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儿歌《小小花园》火了。
打开手机刷一下,就会听到熟悉的旋律。
“在什么样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
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
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
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
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
在特别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
种特别大的种子,开特别大的花。”
讲真,歌词很简单,但女孩的颜值太高了,我竟然一连看了好几遍,也被曲子洗脑,不自觉哼了起来。
这个女孩自称黄老师,她是一名幼儿园音乐老师,场景也在教室,里面有孩子们的互动。
短短一首儿歌,数据是很惊人的,让她在短短几天时间,增粉200多万。
很多人在下面留言,搞笑又意味深长。
“我老公已经重复挖了一上午。”
“在小小的公司挖呀挖呀挖,挣少少的工资,不够花呀花呀花。”
“在特别大的企业里面,挖呀挖呀挖,挣少少的工资,都给娃子花。”
“三月,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滴啦哒!四月,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这不白种了吗?”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笑死!这就是《小小花园》能火的原因,它集齐了流量的三要素。
要素一,曲子简单容易记忆且朗朗上口。
看这首歌的词,你基本上听一遍,就能记得差不多,这也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学一首歌,回家就能给父母表演。
在快节奏时代,简单重复的曲子,很容易加深人们的记忆,也能激起大家二创的欲望。
要素二,人物长相甜美,气质佳。
有网友认为,黄老师的气质, 跟章泽天很像,都属于“初恋女友”型。
不管男女,看到这样的甜美气质,都忍不住产生好感。
配合老师引导学生可爱的动作,想不喜欢,都很难。
要素三,有情绪价值。
曲子有治愈效果,就算你心情不好,听几遍也能舒服一些。
歌词和曲子的结合,还很有画面感,你不自觉就会想到美好的事物,三者结合,让人不自觉听了一遍又一遍,也就打通了流量密码。
黄老师是懂流量的,看到视频火爆,连开两场直播。
每次直播间的人数都在10万加,粉丝们的热情肉眼可见,屏幕上飘着各种礼物,价值不菲的嘉年华也有几十个。
黄老师感动泪目,坦言大家刷的礼物,比她一年的工资还高。
这是实话,一个嘉年华大约1500左右,仅这个礼物,就超过她工资很多倍。
也有网友质疑:“为什么一开始唱的是另一个老师,却是黄老师火了?”
其实网上唱这首儿歌的女孩很多,流量大多不错,但能够接住流量的,还是黄老师。
她很敏锐,发现这个视频火了,迅速置顶,并且又发了一个类似的视频,这样就增加了曝光度,配合直播,大家对她的印象自然深刻。
还有人担心:“她火了,会不会辞职去直播?”
黄老师还没有回应,但可以肯定,不管辞不辞职,她都会继续直播,只要不影响教学,就不会有问题。
《小小花园》的火爆,也揭开一个现象,那就是人心向善。
从张同学到董宇辉,再到黄老师,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辨识度。
张同学的视频特色,董宇辉的文学底蕴,黄老师的甜美气质,都是独有的魅力。
这些视频都充满正能量,有料有用有趣,满足了人们的价值需求,看似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
有位作家曾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坏是竞争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能量,拼尽全力。
好是公平,只要你努力,就有机会被认可,网络的发达,给了更多素人展示自己的舞台。
当然,不管好坏都会被传播,就如那2位插队的婆孙,她们自己也没想到,因为插队称为”网红”,黑红也是红。
结果是人们都认识了她们,两人在外旅游,连宾馆都订不到,深夜还在路上游荡。
这就是网络的力量,你优秀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你耍横会让自己寸步难行。
说到底,还是要有敬畏之心,多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谁知道哪个不经意的动作,会让你爆火呢。
人家红凭本事,要不你们不的去试试,不要去红眼病了。
挺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