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生产的罐头数量稳居世界第一,每年出口超过300万吨,占全球供应的四分之一。
令人费解的是,这个罐头大国的消费者却对它并不“感冒”。在中国,罐头被冷落在货架一角,人均消费量甚至不到1公斤,而欧美国家的罐头消费量却轻松达到几十公斤。
为何国人只生产却不吃?
罐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
它最初是为了解决远洋航行和战争中食品储存的问题,由法国人尼古拉·阿培尔发明。通过高温杀菌和密封技术,罐头可以长期储存且无需添加防腐剂,很快成为工业时代的食品革命产品。
在一战和二战中,罐头作为军需物资得到了空前发展,并且逐渐走向欧美国家的日常餐桌。
战后,罐头在欧美不仅是日常食品,还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1893年,广州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罐头工厂,生产的主要是豆豉鲮鱼等南方特色食品。
当时的中国仍是一个农业社会,大部分人口连温饱都难以保证,更别提消费罐头这种昂贵的“舶来品”了。随后,朝鲜战争成为罐头工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战争中军需物资短缺是个大问题,罐头以其便捷耐储存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战场。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支持军事和经济发展,政府迅速推动罐头产业。
1950年代,中国的罐头产量从每年几千吨跃升至数万吨。然而即使是水果罐头,依旧是普通百姓难以企及的奢侈品。
六七十年代,罐头成为中国人过节送礼的“高档品”。在那个年代,一瓶黄桃罐头的价格相当于一斤猪肉,很多人买不起,只能在过年或探亲访友时作为珍贵礼物带上一瓶。
东北地区因工业化程度较高,罐头消费尤为普遍。
至今,感冒时吃黄桃罐头的习俗仍在东北流传,这背后不仅是经济条件的因素,更是年代记忆的延续。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冷链物流和食品保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鲜食材变得触手可及,罐头的地位开始动摇,这种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明显。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历来讲究“鲜”,即便是普通家庭,也希望每顿饭的食材是现买现做的。
罐头虽便捷,但长期储存的属性与中国人对“新鲜”的执念格格不入。
此外,罐头曾经昂贵的价格也使其定位为“补充食品”而非“主食”。即使在罐头行业大规模市场化后,价格下降了,罐头依旧没有摆脱这种边缘化的地位。
除此之外,还有国人的一些长期存在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罐头是用低质原料加工的,比如水果批发市场挑剩的次品,或者肉类加工厂的边角料。
其实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部分罐头工厂在选材上有严格标准,使用的水果通常是最适合加工的成熟果实,肉类罐头更是对原料品质有明确要求。
另外,罐头生产采用高温杀菌技术,本身无需额外添加防腐剂,消费者普遍担心的“添加剂危害”并不存在。
虽然这些误解至今仍影响着国人对罐头的看法,但实际上,罐头的安全性和营养成分并不比新鲜食材逊色。
与此同时,中国罐头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却非常抢眼。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罐头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每年出口额超过600亿元。
中国的罐头品类丰富,从水果罐头到肉制品罐头,应有尽有。
在欧美国家,罐头因其便捷、耐储存的特性备受青睐,是家庭餐桌上的常见食品。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罐头的需求量更是激增。
近年来,随着外卖产业的兴起,罐头作为便捷食品的市场定位进一步被挤压。
如今,消费者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到新鲜可口的外卖,而不再依赖罐头这种“冷冰冰的工业产品”。
此外,人们的饮食需求日益多样化,而罐头却在创新上略显乏力,吃来吃去还是那么几样。
虽然罐头在国内不那么畅销,但它也不会轻易消失。
一方面,罐头作为一种应急食品和战略储备物资,在国防和灾害应对中必不可少。另一方面,随着年轻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罐头可以通过产品创新重新赢得市场。
例如,结合地方特色风味和健康理念,推出更加符合当代人需求的新产品,也许能够改变消费者的传统印象。
罐头是一种食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在今天,虽然我们的选择有很多,但是罐头依然有它自己的地位。
不过,罐头也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口味和食材上推陈出新,做出更加符合现代人口味的食品。
参考资料: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简史,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
副食蔬菜商店规范化经营管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
中国人口数量不适合吃罐头,每人每天吃三五个罐头,一天就是七十亿个,一个月二百亿,一年两千五百亿,用罐头瓶盖楼都用不完,钱更得天文数字,吃就吃穷了
[呲牙笑]火腿肠,方便面这些,连罐头都不行,销量还好的不行,难道是狗吃了吗?
难道超市的罐头都卖老外了吗?