使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然而,“中华”二字所蕴含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中华儿女在困境中不屈不挠。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到戊戌变法的谭嗣同;从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李大钊、毛泽东等,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书写着中华儿女的壮丽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二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高铁奔驰在祖国大地,成为中国速度的象征;5G技术引领全球通信变革;航天事业不断取得突破,“神舟”系列飞船遨游太空,“嫦娥”奔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等成果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在文化领域,中国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这个由秦始皇赋予中国的霸气名字,两千多年来从未更改。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苦难,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未来的征程中,“中华”必将闪耀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