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当当网)
2004年的时候,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的设置,向全世界的华语写作、华语思考致敬;
2019年,我们所处的社会进程很快,仿佛一过了2020年的开年,我们会步入另一个新世界;
2020年,疫情突然来袭,人们居家,我们开始对众多的未来开始遐想;
2022年,时间的眼睛放在哪里呢?是放在过去?还是放在当下?抑或是放在未来呢?
一切都未可知。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创刊20年来临之际,《时间的刻度》应运而生。带着我们大家一起探寻,从过去到现在,时间到底留给我们什么?我们又将从时间中,追溯到什么呢?时间又是否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留下印记?我们又该如何遇见时间的刻度?
在过去的20年,新京报都会评选出每一年最有价值的书籍,从书籍的角度,我们见证了时间,见证了岁月,见证了思想,也见证了思考。更多的是,我们还见证了一切的一切。
(图片来源:当当网)
01我们可以在哪里寻找时间的刻度呢?
关于时间,我们总觉得走得太快,特别是在当下,忽然之间,一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又即将过去了。
当你生活节奏很忙的时候,或许你不曾想过,在匆匆流逝的时间里,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时间,它是否有刻度可言呢?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某一天的某一个大事件会让我们印象深刻。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当我们回看过去,我们看不到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我们同样只能透过那些大事件来感知那个年代。
哪怕是一本书,它的身上同样也有时间的刻度。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出版的“新京报年度好书20年”之《时间的刻度》,不也正是通过书籍的角度来回看过去20年新京报的发展历程吗?
当我们回看历史的长河,我们会发现,人类经历的那些苦难,在面向宇宙的广袤时,显得那么地渺小与微不足道,其间生活着的人类,他们把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光辉通过书籍留了下来,看似细微,却是当时每个时代的故事的核心。
而后来人的我们,当我们再次读起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时,我们便会理解到,原来人类曾经的过去是如何的。就好像《读墓》《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这一类考古类的书籍,伴随着考古的发现,墓穴的科考,呈现出墓主人的一切,无不都在讲述着那个时代时间的刻度。
而像《卡夫卡传:关键岁月.1910-1915》这本书,用传记的方式,及时讲述那个时代一位人物的生命岁月,更是在讲述着那个时代背后的故事。从人物的角度,我们得以窥见那段历史的刻度。
所以,当我们开始深究,时间的刻度在哪里的时候,其实在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了解那个时代,从而明白,时间到底在那个时代刻下了什么,又度量了什么。
(图片来源:当当网)
02人的一生,是否能够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找到确定的自我存在呢?
说起未来,我们总是有很多想法和想说的话。然而,因为未来还未曾到来,所以充满着不确定性。因为不确定,所以我们期待靠近,也害怕靠近。
这一问题的思考,其实来自很多很多人。人的一生,说是很长,但其实也没那么长。在解决完温饱的问题之后,几乎我们所有人便会开始寻找我们存在的意义了。
从自己的一生看,我们最终要以什么样的结果才能对得起这前面几十年的颠沛流离;
从历史的长河看,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到底该如何存在,才能跟随着历史的脚步走;
从整个星球的角度看,我们这样的一个生物,存在了有何意义?不存在了,又该如何?
几乎每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都会默默地探寻这样的问题。当然,比起普通人,诗人、文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探寻或许更加地深入与敏感。
因此,法国作家费德里克.帕雅克在他的书籍《不确定宣言》中,把对这一切的疑问寄放在瓦尔特.本雅明的一生中,用他的思考来找寻这冷酷世界里文明深度,试图在浩瀚中寻得一片孤叶,托起自己的存在。
只是很可惜,书中的人物最后宣告了对这种不确定的未来的探索失败。
在《时间的刻度》这本书中,我们也是在通过对过去二十年的文学作品的探寻,寻找时间的刻度到底在哪里,它又度量了我们人生中什么内容。我想,当我们穿过二十年的岁月时光,我们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我们可以看到时间度量了过去的时间里,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图片来源:当当网)
03纵使微小为沙尘,你会放弃让你自己成为自己的想法吗?
时间对于历史上的小人物来说,是不是就没有意义呢?小人物的存在,比如你,比如我,比如这芸芸众生。
我想我不会。小的时候,每逢放假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老是盯着前方思考着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我,那么会是什么样子呢?
所以,我好像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纵使世界没有我,明天的太阳依旧会升起,任何人的生活都不会受到影响。所以,我对我自己而言,是很重要的。
就像意大利作家卡洛.金茨堡笔下的这本《奶酪与蛆虫》一般,故事讲述的一个四百年前的小人物的生平,被尘封在遍布灰尘的档案袋里,四百年后历史学家把它找了出来,并还给他属于他的尊严。
历史上的小人物,如同你,如同我,真的是多如牛毛。尽管如此,就能说我们不重要了吗?不,我们依旧是每一个重要的个体。
我想,《时间的刻度》里,其实我们不仅见到众生,更应该看到我们每个人生而为人的光芒。哪怕很弱小,但是我们可以让这一点光变得耀眼。就像《人类群星闪耀时》那般,那些历经多年却一直被人们念念不忘的思想光芒,才是时间教会给我们的。
为什么近几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提倡读书呢?主要是因为书籍的跨越性与流传性可以弥补我们人类短短一生的不足。先人们对于时间,对于世界,对于所有一切的诸多思考,都是我们后来人可以学习的地方。
而我们,也能在那些“时间”里,看到了时代的变化,透过书籍,透过文字,我们可以感受时代的变化,记录每一个我们值得被记录的时间。
2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恰恰如此,一切就这样跃然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