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铁煎盐工艺
由汉代牢盆演变而来的盘铁,由若干角组合而成,且历史规制不同。其形状有圆形,有方形,大小不一。由多角切块盘铁组成,大的直径2.5-3米,厚0.1-0.2米,每角重四、五百斤。用盘铁煎盐前,需先做好砌柱承盘、排凑盘面、拌泥嵌缝、芦辫拦围等准备工作,然后从卤池内注卤入盘,起火煮卤,待卤水将干时,投入皂角数枚,卤即结晶成盐。盘铁每昼夜可熬盐5盘左右,每盘成盐约300-400斤,昼夜可煎盐1500-2000斤。
竹盘煎盐
浙、闽、粤海盐产区,当地盐民就地取材,用竹子编制成篾盘,里外周遭都用蜃蛤烧成的石灰涂抹严实,可以起到与盘铁相同的功用,成本低,但耐用程度不如盘铁。根据竹盘的大小,昼夜可煎盐150-200斤。
锅煎盐
锅煎盐需支搭锅灶,形同烧开水的"老虎灶"。一般每灶安置一一锅,或一两锅。在灶门,锅在灶尾,以成盐,锅以温卤。当中起大泡,卤气开始凝结,俗称"起楼",投进皂角,捶而入之,俗称"直"。锅煎盐一昼夜,可成盐14,每约45斤,产盐600余斤。
板晒
板晒即利用近海滩涂的咸泥,通过淋、泼等方法制成盐卤,再将卤水倒至盐板中,经风吹日晒,结晶成盐。
砚台晒
盐工们先用耙子把海水涨潮时浸泡过的盐田耙成细小的泥块,晒两到三天后,将盐泥倒入盐池,踩实,并浇灌海水,后进行搅拌。盐池底部铺有细竹或草席,卤水由此过滤而出,汇集成卤。盐工用时称"黄鱼刺"的树枝进行验卤,浓度达标,则将饱和卤水倒入类似砚台的盐槽中曝晒成盐。用于晒盐的盐槽为黑色天然火山石,依据其自然形状凿刻而成,中间平整,边缘高起,分布于盐田周围,远看似高低不平的砚台,故名"砚台晒"。
砖池晒盐
用砖块等铺成砖池板晒盐。明代对砖池晒盐规定:在傍海近潮处,每灶各毯砖为一晒盐池,每砖一片长八寸,宽五寸,三百片供盐1引(200公斤)。后因砖块体积大小不一,计数麻烦,清代复改为以面积计算,一平方丈为1引。砖池晒盐初期采用摊灰淋卤工艺制得卤水,之后逐步改为纳潮制卤。在离海近处开潮沟,引水为卤,称卤沟;在离海远处,穿泉取水,称卤井。然后在砖铺结晶池四周,铺设用以蒸发制卤的泥池,从头道、二道到九道,将海水引入,次第套晒,渍水成卤。每结晶池旁设一小砖卤井,下雨即引卤入井贮存。砖井旁设有沙格,池小而深,用以储卤和向结晶池加卤。晴天将卤加入砖池曝晒,卤面飘花,后成盐粒,将其扫聚,入筐渍去苦卤,成盐归垣。夏季从早到晚即可成盐,春秋需二日,冬季三四日成盐。每块结晶砖池称作"面",每份滩称作"份",每100份以上盐滩集中区称作"疃(读作tuǎn)"。
泥池滩晒
泥池滩晒是海盐生产工艺又一次重大技术革新,从而完成了从"煮海为盐"到"淋卤煎盐"再到"泥池滩晒"制盐的三级跳发展。盐民们经过数千年的摸索,完成了全柴烧蒸发到全日晒蒸发制盐的伟大创举。
八卦滩和对口滩都属于泥池滩晒。
八卦滩
盐民根据制卤晒盐对滩地的需要,按照八卦、九宫、八门等形制,把晒盐滩地设计成"八卦型"盐田。其周围用纳潮沟围圈,在道路出口的选择上,依据奇门遁术中的开、休、生、伤、杜、景、死、惊八门,只在东北方向和西北方向留有两个出口,这便是开门和生门,除此以外没有出口。这种滩形为早期泥池滩晒的主要滩形,最早出现在清光绪年间,并一直沿用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对口滩
对口滩是由八卦滩演变而来,民国时期开始出现,两者的生产流程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八卦滩自成一体,适合家庭独立操作,而对口滩每份滩只是一个制卤晒盐的单元,还需要其它公共设施为其配套服务。因此,对口滩更适合集体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
最早的晒盐发明者叫陈应功。
陈应功(944-982),字以忠,因平定福建有功被北宋朝廷封授"平闽将军"。相传陈应功被封为"平闽将军"后,就在今涵江的哆头、新埔、美尾以及鳌山等村一带广设盐场,指导盐民晒盐。陈应功先以"砚池试盐",后经总结、推广,改煮为晒。在《重建世祖忠佑圣侯庙》碑上载:"……以其改煎为晒,裕国便民"。在《重修忠佑侯公庙》碑上载:"……且于盐政易薪火而为晒曝,使海滨人共享乐利"。
"(大定)二十三年七月,山东出了个私盐案,人称“日炙私盐案”。
这件事情被记录在《金史·食货志》中:“博兴民李孜收日炙盐,大理寺具'私盐'及'刮咸土'二法以上。宰臣谓:非'私盐'可比。张仲愈独日:'私盐罪重而犯者犹众,不可纵也。'上曰:'刮硷非煎,何以同私?'仲愈曰:'如此,则渤海之人恣刮硷而食,将侵官课矣!'力言不已。上乃以孜同刮硷科罪,后犯,则同私盐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