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19岁凭“林黛玉”爆红,26岁身家亿万,41岁皈依佛门

甜心萌喵兔 2024-12-09 23:00:01

提起陈晓旭,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林黛玉,这个名字和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几代人的记忆里。1987年版的《红楼梦》,让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话剧演员,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林妹妹”。

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天选黛玉

1982年,中央台打算把这部古代名著拍成电视剧,于是开展了全国性的海选活动。得知《红楼梦》剧组正在寻找合适的演员,男友毕彦君鼓励她去尝试,但陈晓旭却有些犹豫,认为自己资历尚浅,难以与众多名演员竞争。

王扶林导演此次选角,偏偏不青睐经验丰富的演员,他更看重的是演员身上那份与角色契合的青春气息和纯真气质。

陈晓旭很快就收到了面试邀请,于是她出发去北京了。陈晓旭感觉有种神秘力量在指引她,让她投身于林黛玉这个角色。

面试当天,北京突降大雨,陈晓旭被淋湿,显得楚楚可怜,身上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忧郁气质,这与林黛玉的形象不谋而合,深深吸引了导演组的目光。

而陈晓旭对原著的熟稔,对林黛玉的理解,更让王扶林导演感到惊讶。为了检验她是否真正理解了妙玉这个角色,王扶林现场出了个关于妙玉判词的问题来考她。陈晓旭把台词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而且全对,最后得到了王扶林的肯定。

即使如此,王扶林心中仍有顾虑。陈晓旭虽然气质独特,但容貌并非惊艳,演技也略显稚嫩,能否胜任女主角,他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他试着问陈晓旭:“换一个角色,你愿意尝试吗?”陈晓旭的回答却充满了自信和对角色的执着:“如果我去演别的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去演了别的角色。”

这份笃定,最终打消了王扶林的疑虑,陈晓旭成为了饰演林黛玉的六个候选人之一。

陈晓旭尤其喜爱《红楼梦》,对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境遇和多愁善感的性格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她觉得,自己和林黛玉的命运是如此相似,冥冥之中,似乎注定要与这个角色相遇。

而87版《红楼梦》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陈晓旭的出色演绎,更离不开整个剧组的精益求精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王扶林导演为了这部剧,甚至辞去了演播的职务,全身心投入到剧本的创作和演员的选拔中。他邀请了沈从文、曹禺、周汝昌等一批著名红学家参与剧本的讨论和修改,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原著的精神内核。

正是这种对艺术的纯粹追求,才成就了87版《红楼梦》的经典地位。剧组对每个小细节都精益求精,让人看了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部剧里的东西,好多都是直接从研究所借来的,老古董级别的,像荷包、绣品那些,都是从康熙、乾隆年间传下来的。

化妆师杨树云为了设计出更符合人物形象的妆容,仔细研读了原著,并独创了“拉吊牵引”的化妆方法,通过拉起演员的头发,让她们在低头颔首时抬眼看人,完美地展现了古代女子的含蓄和内敛。

陈晓旭身穿一件白底青花的上衣,头发扎成麻花辫,看起来很安静,和林黛玉的样子挺像。而陈晓旭在剧组的生活,也展现出她活泼开朗的一面,与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点子很多,经常和剧组的伙伴们一起玩耍,制造各种乐趣。

例如,她曾假装肚子疼,让大家成功搭上部队的车返回城里;也曾给王扶林导演起绰号,称他为“寂寞小男孩”。这些生活中的小片段,展现了陈晓旭性格的多面性,也让她与剧组的伙伴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87版的《红楼梦》一经播出,立马吸引了众多观众,成为了大家喜爱的经典电视剧。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起初有人褒贬不一,后来却越来越受欢迎,被公认为“最出色的林黛玉”。

这份成功也给陈晓旭带来了困扰。林黛玉太有名了,以至于后来不管她演哪个角色,观众都很难把她和林黛玉分开,这种被角色定型的无奈,最终让她选择了淡出影视圈。

离开荧屏的陈晓旭,并没有就此沉寂。她凭借《红楼梦》的热度以及自己商业眼光,进入了商界,开了家广告公司。由于很多广告主都是她的粉丝,她的公司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时间,年营业额就达到了上亿元。

“名门之秀五粮春”这句五粮液广告语,就是出自她的智慧构思。在商界取得成功的陈晓旭,并没有沉迷于名利,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陈晓旭无意间邂逅了佛学,这让她在心灵上得到了安宁。她开始研读佛经,思考生命的真谛。可能是有缘,也可能是拍《红楼梦》时接触佛学,让她埋下了这颗种子。现在,佛学又回到了她的生活中,慢慢变得至关重要。

巧合的是,宝钗的扮演者张莉,也曾在拍摄《红楼梦》期间对佛学产生浓厚兴趣,甚至一度想要出家。

这段经历,是他们之间独有的美好记忆。张莉提到和陈晓旭的最后一次聚首,总是忍不住眼眶湿润。那是陈晓旭去世前一年,张莉回国探亲,两人相约见面。陈晓旭有点不舍得,就把已经走了的张莉叫回来,想多聊会儿。

张莉急着回重庆赶飞机,没怎么理会陈晓旭的留恋,就随口说了句:“不急,咱们以后再打电话。”她做梦也没料到,这竟然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几个月后,张莉在加拿大得知了陈晓旭去世的消息,顿时悲痛万分,后悔不已。

这次离别,也让她更加珍惜与亲友相处的时光,再也不会轻易打断别人的话语,生怕留下遗憾。2007年,42岁的陈晓旭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她的离去,引发了无数人的惋惜和怀念。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她放弃了西医治疗,选择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人觉得她过分沉浸在林黛玉的角色里,结果情绪低落,身体出了问题。了解陈晓旭的人都知道,她并非是沉溺于角色无法自拔,而是对生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在《艺术人生》节目中,朱军问陈晓旭,饰演完林黛玉后,她是否觉得找不到新的戏拍了,心里有些失落。

陈晓旭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她说自己并没有感到失落,只是有些迷茫,而迷茫是因为智慧不够。她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名利,而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这种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林黛玉的精神内核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陈晓旭选择了皈依佛门,法号妙真。她希望能够以一种平静和完整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不愿通过医疗手段延长生命,却让身体承受更大的痛苦。她对生死的理解,超越了常人的认知,也让人们更加敬佩她的勇气和智慧。

陈晓旭的林黛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引发人们对生命、爱情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林黛玉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经典无比。而陈晓旭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艺术的追求,也将继续激励着后人,去追寻更加美好的生活,去创造更加辉煌的艺术。

主要信息来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