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上午A股市场呈现“指数普跌、个股惨淡”的格局。截至午盘,上证指数报3366.45点,下跌13.76点(-0.41%);深证成指报10872.55点,下跌83.10点(-0.76%);创业板指报2242.40点,下跌25.82点(-1.14%)。两市总成交金额达1.31万亿元,较昨日放量1558.23亿元,但指数却逆势走低,表明市场存在明显的“量价背离”特征——资金博弈激烈,但情绪偏向谨慎。

从个股表现看,沪深两市仅1317家上涨,3980家下跌,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格局:
1.防御性板块(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公共事业)逆势飘红,部分龙头股受业绩稳健或政策利好支撑;
2.高估值赛道(如新能源、半导体、AI概念)大幅回调,成为拖累指数的主要因素,反映市场对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进行阶段性获利了结。
值得警惕的是,中小盘股跌幅普遍大于大盘股,市场“跷跷板效应”凸显,短期题材炒作或面临流动性收缩风险。

1. 外资态度谨慎:北向资金(陆股通)延续近期净流出趋势,合计净卖出约XX亿元,显示外资对国内经济复苏节奏及外围不确定性仍存疑虑;
2. 内资博弈加剧:主力资金通过ETF、量化交易等渠道加速调仓,深市成交金额(8163.81亿元)占比超六成,或指向资金向消费、科技等板块倾斜;
3. 游资短线活跃:创业板指虽下跌1.14%,但其成交金额(3954.25亿元)维持高位,表明部分资金仍在挖掘超跌反弹机会。
四、技术面观察:关键支撑面临考验1.上证指数:跌破3400点整数关口后,下方3350点附近形成短期支撑,但若午后未能企稳,可能进一步下探3300点心理关口;
2.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均线系统呈空头排列,尤其是创业板指已跌破2250点中期支撑位,若午后放量跌破2200点,则可能触发更大级别调整;
3. 量能信号:尽管今日成交额突破1.3万亿元,但未能带动指数回升,表明“下跌放量”可能预示后市仍有抛压释放风险。
五、政策与基本面:短期扰动交织1. 国内经济预期:1-2月工业生产、消费等核心数据即将公布,若低于预期可能加剧市场观望情绪;
2. 政策落地节奏:新质生产力扶持政策(如人工智能、高端装备)进入细则阶段,相关板块或迎来结构性机会;
3. 外围风险: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叠加地缘政治波动,可能对全球资产定价形成扰动。
六、个人观点与策略建议(一)、短期策略:
1.控制仓位:市场尚未出现明确反转信号,建议保持中性偏防御姿态;
2.聚焦确定性:优先布局低估值蓝筹股(如银行、公用事业)及政策受益方向(如新型城镇化、国产替代);
3.规避风险:远离高杠杆题材股及业绩预告不佳的标的。
二、中长期逻辑:
1.经济复苏主线:随着政策红利释放,消费、制造业升级等领域有望成为下半年核心驱动力;
2.科技成长机遇:AI、新能源产业链的长期竞争力仍存,可逢低布局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
(三)、风险提示:需警惕“业绩雷”爆发及美联储政策转向引发的流动性紧缩风险。

(注:本文分析基于公开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