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仅有的完整保存的两个班:无一人牺牲,是如何做到的?

强强看历史故事 2024-11-22 09:38:37

上甘岭战役仅有的完整保存的两个班:无一人牺牲,是如何做到的?

在上甘岭战役中,有两个战斗班组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12军31师91团8连4班和15军45师134团5连4班,他们在整个战役中无一人牺牲。在这场激烈的战役中,许多连队都伤亡惨重,甚至全军覆没。能够保持完整建制的班组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毫发无损。这两个班组是如何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保全全班人员的?他们采取了怎样的战术?他们的指挥员又是如何带领全班战士在敌人猛烈进攻下守住阵地的?让我们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揭开这个令人惊叹的战场奇迹。

一、战前准备与战术部署

1952年10月31日,91团接到命令,要在次日晚间接防上甘岭597.9高地。团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制定了详细的轮战计划。这个计划与此前作战方式有着本质区别:每个连队只打一天,无论伤亡情况如何,到了晚上就必须撤下来,由下一个连队接替。这样既能保持阵地上的建制完整,又能让官兵看到希望。

8连作为第一个上阵的连队,在当晚就开始了细致的战前准备。连长张守信召集各班班长,逐一分析了地形图,重点强调了每个阵地的特点和防御要求。4班被分配到九号阵地,这是597.9高地最危险的前沿阵地。

4班班长沈金来和副班长蔡兴海根据连部要求,立即展开了更加细致的准备工作。他们首先将9名战士分成了四个战斗小组,每组由一名老兵带领一名新兵,剩下的一人作为机动力量。这种编组方式保证了每个战斗单元都能在经验丰富的老兵指导下高效作战。

在装备准备上,4班采取了独特的方案。他们不仅检查了每一支冲锋枪的性能,还特别准备了大量手榴弹和爆破筒。每个战士都被要求熟记不同武器在不同距离上的使用方法:50米开外用冲锋枪,30米左右投掷普通手榴弹,25米内使用加重手榴弹。

最关键的准备工作是对阵地地形的勘察。11月1日傍晚,沈金来带领全班人员提前两小时到达九号阵地,仔细观察地形特点。他们发现阵地右侧有一处隐蔽的凹地,可以作为观察哨的位置;左侧有一块突出的岩石,适合设置火力点;而正面则有一片较为开阔的区域,这里将是敌人最可能的进攻方向。

根据地形特点,4班制定了详细的防御方案:在正面区域设置交叉火力封锁带,在左右两侧设立补充火力点,并在每个战斗位置都预先设置两到三个机动转移阵地。同时,他们还特别注意了与相邻十号阵地的火力配合,在可能的情况下约定了相互支援的信号和方式。

天色完全暗下来后,4班开始了工事构筑。他们采用"品"字形布局,将观察哨、火力点和预备位置有机结合。每个战斗位置都挖设了单兵掩体,并用坚固的材料加固。特别是在正面的主要火力点,他们还设置了双层防护,确保在遭到炮击时仍能保持战斗力。

二、关键战术创新

11月2日凌晨,4班在构筑工事时遇到了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前期激烈的战斗,阵地上遍布弹坑和战壕残骸,常规的堑壕挖掘方式难以实施。班长沈金来在巡查时发现,传统的沙袋防护墙在密集炮火下根本无法支撑,必须寻找新的防护方案。

经过反复勘察,4班发现了一处被炮火掩埋的半截坑道。这个发现启发了他们开创性的战术设想:利用地形优势,将防御工事与坑道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他们立即着手扩建这处坑道,将其改造成能容纳全班人员的地下指挥所。

在工事构筑上,4班创造性地采用了"品"字形三点一线布局。主火力点设在中央,两个副火力点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三个火力点之间通过战壕相连。每个火力点都配备了两到三个预备阵地,可以根据战斗情况灵活转移。这种布局既保证了火力的密集程度,又为战术机动预留了空间。

为了解决弹药补给问题,4班在每个火力点都设置了小型弹药库。他们将弹药分成三类:近距离用的手榴弹,中距离的冲锋枪弹药,远距离的步枪子弹。每类弹药都按照作战预案的用量进行精确配置,并在不同位置预置备用弹药,确保战斗中能够就近取用。

在火力配置上,4班采用了独特的"梯次射击"方案。当敌人发起进攻时,远距离由步枪手负责狙击,中距离由冲锋枪手进行火力压制,近距离则由手榴弹手和爆破手负责阻击。这种火力配置方案确保了在不同距离都能保持有效的火力覆盖。

为了应对敌人的炮火袭击,4班在每个火力点之间都修建了交通壕。这些交通壕不是直线设计,而是采用"之"字形,每隔五米就设置一个转弯,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炮弹的杀伤范围。同时,在转弯处还设置了简易的防炮洞,可以在炮击时提供临时掩护。

最具创新性的是他们的观察哨设置方案。他们在主阵地前沿20米处设立了三个观察点,每个观察点都配备了隐蔽的撤退通道。观察哨采用两人一组的轮换制度,每次值守不超过30分钟。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对敌情的持续观察,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观察员的安全。

在通信联络方面,他们创造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战场信号系统。由于无线电设备有限,他们利用哨音和手势建立了详细的联络密码。不同的哨音代表不同的警报信号,不同的手势则表示具体的战术动作。这套系统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全班在激烈战斗中仍能保持有效的协同。

每个战斗小组还配备了专门的工具包,包含简易医疗器材、修补工具和应急口粮。这些工具由专人负责保管和维护,确保在战斗中能够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三、战斗中的临机应变

11月2日上午10时,敌军开始对597.9高地展开猛烈炮击。4班观察哨通过预先设定的信号系统迅速报告:敌军炮击呈现出由疏到密的规律,每隔3分钟增加一轮火力密度,炮弹主要集中在阵地前沿50米范围内。

根据这一情报,沈金来立即下达了分散隐蔽的命令。全班人员按照预先演练的方案,迅速转移到不同的防炮洞内。他们采用了独特的"三三制"轮换方案:三人一组,其中一人负责观察,一人准备战斗,一人短暂休息。这种轮换制度确保了在持续炮击下仍能保持战斗力。

当天11时30分,敌军的第一波进攻开始。4班观察哨发现敌军采取了分散渗透的战术,约40人分成多个小组,利用炮火形成的弹坑逐步推进。面对这种情况,4班立即启动了"分段阻击"方案。位于左翼的况厚胜和陶园林组成的小组负责远程火力,他们利用地形优势,精确打击敌军前出人员。中路的高学良和李元万则以连续投掷手榴弹的方式,迫使敌军不得不改变进攻路线。

在战斗最激烈时,敌军一个小组突然从右侧发起突击,试图切断4班与十号阵地的联系。韩道存发现这一动向后,立即与相邻阵地展开协同作战。他通过预先约定的信号,请求十号阵地提供火力支援,同时指挥向太金和安文成两人利用交通壕快速转移,形成了对敌军的侧翼包抄之势。

下午2时,敌军炮火突然转向后方纵深阵地,4班预判这是敌军准备发起总攻的信号。沈金来立即调整防御部署,命令全班进入预设阵地。他们采用了"品"字形阵地的变形战术:将原本固定的三个火力点改为机动火力点,可以根据敌军进攻方向随时调整。

果然,15分钟后敌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这次进攻与上午不同,敌军采用了多波次冲锋的战术。4班依托事先构筑的多层火力网,采取"打一点、转一点"的灵活战法。当敌军在一处突破时,相邻火力点立即展开交叉火力支援。特别是在第二波冲锋时,蔡兴海带领的预备组及时补充到被打击最激烈的中路阵地,稳定了战斗局面。

傍晚时分,敌军的进攻逐渐减弱,但他们改变了战术,开始用狙击手骚扰4班阵地。对此,4班采取了"隐蔽反狙击"的方法。他们在战壕中设置了多个诱饵,同时由老兵组成的狙击小组轮流值守,专门对付敌军狙击手。这种方法不仅保护了己方人员,还造成了敌军狙击手的损失。

入夜后,4班依然保持着高度警惕。他们创造性地使用了"明暗配合"的战术:在可能的敌军进攻路线上设置照明弹,同时在暗处布置火力点。一旦发现敌军活动,立即发射照明弹,而己方则利用黑暗中预先瞄准的射界进行精确打击。

四、战场补给与后勤保障

在11月2日至3日的激战中,4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战场补给问题。由于敌军的持续炮击,正常的补给线多次被切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4班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补给方案。

首先是弹药补给。4班在战前就建立了分散储存制度,在每个战斗位置都预先储存了足够24小时作战的弹药。他们将弹药分成三个等级:即时弹药、战备弹药和应急储备。即时弹药就放在战斗位置附近,便于随手取用;战备弹药存放在防炮洞内,作为补充;应急储备则藏在地下坑道中,作为最后保障。

11月2日下午,当主阵地的即时弹药消耗过半时,班长沈金来立即启动了预案。他命令每个战斗小组派出一名战士,利用战壕网络从不同方向向储备点转移。这种分散式的补给方式,既确保了补给的连续性,又降低了被敌军发现的风险。

水和食品的补给更具挑战性。由于战斗强度大,战士们的体力消耗很大,但常规的热食供应完全无法实现。4班采取了"分散储存、就近补给"的方案。每个战斗小组都配备了两天份的压缩饼干和水袋。他们在防炮洞中设置了简易的补给点,利用战斗间隙进行补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4班在战前就准备了便携式净水器。当储备水即将耗尽时,他们利用战壕中收集的雨水和露水,经过净化后作为应急用水。这个创新性的做法,解决了持续作战中的饮水问题。

医疗保障是另一个关键问题。虽然全班无人牺牲,但在激战中难免有人受到轻伤。4班在每个战斗小组都配备了一个简易医疗包,内含止血带、绷带和消毒药品。更重要的是,他们创造了一套"就地救治"的方法。当有战士受伤时,相邻战位的战友能够在保持战斗的同时,为伤员进行简单处理。

装备维护也是保持战斗力的重要环节。在战斗间隙,4班实行轮换制维护武器。每次休息时,都有专人负责检查武器状态,及时处理因过度使用而产生的问题。他们还创造性地使用防水布遮盖武器,防止泥土和雨水影响武器性能。

通信设备的维护同样重要。由于无线电设备有限,4班主要依靠有线电话进行通信。为了保证通信线路不被炮火切断,他们采用了多路并行的布线方式,并在关键节点设置了备用线路。每条通信线都埋设在战壕底部,并用防水材料包裹,确保在恶劣天气下仍能正常使用。

后勤保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事维护。连续的炮击对防御工事造成严重破坏,4班采取了"实时修复"的方案。他们将修复材料分散存放在各个防炮洞中,一旦发现工事受损,就立即组织就近的战士进行修复。为了提高修复效率,他们还预制了多个砂石袋,随时可以用来加固受损部位。

五、战斗经验的即时总结与运用

11月3日下午,战斗间歇期间,4班在地下坑道召开了简短的战评会。这次会议不同于常规的战后总结,而是在战斗过程中进行的即时经验交流。每个战斗小组都提出了在实战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况厚胜率先报告了关于敌军炮击规律的观察结果:敌军的炮击通常采用"三三制",即三轮点射后改为三轮片射,随后是三轮密集覆盖。基于这一发现,4班立即调整了防炮部署,在敌军点射阶段就提前转移到预设位置,大大减少了伤亡风险。

陶园林和李元万提出了关于弹药使用的新发现。他们在战斗中注意到,敌军进攻时往往会选择地形的凹陷处作为临时掩体。针对这一特点,他们建议将手榴弹的投掷角度稍微调高,这样可以更好地打击藏在凹处的敌军。这个建议立即在全班推广,显著提高了手榴弹的命中率。

高学良总结了夜间作战的经验。他发现敌军在夜间活动时,往往会在地面留下独特的痕迹:踩踏的草丛方向、移动时带起的细微声响。基于这些观察,4班制定了更细致的夜间警戒方案,将观察重点放在这些细节上。

韩道存分享了与邻近阵地协同作战的经验。他建议在预设的联络暗号中增加方位信息,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指示敌军位置。比如,用不同的哨音组合来表示"敌军在某个方位活动",这大大提高了战场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蔡兴海提出了关于阵地转移的创新方法。他发现,如果在转移时采用"二一二"队形,即两人断后、一人转移、两人警戒,可以既保证安全又提高效率。这个方法很快在班内推广,成为标准转移程序。

向太金总结了装备维护的经验。他发现在泥泞地形作战时,武器容易进泥,影响性能。他建议在武器上裹一层防水布,只露出必要的操作部位,这个简单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武器进泥问题。

安文成则分享了战壕修筑的改进方案。他注意到,原来笔直的交通壕很容易被敌军炮火瞄准,如果每隔三米做一个折转,不仅可以减少炮击的效果,还能为转移提供更多掩护。

最后,沈金来对这些经验进行了归纳和补充。他特别强调了要将这些经验立即运用到实战中。为此,4班立即开始对防御工事进行调整,对战术配合进行完善。他们在原有的"品"字形布局基础上,增加了机动转移通道,形成了更灵活的防御体系。

这些经验的即时总结和运用,使得4班在随后的战斗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他们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快速调整战术方案,确保了防御的持续有效性。特别是在应对敌军新的进攻方式时,这些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