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句很流行的话,叫做“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这四大家族,颇有点红楼梦中“贾史王薛”那个味儿。
孔家在当时多有钱?
这么说吧,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秘密调查孔家在美国的资产时,总共查抄了20亿美金,就这还只是在美国的资产。
杜鲁门当时就忍不住破口大骂:“一家人都是强盗!”
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20亿美金,够全美人口吃一年了,丝毫不开玩笑。
这么一个富可敌国的家族,养出个离经叛道的公子哥,也在情理之中。
但孔家家主孔祥熙怎么也没想到,自家儿子能“浪”成那样。
1916年时,孔令侃含着金汤勺出生了。
刚落地就拿金线绣的襁褓裹着,安排了十多个下人轮班伺候,注定这孩子一生都能衣食无忧。
一开始孔祥熙还是很宠这个儿子的,少爷要什么给什么,少爷没想起来要的,当爹的也都提前给备好了。
然而,太过宠溺导致了孔令侃从小就有点儿任性妄为、不学无术。八九岁的年纪就学会给下人们“撒币”,去歌舞厅看漂亮阿姨了。
孔祥熙的思想很简单:做孔家的儿子,可以败家,反正家底儿厚,怎么败也败不完;但绝对不能脑袋空空,走出去给我丢脸。
所以后来,他开始限制孔令侃的自由,经济上照旧,但规定他必须上学念书。
孔令侃一开始也不乐意,但被老爷子抽了两顿后,学会忍气吞声了。
每次被老爹打完,母亲宋霭龄就会心疼的来嘘寒问暖,哭着给儿子擦药,顺便骂两句老爷子心太狠。
也正因这样,孔令侃从小就有些怵他老子,只喜欢粘着自己的亲娘,没钱了也从不问父亲要,反而多去宋霭龄面前撒娇。
而且孔令侃很是机灵,母亲和贵族名媛们交际的时候,他就会一副绅士乖巧的样子,礼貌地上前和大家伙打招呼。
所有深闺贵妇们,都对这个外貌出众、文质彬彬的小少爷颇为赞赏,这也让宋霭龄脸上有光,从而就更加宠爱这小子。
宋霭龄虽然宠他,但有一点和老爷子站在统一战线,就是一定得送他去读书。当时家里花了大价钱,把他送进了当时美国纽约可最好的寄宿学校里。
公子哥很不满,于是到了学校后,他一心想着“怎么让学校开除自己”。
孔令侃每天翻墙出去鬼混,带着舍友去歌舞厅挥霍,几百美金一瓶的洋酒跟开可乐似的一扎一扎开;
和同学打架斗殴,同时交往了上百个女朋友,然后满不在乎的跟校长说:“不行就开除我咯。”
种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让孔令侃成了个名副其实的“狗见愁”,都知道孔家有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少爷。
孔祥熙气的吹胡子瞪眼,但每次又会拿出大把钞票摆平事端。
就这样,在孔令侃不断踩雷,和孔祥熙不断给他擦屁股的循环下,孔令侃终于从学校毕业了。
给他毕业证那天,孔祥熙和校长,都松了口气。
1936年,20岁的孔令侃毕业回国以后,老爷子就安排他去了孔公馆办事处做个半大官儿。
从名字也看得出来,这其实就是他们家自己的产业,孔令侃天天“出外勤”,从没露过面。
说是出外勤,其实就是带着狐朋狗友们去上流歌舞厅鬼混。
或许是小时候跟着母亲参加各种太太聚会多了,孔令侃看着舞池里面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们,竟有些兴致缺缺,总觉得她们太过稚嫩,身上缺了点女人味儿。
有一次参加上流舞会时,孔令侃一个人在角落里都快打瞌睡了。鼻尖飘过一抹甘甜花香,瞬间让孔少爷来了精神。
他抬头一看,一位身段儿婀娜、盘着卷发的成熟女子,刚巧从他身边路过,那阵幽香便是从她身上传来的。
女人穿着修身墨色旗袍,狐狸毛皮草慵懒的搭在肩上,衬的她脖颈修长白皙,好看的像暖玉一样。
孔令侃心动猛地一悸,目光再也无法从女人身上移开。
他看着女人单手举红酒,目光柔和又勾人的和人轻笑交谈,眼角那颗泪痣更是点的恰到好处,但莫名有股子熟悉的感觉,总觉得在哪儿见过。
女人似乎注意到了这边热烈的目光,略带疑惑回过头,目光流转间就锁在了孔令侃身上。
孔令侃见她看自己,呼吸不由的一窒,然后便有些气恼。
想他孔少爷什么女人没见过,怎么就被人一个眼神儿给勾的失魂落魄,传出去他这张帅脸往哪搁?
想着,他冷笑一声,站起身走向女人,然后不客气的伸出一只手将她环绕,在女人略显惊讶的目光中,从她身后取了杯酒,然后朝她挑眉举杯。
他这副样子,让女人没忍住笑出了声,孔令侃正要生气,对方一句话把他打断:“几年没见,都长这么高了?”
这时孔令侃对她的熟悉感越来越深,直到对方再次开口:“怎么,不记得我了?五年前你和你舅舅打架的时候,还是我在一边儿拉的呢。”
这下孔少爷彻底记起来了。
这女人是自己舅妈的亲妹妹啊!
孔令侃从小无法无天,舅舅宋子文向来有些看不惯他,几年前他闹着不愿去美国上学,在家摔碗砸墙的。
宋子文上来就给了他两巴掌,老爷子虽然也打他,但从来没打过脸,孔少爷当时就崩溃了,嘶吼着就要上去跟舅舅“干仗”,亲妈和舅妈一起上都拦不住。
后来和舅妈一起来做客的张贻如见到了,连忙也跟着来劝架。
她一露脸,孔令侃的脾气就消了大半,只是傻愣愣的看着她,情不自禁吐出一句“你可真漂亮,我去留学也行,等回来了你嫁给我。”
当时在场所有人都忍俊不禁,那时候张贻如已经嫁人了,而且比孔令侃大了十来岁,他们都没有放在心上,只当时少爷在给自己台阶下。
到了美国以后,天天换女友,到处鬼混,孔令侃自己也忘了这茬儿,如今再见张贻如,只觉得有些熟悉。
想起往事,孔令侃来了兴致,他眼中带着兴奋:“嘿,当时我还说要娶你做老婆呢!”
张贻如媚眼微挑,不置可否,只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然后笑着自己喝酒去了。
这副瞧不起人的样子,让孔令侃备受打击,孔少爷在大上海呼风唤雨,你这是什么态度?
张贻如此时还是有夫之妇,虽然和丈夫常年分居,但她并没想过离婚,对这个只知道啃老,不求上进的毛头小子也不感兴趣。
见对方不依不饶,她也只能无奈的敷衍几句,匆匆离开了。
这次见面以后,孔令侃一直都对张贻如念念不忘,还多次找母亲打听她的情况。
母亲一开始没当回事,后来见他很是上心,甚至都没心情出去花钱败家了。于是心中警铃大作,觉得这小子可能是来真的。
在母亲的多次警告,和张贻如的反复拒绝疏远之下,孔令侃最终才遗憾的放弃了这段单相思。
风月场放浪了十多年,孔少爷唯一一次真心想求娶的人,竟然还看不上他。
自尊心受挫的孔少爷开始短暂的发奋图强了,心想一定得干出点儿事业来。
当他跟父亲说这件事儿的时候,孔祥熙竟然有些感动,觉得自家儿子终于长大了。
于是当时就安排他去中央信托局,做了“常务理事”。
不过,孔少爷并没有安生的工作多久,比起用工作“治疗情商”,他觉得还是去喝酒打牌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更好。
于是他很快就又过上了以前的生活,把孔祥熙气的吹胡子瞪眼。
像孔令侃这样的公子哥,平日里一起厮混的也都是名门望族的少爷们,其中有个人,便是清末官僚资本家——盛家的少爷盛升颐。
盛升颐比孔令侃大了快二十岁,但也是个没正行的花花公子,他听说了孔令侃“想求娶大自己17岁的女人被拒”后,对他颇为敬佩。
当时就带着他去歌厅打牌,并且信誓旦旦跟他说:“我知道你喜欢成熟那挂的,你放心,兄弟我一定给你找个更合适的女人!”
孔令侃确实喜欢成熟的女人,盛升颐在和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注意,孔少爷已经在朝着他怀里的娇妻白兰花抛媚眼儿了。
说起这个白兰花,很不简单。
白兰花出身烟花之地,是夜上海曾经最有名的名伶,她在风月场合混迹多年,却人如其名,看着就自带点儿清冷感。
不仅男人们喜欢她,就连向来瞧不上风尘女的太太名媛们,也都喜欢跟她交朋友。
因为白兰花漂亮,擅长交际,说话不会把自己姿态放的太低,又会巧妙地把人捧得很高,所以女流们也喜欢跟她交朋友。
孔令侃的亲妈宋霭龄,就经常跟她相约,二人几乎要成了闺中密友。
但无论她多有名,在那个年代,她一个青楼女子,想做普通人家的妾室都是几乎不可能。
而她却凭着自己的手段,勾搭上了名门盛家公子盛升颐,还顺利做了他的正房太太,可见这个女人有多厉害了。
孔令侃一边感谢盛升颐,目光一边在白兰花山上游走,面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从那以后,经常会喊着盛升颐来家里跟他打牌,还总是以“自己母亲想闺蜜了”的名义,让他带着太太白玉兰一起来家里。
时间长了,白玉兰和孔令侃之间走动越来越密。
有一次盛升颐夫妻又来了孔家,趁着盛升颐有事暂且走开那会儿工夫,孔令侃就直接一屁股做到了白兰花身边,然后目光放肆的打量她。
白兰花媚眼如丝,毫不惧怕。
她本身也没有多爱盛升颐,说白了盛少爷不过是她逃离风尘、跻身上流社会的跳板罢了,比起四十多岁的盛升颐,她确实对这个更年轻、更有钱的孔少爷更感兴趣。
她身上散发淡淡兰香,将脸贴在孔令侃耳畔呢喃:“你可知道我比你大了17岁呢?”
孔令侃嗅着香气,有些心猿意马,却故作惊讶:“姐姐竟然有四十岁了?怎么看着如此年轻,我还当是十八岁的小姑娘呢。”
一句话逗得白兰花娇笑出声,二人互换眼神,彼此心意便已经知晓。自那以后,他们变开始了长期的私会。
时间久了,盛升颐也多少猜到了妻子和孔令侃的关系。
但当时的孔家如日中天,两家也有很多生意行的合作往来,为了一个女人,还是个风尘女人得罪孔家,确实不太划算。
在盛老爷子的威压之下,盛升颐即便再不痛快,但还是忍气吞声,和白兰花离了婚。
他们一离婚,孔令侃和白兰花之间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孔少爷甚至直接买了一处豪宅,然后跟白兰花同居到了一起。
二人的风花雪月闹得满城皆知,孔家这边也觉得丢了老脸,但这个“刺儿头”从小就不服管教,孔老爷子也毫无办法。
后来为了远离家里的叨扰,孔令侃甚至直接带着大把财产,带着白兰花搬去了马尼拉定居,彻底不再管孔家。
1939年,已经多年没和家中联系的孔令侃突然发来一封电报,孔祥熙老爷子看完之后,险些昏过去。
电报上写着:我要和白兰花结婚了,跟你们知会一声。
宋霭龄看了电报以后,也气的大病一场……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不孝子玩玩就算了,竟然还真的要跟这个比自己大了十几岁、二婚的青楼女结婚!
但是他们除了生气,又有什么办法呢?
小时候就管不住这个混小子,现在更加管不住他了。
到这时候,孔家已经彻底放弃这个不争气的“孽种”了,孔祥熙甚至扬言:倒要看看他还能荒唐成什么样子?
可谁承想,这竟然是孔少爷最后一次“荒唐”了。
不知是白玉兰真有手段,还是孔少爷确实突然转性,他和白玉兰结婚以后,曾经的混球样子,全都改变了。
他不在鬼混,反而开始回上海创业,借着孔家的东风,加上白玉兰在后面为他出谋划策,短短两年时间,就让他的公司赚的盆满钵满。
看着儿子这样,孔祥熙两口子都有些惊讶,他们面面相觑,只夸“他终于出息了”。
或许,娶了白玉兰,也算他孔家的福气?
谁知道呢?
只能说这个女人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