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交流的时候,或是给人分享石头的时候,总会有人以“老师”的称呼来评价你。在赏石的初期阶段,我们往往充满热情与新奇感,急于将自己的发现和见解分享给他人。这时候,可能自己会不自觉的扮演一个“老师”的角色,潜意识中试图将自己对石头的认知强加给别人。当然,也不排除是有人对你的认可,觉得“老师”之称理所当然。
就像每当有人称我为老师的时候,我是觉得有点不敢当的,毕竟在交流的时候,我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审美,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身上。每个人的经历、背景和情感都不一样,他们看待石头的方式自然也各有千秋。即使在石头领域上比他人更有见解,也只会分享观念,有的只是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玩石心得,并没有所谓的高低之分。玩石的乐趣就在于分享,在于畅所欲言,共同进步,才能在玩石的圈子里越走越远。
在奇石面前没有老师,有的只是学生。连古代米芾那样的大家也要拜石,更何况是我等呢?真正要为师的,只能以石为师。赏石是一种快乐,玩石是一种趣味,藏石是一种满足,而深入达到悟石这一境界,则更多的是一种自律,是一种苦趣,一场修行,也是开始自我的反思,以石为镜,视石为师,昭见真我,学会石头那份不为外物所动的从容与淡泊。
玩石,也最忌讳以自己的观点去指点别人。这种行为往往不仅显得自大,而且忽视了每个人对石头的欣赏和理解。一个真正的玩石爱好者,只会懂得在交流中分享经验和感受,而不会强行输出自己的观点。他们会用平等、谦虚的态度与他人探讨玩石的乐趣,从别人的反馈中获取新的启发和思路。这种相互学习互相尊重的氛围,才能让玩石的圈子更加和谐、更加富有活力。
玩石,也是自己成就自己。在玩石的过程中,自己的玩石境界提升更多地需要自己去探索、去领悟,而不是通过向别人灌输自己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水平。玩石,从来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无需向他人证明自己,而是自己成就自己。都说了,能玩在自己喜欢里才叫玩着,而不是玩给别人看,那样子也只是附庸风雅罢了。一个人的成就来源于自己,只有读懂自己,方可读天下。交流只是为了让自己吸取到更多,了解到更多,能不能领悟完全是靠个人。
在玩石的世界里,不管你是充当一位“老师”的角色,还是一位“学生”的角色,不管是老师做的够不够格,还是学生做的够不够好,我们都不要玩深沉,观石不语,自娱自乐,或许容易失去玩石的乐趣。玩石最怕就是孤芳自赏,哪怕石头再不起眼,只要是心中所爱,都可以分享,只有在与人的交流中,思想碰撞中才能与时俱进,我们的玩石水平才会有所提高。或许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件事情上,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还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