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进入2025年以来,有哪件事情最具戏剧性,且最能体现“两极反转”这个词的,那一定是TikTok关停事件,这件事情有多戏剧化呢?举个例子,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跟他一比都算是平平无奇。
美国时间1月18日下午,TikTok宣布停止在美运营,让无数网民为之心碎,但很快,仅仅过去一夜,TikTok就又在第二天上午宣布恢复了服务,从关闭到恢复,整个过程还不到24小时,但因此而引发的舆论却是世界性的,而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关停闹剧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拜登与特朗普两人的表现。
说起来也比较有意思,对封禁TikTok这事,特朗普与拜登最初的意见是一致的,都是赞同关闭,不同的是,特朗普赞同关闭只是提出了设想,还没来得及实践,而拜登则是将TikTok禁令落实到实处的人。
但不管怎样说,拜登与特朗普最初都是赞同封禁TikTok的,然而,在2025年的1月19日之前,TikTok真的要面临封禁的命运时,拜登与特朗普居然同时发表了反对意见,又不赞同TikTok的禁令了,可以说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事实上,拜登与特朗之所以最后又不赞同封禁TikTok,原因是各不相同的,拜登不赞同封禁,主要是因为想借这个机会给特朗普挖坑,将是否禁停TikTok的问题留给特朗普解决。
因为当初同意封禁TikTok的禁令虽然是拜登亲笔签字的,但最初提出这一设想的人却是特朗普,拜登想提醒选民认清这一点,继而破坏特朗普在选民心目中的形象。
其次,TikTok禁令是美国参众两院一致同意的,还得到了最高法院的支持,如果特朗普选择不封禁TikTok,那就是在于参众两院作对,也是与最高法院相悖,更是与美国宪法相违背,而如果选择遵循宪法,对TikTok进行封禁,那么特朗普在选民心目中的形象将会大受打击,所谓的maga们恐怕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支持他。
因此,不管是封禁也好,还是不封禁也罢,特朗普都里外不是人,拜登正是深知这一点,才将这个问题甩给了即将上台的特朗普,让他自己选择。
但没想到的是,在这种进退维谷的死局中,特朗普居然找到了一条生路。首先,特朗普宣布自己将会寻找解决办法,暂停封禁TikTok,借着,还没到规定的1月19日,1月18日,TikTok就自己宣布停止了服务,因为停服事件发生在拜登任内,所以这个锅还是得由拜登来背。
趁着这个机会,特朗普又站出来振臂高呼,表示要“拯救TikTok”,把自己打造成了救万民于水火的救世主,而在特朗普发布了这番话几个小时后,TikTok就又恢复了服务,这样一来,特朗普就真的成为了挽救TikTok的大英雄,本来拜登是想让特朗普背黑锅,结果却被特朗普反将一军,可以说是输麻了。
不过拜登虽然输麻了,却并不意味着特朗普就大赢特赢,因为特朗普虽然让TikTok恢复了服务,但这并不是永久的,而是只有90天,相当于是判了TikTok一个缓刑。
如果特朗普在这段时间内不能找到解决TikTok禁令的办法,那么最终TikTok也是难逃被封禁的命令,到那时特朗普又该如何挽救自己在选民心中的形象呢?
最重要的是,如果再来一次类似的封禁事件,无疑会令更多的美国民众反感政府,毕竟现在已经有不少的美国民众跑到了中国的小红书上,并在上面玩的不亦乐乎,而这些最初的目标就是为了反抗美国政府。
如何保住TikTok,保住自己在选民中的形象,重新树立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信心,这些都是特朗普上任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