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最大新闻就是:
“财政部将参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与邮储银行的定增,合计给四家银行注册近5000亿。”
关键这个定增价格是高于市场价格8-20%,但是低于每股净资产的。昨天看了某平台上投资者的讨论:
短期投资者觉得是利好,起码财政部出资参与定投了,相当于给银行注册,关键这个定增价格还高于市场价格,相当于给现在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长期投资者觉得自己利益被摊薄了,毕竟定增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定增之后将导致每股净资产降低。
举个例子,某银行股本100亿股,股价5元对应市值500亿,每股净资产10对应净资产1000亿元;现在以6元定增100亿股,结果就是股本变为200亿股,净资产变为1600亿(定增增加600亿净资产),每股净资产就变成8元导致每股净资产降低了。
为啥要给银行注册,难道银行缺钱吗?
答案:是银行真的缺钱(净资本)。
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然后放贷款,赚的就是息差收入。但是放贷款就会有人违约(俗称坏账)。
例如,一个银行每年赚1000亿,但是每年有500亿坏账,扣除坏账之后,还能赚500亿。 若银行息差收入降低,每件只能赚600亿了,坏账依旧还有500亿,问题哪天坏账突然暴增,会不会导致银行净资产无法覆盖坏账?
我们的银行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地方化债与存量房贷降低都降低了银行的息差收入,同时由于一定问题银行个人经营贷坏账率也在快速增加,这个时候就需要给银行注册增加银行净值本,提高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

未来银行一定是平稳发展了,银行的高速成长期已经过了。目前银行市盈率为6.32倍,估值处于最近十年中等偏上的位置。
博格之前没有买银行,未来也不打算买银行了。配置的红利类基金中含有20-30%银行,红利也算是分散配置了。另外,最新的现金流指数都是明确剔除金融(银行)与地产的。有这样新指数的,说明客户有这样(不配置银行)新需求。
博格之前写了一篇《现金牛+高股息+月月分红,现金流ETF厉害了!》讲到:能赚到真金白银现金流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而且历史也证明,拥有优质现金流的企业股价长期稳健向上。例如,从2016年初至今,富时现金流指数,不仅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还跑赢中证红利指数。
当时有朋友担心,现金流指数是不是有点过度拟合了,才能有这样优秀的历史业绩。现在现金流ETF(159399)已经上市一个多月了,咱们看看业绩对比:

从2月28日-3月28日,短短一个月时间,现金流ETF依旧跑赢沪深300指数差不多2.23%~

自上市之后,现金流ETF(159 399)备受资金追捧,持续资金净流入,最近规模已经超30亿元,是所有现金流ETF中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产品,而且约定“月月分红”(上市不满一个月已经分红一次)。
目前现金流ETF股息率为4.44%左右,喜欢稳健分红的投资者可以研究一下这个产品。
统计数据不易,大家点赞支持。

风险提示:以上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