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战士们拼死掩护将军突围,下城墙后却被将军用枪瞄准

强强看历史故事 2024-11-10 09:36:44

1937年,战士们拼死掩护将军突围,下城墙后却被将军用枪瞄准

南京保卫战期间,光华门外发生了一幕令人费解的场景:一位负伤的中国将军,不是对准冲锋的日军,而是将手中的配枪对准了自己的部下。这些战士刚刚还在拼死掩护将军突围,现在却成为了将军枪口下的目标。在战火纷飞的南京城,将军为何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个看似荒诞的举动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这位宁可以死相逼也要让部下撤退的将军,他到底是谁?

一、从军报国:广西农家子弟的从军之路

世人皆知李绍嘉将军是抗日英雄,却鲜少有人知晓这位将军的从军之路竟始于一场意外。1898年,在广西武鸣县的偏僻山村里,李绍嘉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时的广西,匪患猖獗,乡村凋敝。李家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李绍嘉本该延续着这份生计。

1917年春天,一支军阀部队进驻武鸣县城。一天,年轻的李绍嘉正在田间劳作,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枪声。原来是当地一伙土匪趁着军阀部队换防之际,闯进了邻村抢掠。李绍嘉放下农具,拿起祖传的猎枪,召集村里青壮年组织起乡勇团,成功击退了土匪。

这一战,引起了驻扎在县城的粤军团长的注意。团长亲自来到李家,劝说李绍嘉参军。19岁的李绍嘉,就这样走上了从军之路。入伍后,李绍嘉被分配到粤军教导团。与其他新兵不同,李绍嘉格外刻苦。白天操练之余,晚上还要自学军事理论和战术。

1918年冬天,粤军某部在剿匪行动中遭遇伏击,李绍嘉所在的教导团奉命增援。在这场战斗中,李绍嘉凭借着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带领一个班绕到匪徒后方,成功切断了匪徒的退路,立下了第一功。

此后,李绍嘉在军中表现出色,很快就从一名普通士兵升任到排长。1922年,他又在一次围剿战中,带领部下智取匪窝,活捉了一名臭名昭著的匪首。这一战役让李绍嘉的名字在粤军中传开,不到25岁就被提拔为连长。

1924年,粤军改编,李绍嘉被调往广州军事教导团任教官。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机遇。当时,孙中山先生正在广州筹建黄埔军校。因为教学成绩突出,李绍嘉被选派到黄埔军校担任战术教官。在军校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现代军事理论,这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李绍嘉随军北上,在多次战役中屡立战功。到1931年,他已经是一名团长。九一八事变后,李绍嘉多次请缨要求调往抗日前线。1932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被任命为某师参谋长,开始了他的抗日征程。

抗战全面爆发前,李绍嘉已经是468旅副旅长。从一个农家子弟到抗日将领,李绍嘉用了整整20年时间。这20年里,他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到一处新驻地,都要亲自带人测绘地形,研究战术。这个习惯,在后来的南京保卫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血战光华门:将军与战士并肩作战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了"大陆第8号令",命令所有部队向南京发起总攻。468旅接到的命令很简单:死守光华门,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日军从这里突破。

光华门是南京城东北方向的一个重要关隘。这里地势开阔,城墙高大,是日军必经之路。李绍嘉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部署防御工事。他命令工兵连在城墙外围挖设了三道交错的战壕,在城墙上设立了多个机枪阵地,还在城门洞内堆积了大量沙袋。

12月10日凌晨,日军开始了第一波进攻。一支约200人的突击队,在坦克和重炮掩护下向光华门推进。李绍嘉没有立即命令部队开火,而是等日军进入预设伏击圈后才下达射击命令。第一波进攻就这样被打退了。

但这只是开始。当天上午9点,日军调来了更多火力。这一次,他们集中了12门150毫米重炮,对光华门展开了狂轰滥炸。在炮火的掩护下,日军分三路向城墙发起冲锋。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李绍嘉亲自来到一处机枪阵地。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操作机枪的战士已经负伤。李绍嘉接过机枪,对准密集的日军阵型就是一通扫射。这一幕被很多战士看在眼里,大家的士气为之一振。

中午时分,日军的进攻稍有减弱。李绍嘉抓住这个机会,带领一队战士冒着炮火冲出城门,对日军发起突然反击。这次行动虽然冒险,但成功打乱了日军的进攻节奏,为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

下午,战斗进入最惨烈的阶段。日军投入了更多兵力,包括几辆轻型坦克。城墙上的守军伤亡惨重,但在李绍嘉的指挥下,依然顽强抵抗。当弹药开始短缺时,李绍嘉命令后勤人员把城内居民捐献的铁器融化,制成简易手榴弹。

当天傍晚,一发炮弹在李绍嘉附近爆炸,炸伤了他的左臂。卫兵要求他后撤治疗,但他拒绝了。相反,他拿起望远镜,继续观察战场态势。就在这时,他发现日军正在城墙西侧集结,准备发起新一轮进攻。

李绍嘉立即调整防御部署,命令预备队向西侧增援。这个决定再次挫败了日军的进攻企图。入夜后,战斗仍在继续。李绍嘉带着伤臂,在城墙上来回巡视,指挥战斗。当看到战士们弹药不足时,他就把自己的配枪和子弹分给他们。

12月11日凌晨,日军在积蓄力量后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这一次,他们出动了大批重型火炮,对光华门展开了长达两小时的轰击。李绍嘉指挥部队且战且退,利用每一寸阵地消耗敌人的力量。白天的战斗中,他先后在三个危急的地方组织反击,其中两次都是亲自带队冲锋。

到了11日深夜,形势已经极其危急。城墙多处被炸毁,守军伤亡过半,弹药所剩无几。但李绍嘉和他的战士们仍在坚持战斗,直到接到撤退命令的那一刻。

三、生死抉择:枪口之下的无奈与坚持

1937年12月12日凌晨两点,南京卫戍司令部下达了最后的撤退命令。此时的光华门一带,战况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城墙多处被炸塌,日军的炮火仍在不断轰击,硝烟弥漫整个战场。

李绍嘉接到撤退命令后,立即组织部队分批撤离。他将剩余的几百名战士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由重伤员组成,由医务人员护送;第二梯队是轻伤员和技术骨干;第三梯队则是战斗力最强的完整建制部队,负责掩护其他人撤退。

撤退时的场景异常惨烈。日军的照明弹不断升空,炮火封锁了主要撤退路线。第一梯队在医务人员的掩护下,借着夜色成功突围。然而,就在第二梯队准备撤离时,日军发现了撤退迹象,立即加强了炮击。

在这种情况下,李绍嘉临时改变了计划。他命令第三梯队立即展开反击,吸引日军火力。这支由一百多名战士组成的队伍,在弹药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向日军发起了自杀式冲锋。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第二梯队争取撤退时间。

第二梯队成功撤出后,留下来的战士们纷纷请求继续掩护李绍嘉撤退。这些战士中,有的是跟随李绍嘉多年的老部下,有的是刚从军校毕业的年轻军官。他们都表示愿意留下来殿后。

就在这时,一发炮弹在附近爆炸,又有几名战士受伤。李绍嘉看着这些伤亡不断的部下,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他拔出了自己的配枪,对准了这些要求殿后的战士。

这一幕被后来撤退的战士回忆:将军站在城墙残垣上,左臂上的伤口仍在流血,右手持枪指着战士们,命令道:"立即撤退!这是命令!违令者就地枪决!"

战士们仍然不愿离开,有人甚至向前走了几步。李绍嘉立即对天鸣枪示警,并命令在场的几名班长强行带走这些不愿撤退的战士。最终,在班长们的劝说和押解下,这些战士才不得不撤离。

李绍嘉是最后一个离开阵地的。在撤退前,他命令工兵连将剩余的弹药和物资全部销毁,以免落入敌手。当他从城墙上下来时,天已经开始发亮。几名负伤的战士仍在城下等候,他们是偷偷留下来的,执意要等将军一起撤退。

在撤退途中,李绍嘉和这些战士又遭遇了多次日军伏击。他们且战且走,利用地形隐蔽和分散突围的方式,最终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12月12日中午,李绍嘉带领最后这批战士到达了预定的集结地点。

这次突围后,468旅幸存的官兵在江北地区重新集结。统计显示,在光华门战役中,该部共阵亡官兵近300人,重伤150余人。而当初李绍嘉用枪威胁撤退的那批战士,大部分都活了下来,后来成为了抗战中的骨干力量。

四、坚守军人本色:战后的李绍嘉将军

从南京突围后,李绍嘉率领残部向北撤退,辗转来到了山东境内。1938年初,他接到上级命令,要求部队就地改编,编入第五战区序列。在军队重组期间,李绍嘉坚持严格训练,同时积极补充新兵,使部队的战斗力得到迅速恢复。

1938年4月,日军发动徐州会战。李绍嘉所部被派往台儿庄地区参战。在这场著名的战役中,他采取了与光华门战役类似的战术:利用地形优势,设伏击圈,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薄弱环节。这次战斗,他的部队共歼敌3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战后,有记者采访李绍嘉,询问他在南京保卫战和台儿庄战役中的经验。李绍嘉只说了一句话:"打仗就是要打,该死守的时候死守,该撤退的时候就撤退。"这种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正是他一贯的作风。

1939年,李绍嘉升任师长。在新的岗位上,他特别重视对年轻军官的培养。每次作战部署会议,他都要求参谋人员详细记录,作为培训教材。他还经常组织军官们研究作战地图,讨论战术运用,分析以往战例得失。

1941年春,李绍嘉在一次战斗中再次负伤。这次是右腿中弹,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才能下地行走。在养伤期间,他仍然坚持处理军务,每天都要听取作战汇报。当医生建议他去后方静养时,他拒绝了,说:"我的地方就在部队。"

1942年,李绍嘉开始着手编写作战手册。他根据多年实战经验,将各种战术要点、指挥技巧和实用经验编成教材。这本手册后来在军中广为流传,被誉为"实战派将领的经验总结"。

1943年,李绍嘉的部队被调往豫北前线。这时的他已经是位战功赫赫的老将,但他依然保持着严格的作风。每次战前侦察,他都要亲自到前线查看地形;每次战后总结,他都要详细分析得失,从不回避失误。

1944年底,在一次阻击战中,李绍嘉再次展现了他的指挥才能。面对日军的优势兵力,他采取了"小部队游击、大部队伏击"的战术,成功阻止了日军的推进,并重创敌人一个联队。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已经年过半百的李绍嘉仍然坚持在一线指挥。当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他立即召集各级军官开会,强调要保持军纪,严禁对平民和缴械投降的日军实施报复行为。

战争结束后,李绍嘉收到了多个地方政府的邀请,希望他出任要职。但他都一一婉拒了,选择继续留在军队。他说:"我是军人,只会带兵打仗。"直到1949年,他才正式卸任军职。

退役后的李绍嘉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将自己在战争年代积累的军事著作和作战笔记捐赠给了军事院校,作为教学参考资料。这些资料中,既有具体的战术分析,也有对军人品格的深刻思考,成为后人研究抗战历史的重要资料。

五、英烈永存:后人对李绍嘉将军的缅怀

1952年2月,李绍嘉因长期积劳成疾,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出后,许多昔日的战友和部下前来送别。在追悼会上,一位曾在光华门战役中被李绍嘉用枪逼退的老兵带来了一面锈迹斑斑的军旗,这是当年468旅的旗帜,被他秘密保存了十五年。

1955年,军事科学院开始收集整理抗战史料时,专门成立了"李绍嘉将军事迹研究小组"。通过走访幸存的战友和家属,他们收集到大量珍贵资料。其中包括李绍嘉在南京保卫战期间的作战日志、各类军令文书,以及他在战后撰写的军事著作手稿。

1960年,一批在台儿庄战役中与李绍嘉共同作战的老战士组织了一次私下聚会。他们回忆起,李绍嘉在战场上总是穿着普通士兵的服装,从不佩戴将官标志。这种做法不仅避免了成为敌人狙击的目标,更拉近了与士兵们的距离。

1975年,南京市民间开始自发收集抗战史料。一位老人提供了一张珍贵的照片,显示的是1937年12月10日李绍嘉在光华门指挥作战的场景。照片虽然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他站在城墙上用望远镜观察战场的身影。这张照片后来被收入南京抗战纪念馆。

198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军事博物馆特别设立了"李绍嘉将军纪念专区"。展出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支手枪。据介绍,这就是李绍嘉在光华门战役中用来逼退部下的那支配枪,由一位老战士保存多年后捐献。

1995年,李绍嘉的几位老部下在整理往年资料时,发现了一份未完成的手稿。这是李绍嘉晚年开始写的回忆录,虽然只完成了开头几章,但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他在南京保卫战期间,曾专门安排人手保护城内的文物古迹。

2000年,南京的一所中学在校园内建立了"李绍嘉事迹陈列室"。陈列室里除了展示历史照片和文物,还原创了一系列漫画,用生动的方式向青少年讲述这段历史。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描绘光华门战役的组图,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

2010年,一部以李绍嘉为原型的纪录片开机拍摄。摄制组走访了多位历史见证者,其中包括几位百岁老兵。他们的讲述补充了许多历史细节,比如李绍嘉在战时经常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伤病员,自己则只吃一些粗粮充饥。

2015年,军事研究人员在整理战时文献时,发现了李绍嘉关于城市防御战的一份建议书。这份写于1937年的文件,详细分析了城市防御战的特点和战术要领,其中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参考价值。

2020年,李绍嘉的故乡为他建立了纪念馆。纪念馆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展示了这位抗战将领的一生。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个实景还原区,重现了光华门战役中指挥部的场景。来访者可以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年的战争氛围。

1 阅读:101
评论列表
  • 2024-11-11 06:41

    语不惊人死不休 小编撒尿在床头。若无黄汤灌一肚,而今依旧无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