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虽然是极为正常的自然规律。
但每一次离别,却依然令人唏嘘。
今年春节刚过去一周,就接连传来五位名人去世的消息。
其中,最年轻的也才37岁。
一、
在一众消息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是大S离世的消息。
谁都没能想到,流感并发肺炎,这种听上去再普通不过的病症,却成了压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们纷纷怀念起,当年大S在《流星花园》里的表现。
这才猛地发现,“杉菜”竟然就是大S这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那个在豪门风雨中倔强生长的女孩,始终不愿意低下自己骄傲的头颅;
与此同时,人们也才从各种访谈中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大S。
她的敢爱敢恨,她始终勇敢地向前走,大S的一生似乎比偶像剧还要偶像剧。
可如此偶像剧的人,却在48岁的时候骤然离世。
更抓马的还在于,哪怕是在她走后,围绕着她的争议依旧不断。
突然“深情”的前夫、“只顾玩乐”、pua的家人、毫无实力的现任……
种种争议反而证明了一点,大S注定难被大家忘记。
人生的时间表,从来不按年龄来翻页。
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彝品小米身上。
彝品小米,名气远没有大S大,但在一众自媒体中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存在。
他身负传播彝族文化传统的重任,进入了网络世界。
一首《眼泪》更是让大批听众认识了他,了解了彝族。
大部分网友都认为,现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难再看到如此“野生”的人才。
可谁又能想到,命运就是如此地无常呢?
三十七岁,明明是大有作为的年纪,却只能带着遗憾撒手而去。
经过调查发现,彝品小米的死因应当是突发心脏病造成的。
人们很快联想到他凌晨三点发布的“吃泡面”动态。
大半夜地吃泡面,自然不可能是专门起来吃夜宵的。
更有可能是一直没能吃上晚饭,到这个时候忙完才吃个泡面填个肚子。
事实的确如此,彝品小米的朋友们都强调他平时工作很拼命,压力也很大,熬夜已经成了基本习惯。
二、
人们常说,对于老人来说难熬的是冬天。
然而,武福星却在大年初一当天骤然离世,时年82岁。
对于大部分网友而言,武福星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作为一名相声演员,武福星在相声界的地位可是不容小觑的。
年少的时候,他就跟随苏文茂学艺,打好基础后就开始自己闯荡“江湖”了。
1978年那会,武福星就因为杰出的成绩被评为了国家一级演员。
而后,他又成为了高秀敏的领路人,与她搭档了多起相声节目。
高秀敏也曾多次表示,武福星就是自己的恩师,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武福星的成就还远不止此。
在“父子兵”的努力下,二人成功地将相声带进了海南。
自此之后,想听相声的海南人民再也不需要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也可以实地感受这门艺术了。
也正是在这前一天,台湾男星张立威因病去世。
张立威早年出演了一系列校园电影,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校园敢死队》。
他所扮演的,是一个有点搞笑又有点傻气的角色。
这也很符合张立威的身形:圆润、惹人喜爱。
但半年前的一次出镜,就已经出卖了他的身体状况。
去年五月,张立威露面的时候身形消瘦,堪称“暴瘦”。
当时,张立威笑称自己是减肥成功,安抚粉丝。
如今看来,那会的他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张立威的遭遇也在提醒人们,一旦发现身体有异样,及时就医是最明智的选择。
三、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做学术已然成为一件难事。
倘若,做的是冷门绝学,那就是更考验人的事情。
2月4日,敦煌学家项楚先生离世,令人惋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敦煌学已经成为了国际汉学界的显学,但在国内却不算多么热门的学问。
日本汉学界仗着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嘲讽国内学术界无人,放出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狂言。
口放狂言还不够,还得召开一场国际的研讨会,表面上是为了学术研究,背地里有宣示主权的意味。
听闻这件事,对敦煌稍有研究的季羡林先生就多方打听这才知道川大有个年轻学者也在搞敦煌学。
他便写信请这位学者拿自己的成果去参会,打压一下日本汉学者的气焰。
颇为有意思的是,日本那方收到青年学者的手稿后,就没再继续吆喝自己的心思了。
这人,正是项楚。
凭此一战成名,项楚也没有心生骄傲,而是继续坐冷板凳钻研。
这一钻研,就是几十年。
几十年中,他出版了多本著作和论文集,向世界证明了“敦煌学在中国”。
学术上的成就,令项楚先生成为了权威一般的人物。
尽管如此,项楚也没有丢掉谦逊的品质,以至于与他的交往的人都会感叹:敬重他的学问,但更敬重他的为人。
傲气,是绝对不可能有的。
别的“权威”到了一定的年纪就爱指点江山,但项楚永远是少说话的那个人。
原因很简单,他都在做事,不愿意卷入口舌之争中,更不愿意用自己的名气去让青年学者“闭嘴”。
谦逊、不争,是项楚先生很难得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正如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碾压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也从不“手下留情”。
与此同时,世事的无常又令人深刻地感悟到,生命何等地脆弱。
不论如何,珍惜当下或许是不留遗憾的最好方式。
勇敢地去做,尽可能地少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