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足0-1沙特!赛后传来各界媒体专家的声音,中国无缘世界杯

顾雅琪 2025-03-25 11:13:13

国足又输了,这回是0比1输给沙特,被人家双杀了,真是让人心里难受。日本倒是提前三轮就拿到世界杯门票了,澳大利亚也5比1大胜印尼,看着人家都挺好的,就咱们国足不争气。现在国足才6分,跟印尼巴林并列小组第四,想出线真是难上加难了。

说实话这场比赛虽然输了,但比分还算能接受,毕竟沙特实力比咱们强。不过这过程真是有点惨,没红牌之前国足虽然被动,但还有进球的可能。那张红牌不但让国足更被动了,还让国足丢球后想扳平都难了。结果果然丢球了,输球也就顺理成章了。现在国足想出线是真难,下一场打澳大利亚必须得拿下才行。

林良铭那一脚真是踢得太高了,直接踢到人家头上去了,裁判也没办法,只能给红牌。这一下可好,国足少一个人,形势更被动了。本来就打得艰难,这下更是雪上加霜。少一个人之后,国足连控球都成问题,被沙特压着打。虽然王大雷表现不错,扑出好几个球,但架不住沙特一直进攻啊。最后还是被人家攻破了大门,0比1输了比赛。

这场比赛输了之后,国足的出线形势就更严峻了。现在跟印尼巴林并列小组第四,想进前两名真是太难了。后面还要打澳大利亚,那可是亚洲强队,想赢下来谈何容易。就算侥幸赢了澳大利亚,后面两场也得全胜才有希望。这种情况下,国足想进世界杯,真是难于上青天啊。

伊万科维奇这用人真是让人看不懂,李源一之前是主力,这次集训却没进国家队,后来又补招回来,打科威特一分钟没上,今天又替补上场。还有塞尔吉尼奥,折腾半天也没让他出场。比赛90分钟,伊万科维奇60分钟就把换人名额用完了,要是后面有人受伤,可能就得靠球员们硬撑了。这种用人方式,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伊万科维奇的战术安排也受到了质疑,单后腰菱形中场这种阵型可能不太适合客场作战。国足这场比赛退步明显,跟不上对手的节奏,拼抢也不到位,控球也拿不住。虽然王大雷和蒋圣龙表现不错,但整体来看还是差强人意。球员状态不好,再加上上半场吃了红牌,整场比赛都处于被动局面。

很多人都建议让韦世豪去边路,让塞尔吉尼奥打前腰,给张玉宁更多支持。现在的目标就是争取进四强,后面的两个主场得加强进攻。但是伊万科维奇似乎不太愿意冒险,可能是想把塞尔吉尼奥留到更关键的比赛中使用。这种保守的态度,在当前形势下是否合适,确实值得商榷。

媒体人李璇对这场比赛很不满意,觉得之前停联赛让球员出国训练根本没啥用。她特别质疑为啥李源一一开始没进国家队,后来又把他招回来,而且还是在客场打沙特这种重要比赛让他替补上场,这用人让人看不懂。李璇还指出,这场球国足的进攻完全没有章法,别拿林良铭被红牌罚下当借口,他被罚下也说明球队准备不充分,而且是因为一直被对手压着打太着急了。

李璇的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国足这场比赛的表现确实让人失望。进攻毫无章法,防守也漏洞百出,整场比赛都被沙特压着打。虽然最后只输了一个球,但实际上差距可能比比分显示的更大。停联赛让球员出国训练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球员们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这种情况下,国足想要在后面的比赛中有所突破,恐怕难度不小。

李源一的使用确实让人费解,先是没进国家队,后来又补招回来,结果打科威特一分钟没上,这场比赛又是替补出场。这种反复无常的用人方式,很容易影响球员的心理状态。而且在这种重要比赛中让一个刚刚补招回来的球员替补出场,确实有些冒险。如果伊万科维奇对李源一不够信任,为什么还要把他招回来呢这种做法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媒体人赵宇表示,就算咱们场上少打一个人,也应该把塞尔吉尼奥派上场。他上场后能好好把控一下球,别让球老是在人家脚底下。咱现在控球太弱了,得有个能稳住球的人上来,塞尔吉尼奥正好有这本事,该让他上就让他上,别犹豫,说不定能带来点转机呢。国足这比赛策略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啊,十人应战已经够艰难了,还放弃控球,这不是让球员们更累吗塞尔吉尼奥那速度和灵活性,说不定能给球队带来转机呢。

赵宇的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在少一人的情况下,控球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如果能有一个技术出色的球员在场上,至少可以帮助球队稳定一下局面,不至于被对手压着打。塞尔吉尼奥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球员,在这种情况下上场或许真的能带来一些变化。但是伊万科维奇可能有自己的考虑,也许是想把塞尔吉尼奥留到更关键的比赛中使用。

不过,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是否应该放手一搏,值得商榷。毕竟这场比赛对国足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能拿下哪怕一分,对后面的出线形势都会有很大帮助。放弃控球,完全被动挨打,确实不是一个好主意。球员们不仅体能消耗大,心理压力也会很大。如果能有一个技术出色的球员在场上组织一下,或许能给球队带来一些信心。

说到底,国足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一场比赛,而是整个中国足球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青训投入,培养新生代球员。现在的国足队员,大多数都是老面孔了,新鲜血液不多。如果不从青训抓起,长期来看,国足的水平很难有质的提升。日本和韩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重视青训,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球员。

中国足球联赛的制度改革也势在必行,只有提高整体的竞技水平,国足才能有更多优秀球员可选。现在的中超联赛,虽然花钱不少,但是真正能培养出优秀本土球员的并不多。很多俱乐部更愿意花大价钱引进外援,而不是投资青训。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中国足球的未来堪忧。

引进归化球员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实力,但并非长久之计。我们应该更多地着眼于本土人才的培养。只有有了源源不断的本土优秀球员,国足才能真正有希望。归化球员可以作为补充,但不应该成为主要依靠。毕竟,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最终还是要靠本国球员来体现。

国足可以考虑借鉴日本足球的发展模式,注重基础建设和青少年培养。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非常重视足球发展,他们不仅建立了完善的青训体系,还注重足球文化的普及。现在日本队能够连续进军世界杯,并在世界杯上有不错的表现,就是这些努力的结果。

日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他们不仅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联赛体系,还鼓励优秀球员去欧洲踢球,提高自身水平。同时,他们也非常重视足球教练的培养,有很多优秀的本土教练。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当然,照搬日本模式可能不太现实,毕竟两国国情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比如重视青训,鼓励球员留洋,提高教练水平等。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足球才能真正有希望。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如果我们现在不开始,那么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可能还是在原地踏步。

说起来,媒体对国足的关注度确实很高,有时候甚至有点过度了。每次比赛前后,各种新闻报道铺天盖地,对球员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分析一番。这种高度关注虽然体现了大家对足球的热爱,但也可能给球员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球员们本来就背负着全国球迷的期望,如果再加上媒体的过度关注,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有时候一场比赛输了,媒体就会有各种批评声音,这对球员的信心打击很大。其实足球比赛输赢很正常,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媒体的报道如果能更加客观理性一些,或许对球队的发展更有帮助。

当然,这并不是说媒体不应该关注国足,而是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满足球迷的知情权,又要给球员一定的空间。可以多报道一些积极的内容,比如球员们如何努力训练,如何克服困难等。这样不仅能让球迷了解球队的情况,也能给球员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其实,国足完全可以尝试创新战术体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风格。我们不必完全照搬欧洲或南美的打法,可以根据中国球员的特点,开发出适合我们的战术。比如说,中国球员普遍身体素质不如欧美球员,但是灵活性可能更好,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

创新战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练组深入研究,反复试验。可能开始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总能找到适合的路子。日本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的传控足球风格就是在学习欧洲足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出来的。

当然,创新战术的同时,也要注重球员个人能力的提升。再好的战术,如果球员无法执行,也是白搭。所以,还是要从青训抓起,培养全面发展的球员。只有球员的个人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执行各种战术。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投入,但是为了中国足球的未来,这些都是值得的。

0 阅读:11

顾雅琪

简介:顾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