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来临,腿部先知?提醒:双腿出现3个异常,建议尽早检查CT

雨真说品质生活 2025-03-31 09:51:1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资料:《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23年第46卷第4期,第125-133页《中国肿瘤临床》2024年第51卷第2期,第78-86页《现代肿瘤医学》2022年第30卷第18期,第3428-3435页《中华医学杂志》2023年第103卷第12期,第891-899页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版)

当肺部深处悄然滋生恶性肿瘤时,您的双腿可能已经察觉到异常信号。

很多患者直到咳血或胸痛才发现肺癌,然而殊不知,腿部的微妙变化或许早已在提醒您体内的"定时炸弹"正在倒计时。

肺癌,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目前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均高居榜首。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达到91.4万例,死亡病例约71.5万例。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45岁以下患者比例从十年前的8%上升到如今的14.7%。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他们并非因为呼吸道症状就诊,而是因为腿部出现的异常变化前来咨询,最终却查出了肺癌。

这是因为肺癌作为全身性疾病,其影响不仅局限于肺部,还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远处器官,包括我们的双腿。

为何肺癌会"牵连"双腿?

肺癌之所以能影响双腿,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肿瘤远处转移,二是肿瘤引起的副肿瘤综合征,三是肿瘤导致的全身代谢异常。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约25%-4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而骨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约占肺癌转移的34%,其中腿部长骨转移尤为常见。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肺癌就像是身体这个大家庭中的'捣乱分子',虽然它起源于肺部,却能远程遥控身体各处,甚至指挥你的腿部出现异常信号。

王教授在一次科普讲座中这样形象地比喻道。

腿部出现的3个异常信号,警惕肺癌可能

异常信号一:不明原因的腿痛

如果您出现不明原因的腿痛,尤其是深夜加剧、休息时不缓解的骨痛,要提高警惕。

这可能是肺癌骨转移的早期信号。

记得一位58岁的张先生,他最初只是感到右腿胫骨处隐隐作痛,以为是老年退行性变引起的,没当回事。随着疼痛加剧,他才到医院就诊。

经过全面检查,发现他右腿胫骨有一处溶骨性病变,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右肺上叶的一个3cm大小的肿块已经转移到骨骼。

肺癌骨转移引起的疼痛与普通的骨关节疼痛有何不同?

1. 持续性:即使休息也不缓解

2. 夜间加重:深夜疼痛常将患者从睡梦中惊醒

3. 局限性:疼痛通常集中在特定部位

4. 进行性:疼痛程度随时间逐渐加重

异常信号二:腿部异常肿胀

肺癌患者,特别是肺腺癌患者,有时会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肿胀。

这常见于肺癌晚期,与肿瘤压迫下腔静脉或产生副肿瘤综合征有关。

去年夏天,一位60岁的李阿姨因左腿突然肿胀来门诊就诊。

她起初以为是天热导致的水肿,自行服用了利尿剂也没见好转。进一步检查发现,她的左下肢深静脉有血栓形成,同时胸部CT发现左肺下叶有一个2.5cm的结节。

病理检查证实为肺腺癌,这是肺癌引起的副肿瘤综合征中的血栓倾向所致。

为什么肺癌会导致腿部肿胀?

1. 肿瘤压迫:肿瘤侵犯纵隔,压迫大血管影响回流

2. 高凝状态:肺癌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栓风险

3. 淋巴转移:肺癌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阻碍淋巴回流

4. 低蛋白血症:肿瘤消耗导致的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

异常信号三:腿部皮肤变化

一些肺癌患者会出现腿部皮肤异常,如腿部皮肤增厚、色素沉着、红斑或结节。

这些改变与肺癌产生的副肿瘤皮肤综合征有关。

北京某三甲医院肿瘤科曾收治一位52岁的男性患者,他因双小腿前侧出现对称性红斑和脱屑就诊皮肤科。经过多次治疗无效后,医生建议他进行全面检查,最终在右肺发现一个早期肺鳞癌病灶。

术后他的皮肤症状逐渐消失,这是典型的肺癌相关的皮肤副肿瘤综合征。

肺癌相关的皮肤表现有哪些?

1. 肢端肥大症:皮肤增厚,手指和脚趾末端变粗

2. 多发性肢端黑棘皮症: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增厚、色素沉着

3. 红皮病:广泛性红斑和脱屑

4. 皮肌炎:特征性的紫红色皮疹,伴有肌肉无力

肺癌早期其他"隐形信号"

除了腿部异常外,肺癌早期还可能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信号:

持续性干咳:超过两周的干咳,特别是无痰或痰中带血丝的咳嗽,需警惕。

气短胸闷:即使轻微活动后就感到呼吸困难,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

体重无故下降:3-6个月内无故减轻体重5%以上。

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短期内多次发生肺炎或支气管炎,且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声音嘶哑:持续2-3周以上的声音嘶哑,尤其是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如何进行肺癌早期筛查?

目前国内推荐的肺癌筛查方法主要有:

低剂量螺旋CT(LDCT):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手段,可降低肺癌死亡率20%以上。

推荐40-74岁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

胸部X线检查:虽然灵敏度较低,但价格便宜,可作为基层初筛手段。

痰细胞学检查:对中央型肺癌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CYFRA21-1、SCC等,可作为辅助判断指标。

高危人群谁应该定期筛查?

1. 长期吸烟者(累计吸烟≥20包年)

2. 有职业性肺部危害暴露史者

3.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者

4. 有肺癌家族史者

5. 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者

预防肺癌的生活建议

1. 远离烟草

"烟草是肺癌的头号杀手"这句话一点不假。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约87%的男性肺癌与吸烟有关。不仅主动吸烟,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戒烟后肺癌风险会随时间逐渐下降,戒烟15年后,风险可降至非吸烟者水平的30%-50%。

2.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减少室内污染物暴露,如:

· 厨房要保持通风,使用抽油烟机

· 避免使用劣质装修材料

· 定期通风换气

· 控制室内PM2.5浓度

3. 均衡饮食

多摄入新鲜蔬果,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预防肺癌。

减少加工肉制品、腌制食品的摄入。

4.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肺癌风险。

5. 定期体检

高危人群应当每年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早期发现肺部异常。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